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喬沃德_ :這樣都敢幹,真他媽厲害

  aflc163:尼瑪這是在表演吧

  小蘿蔔Y :嚇死寶寶了

  15090784927045129:給我2萬我也幹不了這個

  御劍過清峯:這是吃年輕飯,工資真這麼高我也去

  Nikiyc520:我以前也做過搬運,靠的是技巧

  範範RR :這樣幹活跟走鋼絲差不多,錢多也要命啊


  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訂餐APP興起網上訂餐人數增多,外賣平台訂餐需求量隨之增大,許多朋友都從事了外賣一行,那麼美團外賣員工資怎麼算的?下面小編帶來2017美團外賣送餐員工資表。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美團外賣員工資怎麼算的?

  從中可以看出,根據距離不同單價也有所不同,一般在5元-10元之間,超過9元的單子,一般都在5公里以上。

  他表示,百度平均單價在6元左右,餓了麼平均單價在5.5元左右,美團平均單價在5.5左右。這位小哥表示,錢不是想象那麼好賺的!如果你肯努力,慢慢熟悉商家和地區,那麼月入5000是有保障的,如果你沒有那個耐心,不能吃苦,還是別幹這個了。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此外,他還提醒,騎電動車,穿梭馬路,很危險,有時候因為一個單子差幾分鐘超時,拼命去闖紅燈送!也許只有5元錢,我們都在拼命!

  送餐業務的膨脹帶火了送餐員這一職業。小胡原本是中山路某商場的保安,月薪2800元。得知了送餐員豐厚的收入後,他毅然辭去保安工作,花1000元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加入了送餐員的隊伍。“剛開始的時候不太熟悉路,一天能幹20多單。幹了一週後,熟悉了,現在能幹到40多單,最多的時候能幹到60單,一個月能掙上萬元。”

  外賣送餐員的工資是17.5元每小時再加上送餐的提成。算一筆賬:

  一天如果幹8個小時工資是:17.5*8=140元。

  送一單的提成一般是2元左右。一天架設送30單,提成為:60元。

  合計工資是:200元,這樣一個月下來工資可達6000元以上。當然不同平台送餐員的工資組成不同,有的沒底薪的,送一單提成6元。一天送30單,一個月也有5000多元。

  美團外賣一個月工資多少?

  總體來説還算不錯的。

  由基本工資和利潤提成兩大部分。

  基本工資就是底薪大概在2000元上下。利潤提成部分就是你送一趟給你結算多少錢。

  一個月下來3000-5000元還是可以的。

  (2017-10-17)


  大媽在街邊買炸魚,30元一斤,月收入幾萬,女兒也辭掉工作幫忙

  油炸小魚是30元一斤,有的人會説有點小貴了,但是這些小魚是從水庫下打撈的野生魚,對人的身體不但沒有傷害,還對身體有益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很多人都以為她倆是婆媳,其實她兩是一對母女,母親在街邊擺攤買這個,已經20年了,月收入早就上萬元了,女兒看到家裏生意太好,又忙不過來,直接幫媽媽來做這份工作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2017-10-08)


  以前人們總説做快遞員掙得比較多,只要找到一個好的區域月入上萬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然而從今年開始,這個説法變成了當外賣員掙得多,變成外賣員輕鬆過萬了,快遞員紛紛轉行送外賣的新聞也屢屢見諸報端。那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我們看看外賣小哥的真實處境吧。

  前兩年平台補貼高,月收入確實能過萬

  據現代快報報道。今年28歲李建是江西小夥,來南京兩三年了,之前是寫字樓裏西裝革履的金融投資專員。“聽説送外賣收入高,輕輕鬆鬆就能月收入過萬,就來做了唄。”漸漸發現,外賣員“月入過萬”只是個傳説。“前兩年外賣剛興起的時候,各大平台燒錢補貼,那時候外賣員也少,確實能過萬。現在不行了,沒能夠趕上好時候。”

