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郭麒麟的一段訪談挺火的。
訪談內容不算長,前後兩節加起來不到30分鐘,但聊的挺深刻。
節目的最後,主持人又多跟郭麒麟聊了兩句“星二代”的光環與枷鎖,郭麒麟很坦誠,沒説什麼場面話,直白的表示,他確實是很介意別人這樣評價他。
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天天失眠,每天晚上躺在牀上就想這個事兒,為什麼他一直都是“郭德綱的兒子”,為什麼不被認可,為什麼觀眾看不到他的努力。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明白了。
“因為歸根結底這個行業,永遠你的主導權在觀眾手裏。我非得去渲染,我怎麼怎麼不容易,我很努力,我覺得這些都是扯。我作為一個觀眾,我看了一個很爛的東西,你告訴我你很努力,我會比之前罵的更狠。”
這話,在理兒。
大約2015年前後,郭麒麟暫時退出了相聲表演的舞台,減了70斤體重,開始參與真人秀的錄製。
不管他上什麼節目,觀眾的評價或者説是印象,都是三個字兒——有後台。
參加喜劇節目,有後台;參加表演節目導師誇了兩句,有後台,他爸安排的;甚至參加廚藝節目,也躲不開“有後台”三個字兒。
這些爭議在2019年戛然而止,《慶餘年》橫空出世,一個“範思”擊退了所有的留言。
記得這部戲開播後沒多久,郭麒麟參加德雲社封箱,剛上台還沒開始説呢,台下觀眾一波接一波的高喊“範思轍”!
那大約是郭麒麟第一次正兒八經的體會到不做“郭德綱兒子”的快樂。
在這個演藝圈越發“世襲制”的時代,每一個出道的星二代,嘴上都説着想擺脱自己父母的光環,但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
本質上還是所獲得的資源和個人能力不匹配造成的。
換言之,如果不是有光環足夠大的父母,大多數星二代連出演影視劇和真人秀的資格都沒有。
郭麒麟這一小段採訪其實還提到了現在演藝圈的另外一個現象——“販賣努力”。
不是説明星努力沒有用,而是觀眾沒有理由為這些努力“付費”。
就像郭麒麟在採訪裏説的,如果明星不停的在熒幕前販賣着自己的“努力”和“不容易”,那觀眾在看到爛片的時候會罵得更厲害。
這句話不光“星二代們”該好好聽一聽,線上所有“藝不配位”的明星們,都該好好琢磨琢磨。
説起來挺有意思的,前兩天,angelababy上了次熱搜,也是因為一次採訪。
她在採訪中説自己不想兒子長大了之後被被人説她媽媽做什麼都不行。
“因為過去還是一個小女孩,什麼工作都願意嘗試一下;但變成母親後變成保護者身份,希望孩子長大不會被人指着説你媽媽什麼都不行,什麼都做不成。”
“以前我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在妥協,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
這話挺感人的,但熱搜的評論區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翻車”,點贊破千的評論全部都是負面評價。
“賣慘”這一套,現在的觀眾已經不吃了。
其實baby在《摩天大樓》裏表現獲得了一些所謂的“業內肯定”,連章子怡都特地發了一條狀態誇讚她在劇中的表現。
可觀眾為什麼依然不買帳?
還是郭麒麟的那句話,主導權永遠在觀眾手裏,作品和角色才是檢驗演員的唯一真理。
堵得住一個觀眾的嘴,堵不住千千萬萬個觀眾的嘴。
baby為詮釋《摩天大樓》裏“鍾美寶”的角色努力了嗎?或許是努力了。那baby在《摩天大樓》裏的演技進步了嗎?確實也是進步了。
劇播的時候,有犀利的網友評價baby的演技是從負分進步到了0分,也有一部分觀眾評價是從0分進步到了30分。
baby進步的哭戲
被網友吐槽“走的很安詳”的“0分屍體演技”
這件事情的重點在於,觀眾沒有責任和義務看着明星在一部一部的戲裏演技從負分或者0分緩慢的進步到20分30分甚至是40分。
這事兒挺荒謬的。
因為哪怕是40分的演員,也是不及格的演員。
不及格的演員本質上就沒有資格出現在影視作品裏,他們靠所謂的“流量”或者父母的光環擠掉了本該屬於真正演員的位置。
好的作品和角色,永遠都是撬開觀眾心扉的槓桿。
其實很多大明星都是被罵過來的,他們剛剛開始接觸演戲的時候,所遭受的非議絕對不比現在的流量偶像少。
當年找張國榮演《英雄本色》,香港觀眾不認可他,覺得他是偶像演不了戲,而且也不認可他的身份。
《英雄本色》這麼火的戲,剛剛開始上映的時候張國榮一出來觀眾就“噓”他。
當時王晶還覺得完了,這種電影都捧不紅,那就是真的紅不了了。
那之後的兩三年,張國榮又陸續演了《胭脂扣》,《阿飛正傳》,《倩女幽魂》
用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角色砸開了觀眾的嘴。
同樣待遇的還有張曼玉,熟悉她的觀眾應該都知道,她剛出道的那幾年一直都被叫做“花瓶”。
一直到1989年,出道五年後才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座演技獎盃。
可那時候拿了獎觀眾也不認,反倒質疑頒獎典禮的公正性,不然為什麼把獎盃頒給張曼玉?
91年關錦鵬籌拍《阮玲玉》,這個電影本來是給梅豔芳量身定做的,觀眾不知道多期待,,被觀眾罵了個“半死”。
這個角色本來是給梅豔芳量身定做的,觀眾不知道多期待,後來梅豔芳因為各種原因演不了,關錦鵬就換成了張曼玉,被觀眾罵了個“半死”。
那時候張曼玉的演技還沒得到觀眾的肯定,就連外形和氣質也被否定“有哪一份像阮玲玉啊?”
後來張曼玉靠《阮玲玉》拿到了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這座沉甸甸的獎盃依然沒有叩開觀眾的心門。
關錦鵬説當年《阮玲玉》拿了金熊獎回香港放映,那時候的香港劇院椅子是回彈的,只要有人離開,椅子彈回靠背時就會發出“啪”的聲音。
《阮玲玉》放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整個電影院就開始傳來此起彼伏的“啪”“啪”聲。
《阮玲玉》放映後的第二年八月,《新龍門客棧》問世了。
香港觀眾被“金鑲玉”迷的七葷八素,再也沒有人質疑過張曼玉的演技。
到了今天,張曼玉已經成為華語影視界和鞏俐並列的,“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再説回郭麒麟的這段採訪,通篇看完,最大的感想是“人還是要多讀些書”。
郭麒麟學歷不高,但讀過的書實在是不少。
穩重又懂禮數,看他的訪談節目總是很舒服,待人真誠,説話也真誠。節目剛開始他在拍廣告,主持人問他累不累,他説廣告拍攝的工作人員非常專業,很快就結束了,他沒什麼好累的。
出門總是走在後面,為女孩兒門,提醒女孩兒注意樓梯,注意門檻兒,上車先遞水給司機和攝像師傅。
聊天通透,答對所問,言之有物。
大家願意為明星的“努力”和“不容易”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