干擾樣本篡改數據,揭秘收視率亂象。圖/新京報動新聞截圖
據法治日報消息,收視率造假亂象已經沉重打擊了整個影視行業。“90%以上的電視劇都存在買收視率的情況,收視率造假是困擾影視行業的一顆大毒瘤。”《人民的名義》總監製和總髮行人李學政道出的“真相”,再次引發關注。
這樣的“真相”令行外人震驚,據李學政介紹,他參與投資的一部電視劇今年4月在衞視播出,“這部劇一共賣了1個多億,卻花了9000萬元買收視率”。而即使是播出後廣受好評的《人民的名義》,他和團隊成員也曾糾結是否要買收視率。在電視行業,收視率之“疾”,已經猛如虎。
為什麼像《人民的名義》這樣的優質電視劇也要“糾結”買不買收視率?這緣於整個行業鏈條運轉之弊,整個電視劇行業已然被收視率“綁架”。
電視劇製作方之所以要購買收視率是受制於電視台,如果電視劇收視率不高,那製作方將因合同限制無法及時收到電視台的“回款”,或者無法收到足額的“回款”。而電視台的“經濟命脈”又被廣告方掌握,目前電視台的大部分收入依然來自廣告費用,但廣告方投放廣告的標準,則唯“收視率”是從。
因此,在電視劇生產、播放和投入、產出的鏈條上,“收視率”幾乎成了衡量一部劇成敗與否的唯一標準。這本無可厚非,收視率某種程度上就意味着口碑的高低,可以反映一部劇的受歡迎程度。但現實是,近年來“收視率”愈加成了可控數據,同新媒體領域的“刷流量”一樣,通過特殊渠道就可以“購買”,人為地調控“高低”。
不為人所知的是,“收視率”數據並非由公開透明的公共平台統一監測,市面上的不少“收視率”數據,是由一些數據公司提供,因此,就有了數據被污染、被操控甚至被篡改的可能。
過去,“收視率”的採集並非大數據式的統一監測,而是選取樣本來進行測算。於是,有些造假人員,通過購買監測社區的媒體,如信箱、電梯、廣告位等,影響樣本居民的收視習慣,從而提高收視率。
但現在,“收視率”隨着“技術升級”,也有了被直接篡改的可能。而隨着資本的介入,對“收視率”愈加唯命是從,“買收視率”也逐漸演變為行業普遍的“潛規則”。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統一、開放、透明的數據採集平台,並轉變唯“收視率”是從的行業規則。
2020年4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強調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依託大數據統計信息系統,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採集、發佈進行監督。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人民日報也已經上線了具有公信力的大數據採集系統供各衞視採用。這是轉變行業風氣的關鍵一步。
當然,想要一改行業風氣,還需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和行業清查,比如鑑於“買賣收視率”已經形成成熟產業鏈,不妨針對這一行業“毒瘤”,開展專項清查行動,嚴打、嚴懲參與倒賣數據的中介公司和數據公司;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對於參與收視率造假的各環節參與方,追查、懲處,並設立失信名單,將失信方列入“黑名單”,限制其生產、製作、經營行為。
也可考慮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條款,精準框定“收視率”的行業定義,對於相關違法行為,制定明確的懲罰條例等等。轉變這一行業風氣,需要相關部門的有序引導,也需要行業參與方自律、自潔,逐漸扭轉行業風向。
根本而言,優秀的影視劇需要好的收視率匹配其品質,但是,過度追求“收視率”,只會本末倒置,忽視了影視劇內容本身的打磨,讓文藝創作演變為資本和流量的遊戲,進而拉低整個行業的品質。
電視劇製作方需要清醒地認識到,真正用心用力地創作出好的作品,用優質的內容贏得觀眾和口碑,自然會有其本該配享的高收視率,舍“末”逐“本”,行業才更有未來。
新京報特約評論員 | 和生(媒體人)
編輯 | 遲道華
實習生 | 武鑫
校對 |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