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在美帝留學的小朋友總會經歷一段發福的日子,説得直白點,就是長肉....重點是還根本不自知,直到回國後,和周圍的朋友一看都不是一個size的,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下面跟着主頁君走進直擊靈魂的拷問!你胖了嗎…胖了嗎…胖…了…嗎…
來,低下頭捏起肚皮上的那圈肉
瞧瞧是不是比初到美國的時候厚了幾圈?
“出國會變胖”簡直是每個留學生慘不忍睹的魔咒
重點是自己還美滋滋地全然不知
回國後發現,和周圍的朋友根本不是一個size的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可是,明明很多留學小夥伴出國後都在吐槽
美國食堂爛,學習壓力大,天天趕due到死
有時候忙到只能啃個冷掉渣的三明治....
而回國後反倒吃得更好
一天三頓小燒烤
煎餅火鍋手抓餅
你們説説,你們為啥還胖了呢?!
這不,就有一個去美國留學的妹子前來控訴,“我去美國三個月,整整胖了10斤,一開始是怪我,沒管住嘴,吃的不健康,可後來注意飲食後,居然更胖了......”
“我到底是來了一個怎樣的國度啊!!!”,隔着屏幕都感受到這位妹子滿滿的絕望....
主頁君想説,妹子莫慌,你不是一個人在發胖,你的身後有千千萬萬個留學黨們一起在膨脹!
這些小夥伴義正言辭的承認了自己變胖了,但認為這一切不賴自己!
居然把長胖的理由甩給了美國的衣服。。。
“我胖都是因為他們衣服尺寸有問題,無論怎樣都能擠進去m或者s"
這位小夥伴則認為美國食品中激素含量太多,而這是導致發胖的原因....
蛋糕都比國內甜10倍,我爸媽總是帶我吃,我也不想胖,我也很絕望....
都怪超市在我家門口....要不我也胖不了
我胖是因為外賣選擇多...川菜,湘菜,越南粉,西安肉夾饃,火鍋日料韓料....不胖都難吶!
還有一些小夥伴覺得自己胖得莫名其妙....
吃啥都胖,健康食品都長胖
鬼知道,我哥經歷了什麼?
在家吃的多,反而瘦,美帝不吃東西也胖...
怎麼在這位朋友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一絲小小的興奮...
“每個星期總有幾天是在拉肚子,這是一個連呼吸都會胖的國度”
還有人非常耿直的説,自己純粹就是吃出來的...
增肥容易,減肥難~
居然還有人在這種情況下,不胖反瘦...
還有人因此脱髮...
所以説,來美國以後能保持苗條身材同時擁有一頭濃密秀髮的,都是人才!
首先,肯定是飲食問題。留學生初來乍到,肯定各種美食各種想嘗試。
漢堡薯條披薩烤肉,熱狗奶酪炸雞,飯後來個冰淇淋,慕斯巧克力蛋糕,分量大,熱量又高,不吃沒得選,吃了就長肉。
孤單的時候,靠美食慰藉自己,朋友聚會的時候,靠美食狂歡,任何時候,都需要美食的力量....
第二個原因絕不是甩鍋,真的是因為歐美人普遍骨架都比較大,衣服尺碼也比較大,很容易讓人產生“自己也不是那麼胖”的優越感...於是進而會產生“多吃一口也不礙事”的錯覺。
所以就越來越胖...越來越胖...越胖....
有人會説,可以去健身啊,鍛鍊身體讓自己瘦下來,但是這恰好也是主頁君的第三個原因。
“想去健身,根本沒啥時間啊”,留學苦和累可不只是傳聞,各種paper、報告、小組作業,學習壓力大到爆炸,如果不想掛科,晚上12點之前就老老實實貢獻給學習吧!
不僅如此,可能後半夜的時間也得奉獻給作業....
總之,自從走上留學這條路,便早就將胖瘦置之度外了,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自己怒長的肥肉和管不住的嘴。
所以,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胖了多少斤呢?
人體脂肪堆積和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離不開的,如果你己經胖了,肯定是你的飲食和運動的能量失衡所導致,90%肥胖是吃出來的,這種習慣如果不盡早調整將埋下根深蒂固的肥胖種子,甚至會影響下一代。
人在25歲的基礎代謝率達到高峯,之後每十年會下降2到5%。隨着年齡的增長,基礎代謝在不斷的下降,基礎代謝率高説明你的身體機能年輕,能量消耗大,反之,則能量消耗減少,身體機能衰退。
提高基礎代謝率最健康有效的辦法 就是運動與營養均衡的飲食。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步行、疾走、慢跑、游泳、健身操、騎自行車、滑冰、跳繩、籃球、足球等等,這些運動大多有很好的減肥功效,而且運動裝備和方式都比較簡單,不妨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鍛鍊身體、減肥瘦身一舉兩得。
常見運動的每小時燃燒熱量表如下:
減肥時期要怎麼吃?
