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説《八佰》扭曲歷史的人,先搞清楚你所瞭解的歷史是否屬實吧!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娛樂

試問一部投資巨大的商業片,還是由華誼兄弟這樣的老江湖牽頭,會冒風險去“夾帶私貨”,從而導致“政治不正確”,結果引來千夫所指,票房慘敗嗎?

在籌拍之時,導演和編劇理應做足了資料收集,在電影中,哪些人該去歌頌,哪些人該一筆帶過,肯定是能迎合主流觀點的。

《八佰》一經上映,關於“孫元良”、“國軍”的質疑和批評不攻自破。

整部片子要強調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性,以及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絕對稱得上是一部迎合當今民族情懷的主旋律大片。加上品質不錯,能上映10天斬獲超過18億票房,基本符合市場風向。

不過,爭議並未隨着熱映而結束。

電影的價值觀問題被放到了一邊,取而代之的是,歷史觀問題。

主要的觀點分為兩大隊伍。

一邊是以影視類博主為代表,認為電影無需完全照搬歷史,允許一些改編和虛構內容的加入;

一邊是以歷史、社科類博主為代表,認為電影就該遵循歷史,真實地反映歷史,與歷史不符的內容是電影的主要扣分項。

主打影視的豆瓣電影評分7.7,和作為社科平台的知乎評分5.3,就直觀地體現了《八佰》口碑兩極分化的場面。

其實這種改編電影的爭議,實屬常見。

圍繞是否應該忠於歷史,或者忠於原作,相關的討論可以彙編成一部又一部的著作了。

只是因為在上映前就經歷了撤檔、管虎微博事件、刪減,還有點映發行模式等波折後,《八佰》早已被推到風口浪尖之上。

參與討論的人多了,加上先前爭論的餘温,分歧自然就比平常要更大更激烈。

《八佰》終究只是一部電影,不是全民教育材料。

影視類博主的觀點顯然要更加在行,更能引導大眾正確地去看待一部電影。

無論是對歷史,還是對小説,遊戲,電影的改編必定會與素材的原貌有所不同。

電影的首要職責是創作,而不是紀錄。

這注定了創作者需要基於自身的主題表達,去對素材進行篩選、分析、整理,以及必要的一些改造、重塑。

素材是服務於電影的。

部分歷史、社科類博主要求電影必須和歷史資料一致,無論站在電影還是歷史的角度,都不合情理。

站在電影的角度,這相當於要求畫家的作品與實景完全相同。畫家是可以畫出來,只是畫出來的東西將失去畫家的靈魂,很難稱得上是畫作,更像是照片。

電影可以把歷史原封不動地拍出來,但拍出來的東西,只能説是影像資料,而非電影。就算是,大概率也不是一部及格的電影。

站在歷史的角度,歷史資料本身是否就是事實,就算是近代史,很多情況也都是有待考究的,甚至根本無法弄清楚真相,否則歷史就失去魅力所在了。

歷史本身就具有多種可能性,又怎麼要求電影去拍出一個與歷史一致的版本呢?

如果電影還有論證多種可能性的義務,那觀眾所看到的,豈不是變成百家講壇了麼。

誠然,歷史事件、文學作品等為電影服務,電影也必須拿出應有的尊重。

不能篡改,背離應有的精神價值,是改編作品的基本要求。

可是,電影和電視劇都一樣,再怎麼尊重歷史,頂多就只能是選擇一種歷史觀點進行講述,除非是拍成《羅拉快跑》那種多版本故事的戲碼。

看重歷史的觀眾,總會有人與影視作品所做的選擇觀點不一致。

就拿《八佰》來説,所描寫的四行倉庫保衞戰,就有着不同版本的相關記載。

為了讓電影更具觀賞性,創造者所選擇的,是戰事較為激烈的一個版本。在這個版本中,日本方面出動了重型武器,死傷超過上百人。

不可避免的,相當一部分相信這場戰役無關痛癢,只是小打小鬧,甚至認為根本不值一提,應該藉此批判蔣介石政權才合理的觀眾,便會感到失望,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