  李建現在的收入在每個月6000元左右,要想達到這個標準,他每天的接單數得達到35但,而且每個月的假期也少的可憐,只有3天。“如果要想掙到7000,那就得全月不休息才可以做到,過着每天都在路上工作的日子。”

  如今過年有值班費補貼才能月入九千

  不僅收入不如外界傳聞的那樣多,外賣小哥也並非像很多人想象中的,只是會在午餐和晚餐的時間才出去工作,其餘時間都在休息。而是一天的任何時段隨時都有可能要接單風雨無阻送外賣。有時候晚上還會加個班送送夜宵。

  還有很多外賣員都有職業病,那就是胃不好,都是因為長期錯峯吃飯造成的。

  最怕外賣和車被偷

  ,遇車禍是常事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外賣員還有一怕,就是被偷。外賣被偷,電瓶被偷,甚至連車帶外賣一起被偷。

  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你永遠不知道,外賣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做這一行,很容易發生交通意外。

  外賣員幹兩年後

  ,平均工資不升反降

  在某招聘網站上的一份南京送餐員工資收入水平報告。月入過萬的外賣員只有0.4%,44.1%的人收入在6000元到8000元,收入在4500元到6000元的佔30.8%。工作兩年之內的平均工資5750元,工作3至5年的平均工資就只有5000元了。

  以前網上也有非常多這類新聞,像“快遞員輕鬆過萬”等等。其實,每個行業都有賺錢的機會,但要以為涉足這個行業就能輕輕鬆鬆掙到高薪也是非常不現實的。

  掘金孵化器

  也在這裏提醒大家:莫被網上為博點擊率而寫的新聞所騙,即使有這樣的案例。也有可能是個例或者説也不一定與自身情況相匹配。所以説,不要盲目的去聽信。對於創業者來説也是,不能盲目跟風,看見自己周圍的一些行業發展起來,便盲目跟風,扎堆創業,這樣最後有可能造成供過於求,反而會不利於自身與行業的發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7-05-10)


  説起煎餅,在新疆霍爾果斯的人們都知道這家店:尕回回煎餅果子店。這家店面積不大裝修風格卻讓人賞心悦目。馬志強就是這家店的老闆,清瘦靦腆,做煎餅果子的手藝也是沒的説。他今年才22歲,創業的成功讓他成為了同齡人的榜樣。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馬志強説:“兩年前我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工作,日子平平淡淡。看着霍爾果斯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居民、遊客越來越多,我就想緊跟發展大潮流,投資做點生意,為霍爾果斯的繁榮發展作貢獻!我考察了霍爾果斯的市場環境後,發現沒有煎餅店,而我自己特別愛吃煎餅,於是就毫不猶豫從自己的愛好出發,選擇開一家煎餅店。”

  今年1月,馬志強來到伊寧市找到製作煎餅的老師傅跟着學習,聰明的他很快掌握技巧,僅用了2個月,馬志強就出師了。經過前期準備,尕回回煎餅果子店於今年5月20日開業,和預期中的一樣,受到了大批煎餅愛好者的好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每天都能賣出60張煎餅,一個月收入在15000元左右。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在這個“雙節”,生意又是紅紅火火,忙不過來的馬志強還收了一個徒弟幫忙。師徒二人每日忙忙碌碌,為大家制作美味的煎餅。等過了雙節假期,馬志強還計劃着去一趟西安,考察市場,看看那裏的特色小吃。馬志強説:“我打算擴大店面,不僅僅賣煎餅,還想經營些其他的小吃,讓顧客有多種選擇。我希望霍爾果斯能迎接更多的遊客,這樣我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2017-10-06)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導語:他們日夜奔波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每一條破舊的衚衕,每一棟豪華的大樓;他們知道你家在何處,瞭解你的作息,清楚你的脾氣。但你卻對他一無所知。今天,土逗坐上快遞車的副駕駛,和日日在城市間飛馳的快遞小哥進行了一次親密接觸。

  雙十一又要來了,快遞公司們紛紛興奮地宣佈快遞費漲價,漲價,漲價!聽説,快遞小哥們要月入上萬了?