自己每天的飲食一定要留意,並且每天最好是減少一點飯量,做到每餐都在七八分飽為宜,這對於減肥是有極大好處的。
多吃蛋白質
研究表明,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能夠提高肌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會使人體每日多燃燒150-200千卡的熱量。
你應當保證每日攝入總熱量的10%-35%來自蛋白質(如魚、雞肉、低脂乾酪、酸奶、豆類),這樣的飲食結構才算平衡。
多吃魚
經常吃魚肉的人,身體內的“萊普汀”(一種荷爾蒙)水平更低,而高水平的“萊普汀”與新陳代謝緩慢和肥胖有關。因此,每個星期吃3~4次大馬哈魚、金槍魚之類的魚能顯著提高新陳代謝速度。
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中的大量營養物質,可以增加人體的排泄與代謝,刺激腸胃的蠕動,有效幫助消化,調整體質,對皮膚好,可以美容養顏,給我們增加飽足感。每人每天應該是食用四到八兩的水果,蔬菜是六兩到一斤,這樣的搭配最好。
午餐時,儘量吃100克雞肉(或魚)外帶一份蔬菜色拉。下午加餐時,可食用一支香蕉和一塊低脂乾酪。晚餐時要儘量少吃,可以來1份100-150克的火雞肉、魚或者是1份蛋白質食物,外加1份蔬菜。
(2017-07-30)
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呼出。如果你居住在某些地方,這一次深呼吸很可能進一步拉近你與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距離。
“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會讓你變胖,這種説法聽起來似乎很荒唐。然而,一些高深的研究卻證明這一説法不無可能。兩個人吃着同樣的食物、做着同樣的鍛鍊,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幾年後,其中一人的體重可能高於另一個人,此人的新陳代謝也有可能出現問題——這都緣自環繞在他們周圍的空氣。
汽車尾氣和二手煙是罪魁禍首。它們細小而有刺激性的微粒會引發廣泛炎症,擾亂人體的能量消耗功能。短期來看,這些影響微乎其微,但數十年之後,除了導致與煙霧相關的常見呼吸道疾病,它們還足以引發其他重大疾病。
“我們逐漸發現,空氣污染物攝入人體,並在人體內循環之後,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肺部。”供職於加拿大安大略公共衞生局(Public Health Ontario)和臨牀評價科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Clinical Evaluative Sciences)的研究員陳紅(Hong Chen,音譯)解釋道。
但這些研究的證據是否充分?你又是否應該憂心忡忡?
PM2.5與代謝疾病
受空氣污染影響的不僅僅是肺——實驗小鼠為此提供了具體線索。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孫慶華(Qinghua Sun,音譯)對城市居民的心臟病發病率為何明顯高於鄉村居民很感興趣,為此,他專門飼養了實驗小鼠以作研究。當然,生活方式可能是一個原因:例如,在大城市裏隨處可見的快餐店極有可能導致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儘管如此,孫慶華仍然在思考,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是否還隱藏着另一個答案。
為了找出答案,孫慶華開始模擬不同城市的空氣環境,用以飼養小鼠。一些小鼠呼吸着經過過濾的清潔空氣,另一些呼吸的空氣中則摻入了汽車尾氣——就像馬路邊或繁忙的市中心一樣。在飼養過程中,孫慶華的團隊持續記錄小鼠的體重,並通過多種測試來衡量它們的新陳代謝狀況。
僅僅10周過後,影響就開始逐漸顯現。暴露在受污染空氣中的小鼠不論是腹部還是體內的器官都長出了更多的體脂;而在顯微鏡下,這些攝入相當污染物的小鼠的體脂細胞本身也比以前增大了20%。除此之外,這些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有所下降,而胰島素恰恰是通知細胞將血糖轉化為能量的激素信號。這些表現正是邁向糖尿病的第一步。
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具體作用機制仍然沒有定論,但後來的動物實驗證明空氣污染物的確會在體內引發一連串的反應。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被視為罪魁禍首——正是它們給城市的空氣籠上了薄紗般的霧霾。
隨着呼吸進入體內後,這些污染物會對細小而濕潤的肺泡產生刺激,而正是通過這些肺泡,氧氣才得以進入到血液循環。肺膜因此產生了壓力反應,導致我們的神經系統超速運轉。隨之引發了許多反應,包括釋放出能夠降低胰島素功效的激素,以及使血液循環遠離那些對胰島素高度敏感的肌肉組織,從而導致人體無法嚴密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邁克爾·傑瑞特(Michael Jerrett)表示,這些刺激性微粒還有可能導致名為“細胞因子”的炎症分子大量釋放到血液中,進而導致免疫細胞襲擊健康的組織。這不僅會干擾組織對胰島素的響應能力;隨之而來的炎症還有可能擾亂激素,並破壞大腦對食慾的控制過程。