但只要是用心欣賞的觀眾,就有權利對影評做出各種評論。

在此基礎之上,無論影迷,還是歷史迷,軍事迷,都享有同等權利。

對於一部電影來説,如果能吸引來影迷羣體以外的人羣,是幸運的。

所以題材是否熱門,往往是影響票房好壞的因素之一。

管虎的選題,無論是站在藝術還是商業的角度,無疑都是成功的。不然華誼也不會願意下血本,搭建出一比一的實景片場的。

當然華誼必然還有開發旅遊業的用途,但前提是電影能先取得成功才行。

有了一個靠譜的題材,管虎又交出了一部質量上乘的作品,《八佰》便順理成章地破圈成功,相關的討論已經不再侷限於電影本身。

正如管虎所言,拍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讓更多人銘記這段歷史。

如果討論範圍始終只侷限於電影,那他就算是失敗了。

現在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各抒己見,延伸到了對這段歷史的研討,哪怕當中具有爭議,也着實是一件幸運的事。

電影不是歷史本身,卻可以是一位引路人,引領觀眾去探索歷史。

也許故事有虛構成分,但只要能引發觀眾有興趣去了解更多,去查閲有關資料,獲取到歷史知識,那就是無比成功的。

然而,部分注重歷史,同時對電影藝術知之甚少的觀眾,所發表的觀點、評論,卻引起了影迷羣體的憤怒,導致了輿論的撕扯。

其實拿與歷史事實不符的理由,給電影打差評,這無可厚非。

只要你花錢買票看了,僅僅是因為自己不喜歡,也可以説那是爛片。

這些都不可恨,最多就是可笑。

真正可恨的是什麼呢?

那就是拿着自己認定的事實,去綁架一部電影,綁架創作者的選擇。

乃至有人藉機惡意中傷,詆譭,只因創作者的選擇與自己認定的不一致。

某些覺得四行倉庫守衞戰並不激烈的觀眾,就咬定説《八佰》誇大其詞,歪曲事實,誤導大眾。

好像他們就是那段歷史時期中穿越過來的人,把自己手中的一些資料當成了正義,去審判立場不同的人。

好像對歷史的看法不同,就是道德觀念有問題似的。

要求創作者一定得按照某一種觀念進行創作,否則就是錯的,是居心不良,應該抵制。

這對於電影來説,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懂電影的影視類博主自是看不過眼,紛紛撰文做視頻進行反擊,維護電影藝術的尊嚴。

影視博主更多是站在電影的角度,很難在歷史的角度和社科類的較勁。

上文説過,歷史本身就是很難確定出一個事實的。

於是,就有社科類的博主站出來反對説《八佰》歪曲歷史的觀點。

一位B站“UP主”拿出了資料,證明了四行倉庫守衞戰確實有着戰況激烈,死傷過百人的可能性。

説日方陣亡只有1人的,其實是出自日本軍方的報告。

而中國這邊的資料,至少都説死傷數十人。就算是我方受傷數十人,作為守方,佔據地理優勢,死傷了數十人才打死一個人?

一位真正親臨戰場,倖存下來的八佰壯士在接受採訪時説,日本方面有炮彈打了進來,是炮彈不是子彈,還出動了坦克封鎖。

很遺憾,有部分人選擇相信日本的所謂報告,也不去相信我們抗日烈士所説的話。

不相信也就罷了,他們還自以為正義,惡意批判電影的不是,扭曲電影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電影只是一位引路人,她將觀眾帶回到了那段歷史,就已經是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的任務,那就是科普教育的了。

影視博主和社科博主本應是合作關係,前者負責介紹電影,帶領觀眾進入電影,深入電影,然後電影帶領觀眾進入歷史,而最後觀眾能否深入歷史,社科博主就可以發揮出作用了。

怎料,部分社科博主沒有好好地去理性分析解構歷史,反而自以為懂電影,跨界説電影的不是。不但不感謝電影為他們帶來了受眾,還反手捅上一刀,引發對立。

不光是可恨,更是一種悲哀。

不管是幸運大於悲哀,還是悲哀大於幸運,不可否認的是,《八佰》為中國戰爭電影打下了又一片陣地。

藝術手法的加持,反情節的敍事,對日軍的刻畫,都是國產戰爭片中極為少見,甚至是沒有的。

相比已經只能在敍事和技術上做文章的好萊塢戰爭片,中國的戰爭類型片還有很大的挖掘和上升空間。

比如拋開歷史背景,只去深挖人性、反戰主題的片子,就幾乎沒有。

要是未來有這類不那麼注重歷史的片子,像《八佰》這樣的爭議風波就能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