  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中國快遞業進入單日快遞億件的時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的網購人數佔全國人口近4成,“剁手黨”們成功讓中國的快遞業務量連年增長,自2014年開始我國快遞市場穩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快遞服務送達效率也在提升。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公佈數據,72小時準時率在2016年已達到的75.53%;距離在1000公里以下的快件中,有84.62%能夠在48小時內送達。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快遞小哥自備小拖車,東西多而大的時候就用車裝在一起拖着走。

  輝煌的數字的創造者,是隨着快遞業飛速擴張而形成的龐大的快遞員羣體。雙十一快到了,眾多快遞公司已經提前進行準備,加緊招兵買馬——沉默奔波了快一年的快遞小哥總是在這個時刻才頻繁地曝光。太習以為常的常被忽略,快遞小哥默默地承包了你的所有網購,你對他卻可能一無所知。

  土逗君對快遞員這份神秘的職業“伺機已久”。快遞怎麼送?送快遞到底賺不賺?快遞小哥住哪裏?生活的怎麼樣?為了搞清這些問題,土逗坐上了快遞員小韋的副駕駛,和他一起邊送快遞邊聊天,走近你看不到的快遞小哥。

  躲在北京長安街衚衕裏的快遞點

  快遞小哥小韋所在的某達快遞藏在北京長安街東頭不遠的衚衕裏。隨着手機地圖導航過來,只能看到巷子邊的牆上掛着大大的“某達快遞”,沒有門店,只有堆在牆邊的貨物告訴寄件人可到此牆邊寄件。

  一個姑娘來此寄件填單,以快遞箱為桌。

  從這堵牆邊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進去,拐好幾道彎,才是這個快遞分點的正經辦公室。若不是專為找人或是有重要業務而來,或許很少有人會走進這個堆滿了雜物的、看似是私人居所的小小院落。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進去才知道,快遞辦公室同時也是快遞員的集體宿舍。進門的第一個房間裏有十個上下牀鋪,再往裏是一台電腦,再進一個房間就是老闆娘和老闆一家的房間。屋內沒有櫃子,衣服、生活用品都掛或堆在牀邊,房間裏蚊蟲不少。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老闆娘説,洗澡的地方就在進房間的玄關通道處,那兒有一個花灑,進屋的門和房間的門兩邊一關,就能洗澡。要是有人洗澡,外面的人進不去,裏面的人也出不來——快遞員們平時這樣沖澡。

  快遞員的“浴室”。

  長安街東側地價極高,國家單位機構眾多,名建築不少,旅客常顧。這簡陋破落小屋顯得格格不入。快遞分點的老闆説,這個辦公點是總公司花一萬元每個月的租金租下來的。在這樣的地段為快遞員提供住處,是快遞公司為保證附近貨品及時到達的必要投資——在分秒必爭的快遞行業,公司沒有理由讓快遞員每天花一兩個小時上下班。對於快遞員小韋來説,這個地方則是他每天快遞工作的起點和終點。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電車飛馳送件急,常常白跑好幾趟

  快遞員小韋來自河北,曾經在建築工地上做過混凝土,2013年在另一家快遞公司當過快遞員,來這個新公司跑快遞已半年。

  每天伴隨小韋出行的是一台配有後裝箱的快遞專用電瓶車,“13年我在某通幹快遞,一開始是腳蹬的三輪,到那兒之後兩個月就改電動了,我趕得比較巧。”如今,小韋的電動快遞車技十分純熟,遇到施工區域、泥濘小巷、單行道、堵車道等各種路況,他騎着電動車都如履平地。