這些問題都將打破機體的能量平衡,引發包括糖尿病和肥胖症在內的一系列的新陳代謝失調,以及高血壓等心血管問題。
在世界各個城市進行的大型研究表明,不同地區的人們可能正經受着同樣的折磨。例如,陳慶華研究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6.2萬人在14年間的病例數據,發現每立方米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含量每增加10微克,人們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隨之上升約11%。這是一個讓人不安的數據,因為在某些亞洲地區,每立方米空氣中的污染微粒含量至少在500微克以上。
而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瑞士,一項針對重度污染環境中的將近4000名居民進行的研究也表明,人們的胰島素抗性、高血壓和腰圍也正呈現同樣的上升趨勢。
環境污染讓孩子發胖
科學家們對兒童所受的影響尤為關注,有些科學家擔心母親暴露在污染環境之中可能改變嬰兒的新陳代謝,使之更易肥胖。例如,哥倫比亞大學的安德魯·朗德爾(Andrew Rundle)針對在布朗克斯長大的兒童進行了一項研究。他讓母親們在懷孕伊始就隨身攜帶一個小揹包,用來測量她們日常生活中所處的空氣環境質量。在接下來的7年裏,研究者對孩子們的健康狀況進行定期的監控。控制了其他影響因素(例如家庭財產和飲食)後,他們發現,與較為清潔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相比,污染最嚴重地區的孩子的肥胖率達到前者的2.3倍。
與此同時,傑瑞特發現污染不僅來自户外,也可能來自室內。他指出,孕期吸煙導致加州的兒童和青少年體重增速加快。“它會與空氣污染產生協同效應。”他説。換句話説,這兩種影響結合之後的效果是1+1>2。
儘管這些研究結論令人不安,但我們也不必過度解讀。“這些研究只是在污染環境和相應的結果之間建立了相關性,但並不能證明因果關係。”哈佛醫學院的艾比·福萊斯(Abby Fleisch)説道。
即便如此,她自己的研究發現似乎也與這一趨勢吻合——她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出生後的6個月時間裏,與居住環境較為清潔的母親相比,居住在污染環境中的母親產下的嬰兒增重更快。但她始終強調,我們仍然不能肯定是否遺漏了其他的因素——例如,除了空氣污染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能解釋這一聯繫。
幸運的是,一些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進行更為細緻的研究,試圖為我們提供更多的信息來填補空缺。密歇根大學的羅伯特·布魯克(Robert Brook)就與中國的同事們一起開展了一項實驗,針對北京的一組志願者進行了為期2年的測試。他們發現,每當北京被臭名昭著的霧霾籠罩時,胰島素抗性和高血壓等問題的發病跡象都會達到峯值——這無疑提供了更加確鑿的證據,證明空氣質量確實會促使人體的新陳代謝發生變化。
從清理汽車尾氣入手
如果這種聯繫得到證實,我們是否應該憂心忡忡呢?科學家們強調,對每個人來説,短期的影響相對較小,我們也不應該以此作為肥胖的藉口,而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視而不見。然而,考慮到生活在重度污染城市中的人數十分龐大,從長期來看,受害者的人數將是巨大的。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空氣污染的影響。”布魯克説,“約有數十億人被動地持續暴露在污染物中,因此總體影響將會大得多。”
我們對解決方案並不陌生,卻難以落實:例如,通過增加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使用量來減少汽車尾氣。傑瑞特建議,還可以重新設計街道佈局,減少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暴露在污染空氣中的時間。他還指出,作為短期解決方案,可以為更多的家庭、學校、辦公樓安裝空氣淨化器來過濾有害微粒。
布魯克認為,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在巴黎和倫敦這些表面上已經控制了空氣污染問題的國際化大都市,都必須採取措施。“在北美洲和歐洲,污染問題正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但我們不能因此掉以輕心。”他説,“從改善全人類健康狀況的角度出發,這個問題必須列入我們的十大擔憂。”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望遠鏡”:終於找到美國人都是大胖子的科學元印了!
(1970-01-01)
結婚以後,飲食上質量提高而且更有規律了,工作上則壓力更大了,尤其是有了小孩之後,開銷大增之後,這使得已婚男人比單身男人和已婚女人更容易發胖。
另外據估計,大多數人的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磅,且增加的體重主要是脂肪而非肌肉組織。隨着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的活動量逐漸減少,基礎代謝率降低,機體維持日常生活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隨之對他,如果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不減少攝入能量和不注意鍛鍊,那麼多餘的熱量就會轉變為脂肪,從而導致發胖。
為什麼男性肥胖都是先從肚子開始?
男性肥胖者一般都挺着個大肚子,俗稱啤酒肚或是將軍肚,這是因為人的脂肪表面存有兩種作用異同的分子,即A分子和B分子,A分子具有促進脂肪細胞吸引脂肪的功能,B分子則具有抑制脂肪細胞吸收脂肪的功能。
男性的脂肪A分子大部分分佈在腹部,加上腹部內有一條長約7-8米的腸子盤錯在內,腸子上的腸繫膜面積相當大,在脂肪A分子的作用下,吸收了大量的脂肪,隨着A分子不斷地促進脂肪細胞吸收脂肪,最後導致腹部脂肪大量堆積,形成了通常所説的蘋果型肥胖,這也就是男性肥胖為什麼往往從肚子開始的原因。而女性則恰恰相反,其脂肪細胞表面的A分子,主要分佈在臀部和大腿部,因此,女性肥胖往往從臀部和大腿部先開始肥胖,這也是通常所説的梨型肥胖。
如何拯救已婚男子發胖?
1、限制他的選擇
把廚房裏的食品都換成低脂、低熱量型的,這樣胖子就會別無選擇。男人的飲食選擇餘地不多時,在少吃方面往往很能堅強,就算胖子偶爾忍不住自己去商店裏解解饞,那麼去商店買東西的過程,也會迫使期消耗一定的熱量。
2、把飯菜做的清淡些
習慣了重口味的飯菜,如果飯菜突然做清淡了,剛開始肯定會有些不適應,如果你能把清淡的飯菜做的精緻些,胖子一般還是會買賬的。
3、告訴他一些食品所含熱量的具體數字
男人對數字非常喜歡,當他舉起一杯可樂時,如果這時候你能告訴他這杯可樂所含的熱量是多少時,那麼他十有八九會改變主意,把手中的可樂換成白開水。
4、讓他多出汗
選擇一項夫妻倆能共同參加的活動比如説騎自行車,打羽毛球等,然後經常和他比賽,敗者可以做家務,這樣夫妻感情能升温不説,最重要的是在運動的過程中他已經流了不少的汗了。
5、不斷鼓勵他
胖子的努力及其效果如能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肯定,那他堅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勁頭一定會出奇的大。
(2017-04-10)
1)選擇50-80卡的甜點
身體從血清素得到最佳療愈效果的份量,大約為50-80卡。話雖如此,也不要對熱量斤斤計較,這樣反而會與甜食減肥法想要達到的效果背道而馳。此外,要食用含有砂糖等可轉化成葡萄糖的甜食,才能幫助血清素生成,否則就算吃飽了也無法產生滿足感。
2)搭配喝大量的水
吃甜食一邊喝大量的水,可以幫助增加飽足感,進而防止暴食。其中以無糖的氣泡水效果最佳。另外也可選擇有苦味的咖啡、紅茶或綠茶。這些飲料的苦味,可以彰顯甜食的甜味,進而提升吃了甜食的滿足感。
3)控制食用量,是最高指導原則
甜點或點心會讓人發胖是因為熱量較一般食物高,所以,只要吃得適量,一點都不會增加體重。當然,正在減肥的人,如果拒絕點心和零食比較能快些達到效果。不過,如果你並不想戒掉美味的甜點,又不願減肥失敗,就只有事先做好階段性的計劃,嚴格控制點心的食用量,一來可以讓精神壓力減少,二來又可提高成功率。
4)避免空腹吃甜點
因為空肚子的時候,熱量吸收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容易多吃很多。如果實在餓得不行,需要吃點東西填飽肚子,可以吃些熱量較低的點心,像果凍、酸奶、水果或蘇打餅乾。
5)選好你的甜食搭檔