  送快遞是一件爭分奪秒的事情。按照規定,快遞需要在一定的時間裏送達。在快遞系統信息化的之後,快遞小哥的行蹤在客户那邊一目瞭然,這無形中增加了快遞員的送貨壓力。“每一個快件我一掃,客户就能看到我手機號。有些着急拿貨的,就打電話來催件,不趕緊送到人家就投訴你。”

  取件同樣也變得更加急迫,“以前人家叫取件都是打電話,現在都搞手機app,你兩個小時之內沒有去拿系統就自動扣你10塊錢。”小韋也很無奈,“有時候上17層的,在那裏等電梯心裏面就焦躁,就想,還有那麼多件,電梯咋還不上來呢?”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早上7點和下午2點,快遞員們每天需要在分貨點集中兩次。貨車和快遞員會在這片空地上“接頭”,前者將外來的貨物運到此處,快遞員則抽撿屬於自己負責的街道的貨品,用大頭筆在包裝箱上做便於識別的標記以便在送貨過程中迅速辨識,提高送貨速度。

  但快遞員不夠快,也並非全是快遞員自己的問題。比如遇到客户不在,就要把貨帶回去,下回再送,三次都投遞失敗,跟公司確認了才能退件,小韋有時要白跑好幾趟。在他看來,下雨天反而好做:“下雨天都在家裏頭,一喊一個準。”客户的態度和拖延症都讓快遞小哥十分頭疼:“幹快遞啊,有的時候,脾氣再好你都受不了。給打電話,他們態度不好,説半天。還有呢,有時候你到了門口他半個小時不下來,跟他打電話,他説‘好好好’我馬上下去”,結果你始終見不到人。”

  小韋在送貨點門口一邊等遲到的收件人,一邊給另一個用户打電話:“我給你打過電話,你今天在嗎?哦,那你明天在嗎?應該在?行,那到時候電話聯繫成嗎?誒好那明天見!”

  貨量“天註定”,最怕罰錢白乾

  快遞員是計件工資,送的越多賺得越多,越忙也就意味着收入越高。小韋告訴土逗君,他們送一個件才賺一塊錢,週六日,能送一百三四,“我在這一行沒見過一個月六千的,能拿4000就算不錯了。”另外,這份工作幾乎全年無休,“除非你請假,請假就沒工資。一般請假不能超過四天,要是老闆找不到人替你,也不好請。”

  小韋和其他快遞員一樣,一個人負責固定的一片區域。“多就多送點,少就少送點。十個是你,二十個是你,五十個也是你。”但區域內的貨量不由快遞員説了算。週一是小韋最忙的時候,每週的這一天他從來沒吃過中飯。到了每年的購物高峯期,更是加班加點:“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得早點起,多跑幾趟。這一片區域就你一個人,雙十一想不加班到太晚,就靠個人能力了。”

  分貨點選在車流人流都很少的小街道邊。一名快遞員説,為了來回的貨車和快遞車不擾民,分貨點不能選在另外那頭的小區旁邊。但是到了雙十一,東西實在太多,早上很早就開始揀貨,周邊的居民還投訴他們擾民。

  相對送件,取件單件收入更高。取件起步價是8塊10塊,但為了積累更多找他取件的客户,小韋會主動給自己的收入“打折”:“我們主要靠取件兒賺,老客户的話你就得巴結他,有時候8塊錢,你就給他算6塊錢。”

  但最讓小韋糟心的,是嚴苛的罰款制度。一旦丟件,後果十分嚴重,小韋曾經把一個貨品放小區物業代收,並給客户發了短信通知,三天之後客户説沒收到,丟件了,公司對他進行大額罰款,“我一天就掙一百多,我一天賠了一千。真操蛋。”