平日裏,我們吃甜食可以吃些熱量較低的點心,像果凍、酸奶、水果或蘇打餅乾。更主要的是,我們必須學會合理搭配我們的甜食,讓它真正做到甜而不胖。比如我們吃全麥麪包加水果就是好選擇,全麥纖維和水果纖維都是能保持好身材的,微量的糖不會導致發胖,況且吃麪包後喝水也影響了胃部的消化,避免脂肪的沉積。當然也可以配一些普洱茶或者薄荷水,普洱茶本身有減肥去脂的作用,薄荷水也能起到這個作用,或者發泡的蘇打水也可以,它能增加你的飽腹感,讓你能夠少吃些。吃餅乾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或者酸味水果,這些蔬菜和水果能降低甜度,減少食用量。
無論如何搭配,最好把每天攝入糖的總量控制在50克以下,這樣就能保障好的身材。
6)午晚餐前20-30分鐘先吃甜點
從吸收葡萄糖到產生血清素大致需要20-30分鐘。另外,血糖上升會刺激腦內掌管滿腹的大腦中樞,這過程大約也要花20-30分鐘。因此,若在吃正餐前2 0 - 3 0分鐘吃甜點,正好能在正餐的時間產生血清素和飽足感,防止壓力造成的暴飲暴食。
7)果糖代替蔗糖
雖然説果糖和蔗糖都能引起肥胖,但是果糖更甜,果糖的甜度值通常接近200,而蔗糖只有100左右,相差大約一倍。這也就意味着你的用量可以更少,還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果糖和蔗糖的熱量不相上下,但是果糖轉換成脂肪的速度比蔗糖慢,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時間去代謝它。蜂蜜、蜂膠液和蘋果糖就是很常見的果糖,當你烤蛋糕或者是曲奇的時候,乾脆就不要再放砂糖了,改放一些蜂蜜或者蘋果糖,別有一番風味。
8)甜食早晨、上午吃
晚上睡覺前吃甜食,這真的是很危險,因為我們吃的甜食中的糖必須得通過運動來代謝,所以晚上吃甜食讓你非常輕易地被肥胖糾纏。甜食愛好者們完全可以嘗試在早晨和上午吃自己所喜歡的甜食,在上班前吃點甜食,不但心情美麗,甜食提供的熱量還能抵禦上班路上的寒冷。
9)慢慢享用甜點
通常,吃甜食絕對不能狼吞虎嚥,點心、零食吃得越快,血糖上升得就越快,熱量就越無法消耗,就會停留在體內轉變成脂肪。因此,慢慢享受甜點可有助於熱量的消耗,而且對穩定情緒有幫助。
10)高熱量甜點飯後吃
除了早晨和上午的時間,儘量避免空腹吃甜點,因為空肚子的時候,熱量吸收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且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就吃多。高熱量點心如芝士蛋糕,則放在飯後吃比較好,因為與用餐中的食物纖維一起消化,熱量吸收會比較少,且不容易吃太多。但是晚餐以後吃甜點是一定要杜絕的,過了晚餐之後,身體對熱量的吸收有神奇的力量,如果吃了甜點或油炸零食當宵夜,又馬上上牀睡覺,那麼糖就很容易轉化成脂肪留在你的體內,危害比任何時候都要大。
11)逛逛食品添加劑商店
假如你酷愛甜食,假如你體重超標,假如你控制不了自己的糖勺,那麼你可以去食品添加劑商店轉轉。用作甜味劑的甜菊糖與甜蜜素,甜度往往是蔗糖的幾倍,並且屬於植物提取,對身體不會造成損害。而木糖醇的甜味比較柔和,甜度和蔗糖相當。這些“代糖”都可以作為我們平時製作甜點的原料。它們雖然很甜,但是熱量卻幾乎為零,化學性質也與糖完全不同,所以不用擔心吃了以後會長胖,更不用擔心它對牙齒有損害。甜味劑更適合做果凍、布丁,或者熬製罐頭,口感和香味比糖更好。值得注意的是,甜蜜素等甜味劑不能長期代糖,因為它沒有任何的營養,長期食用而不吃糖的話,身體很容易低血糖。比較好的方式是與蔗糖穿插食用。
12)看好甜食成分表
拿到一份甜食的時候,你知道它的含糖量有多大嗎?你可能會説,是甜食含糖一定不少,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有的食物的成分表中寫着甜菊糖或者甜蜜素,其他原料中也沒有高脂肪的,這種甜點被放棄就很不應該。有的食物中寫着葡萄糖或者果糖,這種食品也很不錯。寫着蔗糖的,我們可以有選擇、定量地吃。寫着高果糖糖漿的,就很不容易飽,而且甜味對人的吸引力大,容易吃多。成分表中,多數食物都是以100克為單位的,標示的也是每100克的含糖量。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