  城市裏你最熟悉陌生人

  由於負責的送貨區域固定,他對一切都十分熟悉。但他自己,卻始終走不進這座城市。

  小韋對片區的建築分佈與狀況瞭如指掌。“這棟是社科院的宿舍樓,現在正在內外裝修”、“這依次是李氏、內務、史家”、“這是國家機構單位不讓進”、“那個小區沒有電梯,得走樓梯”。一路上,快遞小哥和大樓掃地的阿姨、看門的大叔、年輕的物業保安都熟絡地問候兩句,快遞小哥説,“天天跑,都認識。”但小韋更熟悉的,還有他常常“家訪”的客户:“這上面這户主人,女的,人特別好”、“他們家送一個禮拜了,頭一次見到人。”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快遞小哥對衚衕裏的每家每户非常熟悉,誰家的主人脾氣好,誰家的貨可以房門口,哪一家喜歡胡攪蠻纏,快遞小哥清清楚楚。

  但他們熟悉的一切卻對他們並不“友好”。小韋是個熱心人,一回來了一件大貨,目的地是某酒店的8樓,“我到了她在的酒店時她剛好在門口,我説我給你送上去吧,結果人酒店不讓我們這些人上,我就去跟人酒店領班説這貨重,就讓我幫人送一下。”

  不只酒店,許多高檔的場所是拒絕快遞員出現的。電車開到某寶大廈,小韋領着土逗君到了一個隱秘的側門進入大樓:“這棟樓客梯我們不能上,客梯是讓客人上的。我們是走貨梯,有時候等半個小時根本上不了,尤其到了吃飯點,送外賣全來了。有時候上了高層我趕時間,我就自己走客梯下,不過得小心,讓物業保安逮着了他得説你。”

  圖為貨梯內景,和大樓的外觀相比,一點也不高大上。

  快遞員多是進城務工者。小韋説,他現在的同事,都是來北京打工的,以前有的幹快遞,有的在建築工地,也有的幹工廠,他的年紀算中等的,老的還有五十多歲的。“我就納悶了,北京有啥好的,都往北京跑。”他説,要不是別的地方沒活兒幹,他也不願在北京。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走過工地,小哥回憶起過去他曾經打工的工地,“以前我在工地上做混凝土,又是後敲釘子,手指頭經常受傷,我四個指甲蓋兒都傷過。看,我這就少一塊肉。”快遞哥伸出手指給我看。

  小韋15歲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打工,如今三十不到,他已經有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三歲,都跟着老婆在河北老家。在他看來,把老婆孩子接到北京是不可能的:“就我一個人平均都要80塊錢開銷,我一個人買盒煙十塊,再加上喝點水都要花錢,還有吃飯呢,一頓二三十,一天還不止一頓呢,都在外邊吃。老婆沒工作,兩個孩子要上學,帶出來得花多少?養不起!”

  工作之餘他從來不出去玩,最多也就是在每天沒件送的時候在簡陋的宿舍玩玩手機。工作忙,和家人一年見不到幾次,但家裏的收入就靠他,他不能停。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這個城市從來不乏故事與奇蹟,你習慣了這座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日間穿梭於職場風雲,夜裏燈紅酒綠。而對於這個城市,快遞員或許比你知道得更多:他們日夜奔波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每一條破舊的衚衕,每一棟豪華的大樓;甚至,他們知道你家在何處,瞭解你的作息,清楚你的脾氣。

  他們撐起了現代城市的大多數細節,而他們的日夜卻彷彿發生在另一個世界。他們看似與你很近,但許多城市的生活空間與權利卻與他們無關。在快遞業不斷普遍化、高效化與技術化,並且創造出巨大財富的過程中,快遞員卻困在越來越嚴苛的勞動制度中,他們日復一日地竭力追趕不屬於他們的時間,卻賺不來一個家庭團聚。

  到頭來,最辛勞的是快遞員,分大頭的卻是公司,快遞員月入幾萬的傳言不過是外界人的想象,不平等的勞資關係才真正需要審視。最值得尊敬的不是那些浮誇的數字,而是最熟悉你陌生人——那些快遞員們的勞動。

  攝影:林深

  (2017-10-12)


  送餐給獨居老人這個公益活動,堅持了快兩年時間了。每一天的早上十點就會準時出發去送餐,風雨不改,節假日不休。

  今天比較特別,有愛心人士在飯店叫了飯菜給老人家加菜。

  本次煮飯給獨居老人吃的飯店。

  飯店老闆娘和愛心人士還有志願者!

  愛心人士買好有餅乾,水果等禮物和飯菜準備出發。

  志願者出發送餐途中。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小朋友也來看老婆婆了!

  這個志願者私人給了一百塊錢老婆婆。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志願者叫老奶奶保重身體。

  他們不曾改變

  一路堅持送餐,有的老人家已經離世了,有的給其他親人接到另一個城市生活了,有的不需要在送餐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很多很多的志願者參與,故事在變,送餐不變。

  (2017-10-11)


  文/圖羊城派記者謝楊柳鍾傳芳

  隨着網絡點餐日益流行,外賣員也逐漸成為一個大眾熟悉的職業。而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已發生涉及外賣送餐的交通事故3242起。外賣送餐過程中可能衍生的各種安全問題,足以引發社會深思。

  在擁有數十萬學生的廣州大學城,隸屬於各網絡平台或餐廳飯館的外賣員隨處可見。20歲的王小川(化名)已在此送了3年外賣,經歷過暴曬暴淋、騎車摔倒,現在已渾身是傷……

  在體驗了兩天外賣員生活後,羊城派記者發現,這個職業在擁有諸多好處的同時,常常也意味着壓力、汗水和危險……

  大學城外賣員生存現狀

  工作艱辛,一天可送近百單

  一輛電瓶車、一個外賣箱、一部智能手機,王小川與其他外賣小哥一樣,擁有一套標準的外賣裝備。他已經送了3年外賣,看上去卻仍然瘦小而靦腆,似乎還未成年。

  自小父母離異、家境貧寒的他,初中畢業就一個人從雲南大山中出走謀生,至今已經3年沒回家。

  9月7日到8日,羊城派記者來到廣州大學城,跟着小川一起送了兩天外賣。

  小川送起外賣來十分乾練,從接單、送單到打電話,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多餘動作。

  為了節省時間,他很少等紅燈,車速也比一般電瓶車快得多,不到半小時已將一箱外賣送至4、5所學校。從上午10點到晚上8點,他一天可送出近百單。

  當記者提出可幫忙送幾單時,小川將5份外賣交給記者,並叮囑:“打電話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好,不然顧客會投訴。”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記者按照訂單信息一一送出,用了將近半小時,早已汗流浹背。而此時,小川已送完第二輪,總共約有20單。

  在送餐時,記者一邊要應對複雜的交通狀況,一邊要東張西望尋找相應的公寓樓,同時還要提前給顧客打電話,常常手忙腳亂。

  而不少顧客在接到電話後遲遲不肯下樓,記者又要為此耽擱許多時間,從而影響下一單準時送達。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大學城外賣員生存現狀

  記者體驗送外賣,幾欲中暑

  惡劣的天氣狀況是外賣員的大敵,最常見的是高温和暴雨。“就是因為天氣太熱,或者天氣不好,外賣單才多!”小川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正值颱風季,自己每天送出的外賣比平時還要多。而在高温預警的天氣中送外賣,更是稀鬆平常的事。

  儘管時已入秋、天氣轉涼,記者在體驗送外賣的兩天仍然感到酷熱難耐,尤其在中午,好幾次頭已發昏,出現中暑的症狀。“只能買冰凍飲料喝,不然誰都受不了。”小川説,有時候一天光買冷飲就要花十幾塊錢。

  相比高温,暴雨天氣更令外賣員心煩。在來之前,小川就已多次提醒記者自備雨具。“倒不是怕自己被淋濕,而是怕外賣被淋濕,或者外賣單上的字被雨水沖掉。”小川告訴記者,如果外賣受損,自己就要為之買單。

  8日下午,廣州大學城突然暴雨傾盆。當街頭所有人都四處避雨時,只有外賣員還在雨中疾馳。當然,小川也披着雨衣衝了出去,只是速度比平時減慢了一些。“老闆説,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開慢一點,注意安全。”

  大學城外賣員生存現狀

  送餐容易摔傷,四肢均有傷疤

  外賣員最大的安全隱患,在於容易遇到交通事故。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共發生涉及外賣送餐的交通事故3242起,上海市涉及送餐外賣行業的傷亡道路交通事故共76起。

  交通事故頻發,使得外賣員成為一個相對高危的職業,有媒體評論稱外賣員是在“用生命送餐”。

  小川四肢關節處均有傷疤,都是在送餐時不慎摔倒或撞車造成的。其中有一處傷疤較為嚴重,形狀、大小就像一片柳葉,雖已時隔一年,疤痕仍然顯而易見。

  “剛入行的時候沒經驗,特別容易摔,現在全身基本上都有傷疤。”小川説,每次摔傷,店裏會提供一些藥水,並賠償一點醫藥費。

  據記者街頭採訪,不少在廣州大學城讀書的學生都見過外賣員摔倒的場景。大學生小左告訴記者,她曾在數月前看到一個15歲左右的外賣員送餐時摔倒。“整條胳膊血淋淋的,好大一塊傷疤,當時我就看哭了。”

  學生也普遍反映,許多外賣員無視交通規則,“車開得很猛!”記者在大學城中環東路附近觀察到,短短3分鐘內,便有5名外賣員無視紅燈疾馳而過,其中一名邊騎着摩托車邊使用手機。

  一名私家車司機在險些撞到橫穿馬路的外賣員時,生氣地喊:“這些外賣小哥真是不要命!”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大學城外賣員生存現狀

  平台競爭激烈,外賣小哥壓力大

  究竟是什麼驅使着外賣員“用生命送餐”?小川苦笑着告訴記者,如果因為遲到被顧客投訴,老闆就會罰工資。“我這種屬於店裏的外賣員,遇到善良的老闆還好。那些在平台送外賣的就慘了,扣你工資根本沒商量。”

  記者註冊了兩款外賣眾包平台,發現這些平台對外賣員均有十分嚴格的懲處制度。比如某平台規定,配送距離如果在3公里內,配送時間不得超過50分鐘,否則就將扣掉一半配送費。

  此外,各大平台在外賣員的送餐禮儀、是否搶單、客户評價等方面,也有相應的獎懲措施。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某外賣平台的獎勵規則和平台管理規則

  廣州市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告訴記者,以單車、電瓶車在城市作為交通工具,本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在這種情況下,送餐時如果還被施加心理壓力,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外賣員的壓力其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各大平台的激烈競爭,因為“唯快不破”,所有平台都要求自己的外賣員速度要快。

  彭澎建議,一方面,政府或第三方機構可以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出一個合理的送餐標準,促使各大外賣平台達成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另一方面,應規定外賣平台承擔起外賣員交通事故的連帶責任,倒逼平台加強對外賣員的安全培訓,加大對外賣員的保險投入。

  收入並不高,生活無保障

  除了工作內容辛苦而高危,外賣員的工資似乎也沒有傳聞中那麼高。小川告訴記者,自己目前1個月休息1天,月入3300元,包吃住。

  但住的地方太過簡陋,8個人一間房,因此小川自己在外租房住。而根據一份本地媒體的問卷調查,442名外賣員中超過85%月收入不足7000元。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交完房租水電費,一個月基本上存不住錢。在平台乾的也好不到哪兒去,很少能月薪上萬。”小川説,此前在工廠和工地都幹過,但工廠太悶、工地太累,相對來説,他還是更喜歡外賣員這份工作,儘管除了一份微薄的固定工資,其它一切都沒有保障。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大學城外賣員生存現狀

  廣州海珠區的一名外賣員告訴記者,他曾是廣州一所國際小學的教師,月入500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跳槽至某外賣平台,從一線外賣員做起,月入6000至7000元。

  “但這份工作顯然更危險,有時候會蹭到小車。”對於未來,他表示暫時沒有任何想法。

  小川也很少為未來做打算。在送餐時,他喜歡戴着藍牙耳機聽小説。“因為送餐的工作比較枯燥,聽下小説可以放鬆。”

  當記者問及有無結婚的想法時,他苦笑着説:“沒有一份安穩的工作,誰願意跟我……”

  來源|羊城派

  (2017-09-11)


  年僅21歲的邵兵兵今年2月加入餓了麼,別看他年紀小,卻是餓了麼全國送餐“狀元”。月跑3661單,日均120餘單,月入一萬六,他是如何做到的?

  這是邵兵兵的工資賬單,財務根據工資條給他發這個月的錢。

  這是邵兵兵這個月的記錄,3661單,日均120單,月入一萬六,他被封為“全國單王”。那麼他的一天是怎麼下來的,是怎麼堅持的?

  邵兵兵96年出生,剛出頭的二十歲小夥,一身正規的裝扮,就這樣就出門了。剛開始來到餓了麼,平均一個月能拿到八九千,後來慢慢的熟悉了,訂單突飛猛進。

  一個月有四天的休息時間,早上十點上班,到了下午兩點鐘才下班,下午回到家裏開始做飯,休息一下,然後五點開始上班,到了凌晨兩點才能結束。一天要十三個小時,風裏來雨裏去。

  小兵説,他送外賣靠腦子,不走冤枉路,不浪費一分鐘,提前規劃好路線和送餐時間,送過的地方他會牢記在心,下此送心裏也有底,這樣的效率才高。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圖為小兵把飯送到,又要準備去往下一家。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小兵很遵守交通規則,安全第一,快慢不在那一分鐘。

  這是小兵提的第一款車,剛上班沒多久,就有了自己的車子。小兵下一個目標就是,到年底之前賺上15萬,明年就可以在縣城買一套房子。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努力是一方面,但是堅持更可貴,希望小兵找到掙錢的樂趣後,能夠不怕苦,不怕累,繼續堅持前行,為夢想拼搏。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2017-10-17)


  今日,餓了麼強勢宣佈:全面入駐支付寶及口碑app,淘寶外賣整體將被餓了麼整體取代。

  支付寶App首頁應用中的“外賣”整體切換為“餓了麼外賣”,餓了麼成為支付寶原生首頁界面11個默認應用之一。

  這是繼8月份,餓了麼整體吞併百度外賣後,搞出來的又一個大新聞。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合併之後,餓了麼與百度外賣分工極其明確,餓了麼繼續下沉,在祖國廣闊的田野上繼續與美團外賣鏖戰,百度外賣則在大城市主攻白領市場,做細分化領域。

  其實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們合併後,有沒有考慮過“老二”美團外賣的感受/(ㄒoㄒ)/~~

  餓了麼與百度外賣合併後市場份額達到了54.9%,心疼美團外賣三秒鐘。

  不過美團外賣也不是吃素的,成立時間只有短短三年市場份額卻有反超老大餓了麼趨勢,並且擁有微信,QQ連個流量入口,後發優勢實屬驚人。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對於這次支付寶入口的添加,實屬雪中送炭。坐擁4.5億忠實用户的支付寶對於餓了麼來説可是一個驚人的導流池。對於餓了麼與美團外賣之間的決戰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那麼,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你喜歡用哪個呢?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爛fang和爹爹”: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

  網友“秋葉”:一直用餓了麼

  網友“彼岸輪迴”:呵呵,餓了嗎不是一個好生意,美團因為要被阿里邊緣化才背叛阿里的,可美團依舊是一個好生意,餓了嗎要不是阿里輸血,應該在很早就掛了,但美團一家獨大也不是好事。

  (2017-10-16)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190 字。

轉載請註明: 實拍: 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搬運工, 他們卻能月入上萬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