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大人有“醉拳”,小孩兒有“睡拳”?

執筆:季隨

編輯:小枝

定稿:蘇子後

小寶寶出生以後,凝聚了父母所有的愛意,尤其是一些新手爸媽,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目光投注在孩子身上,關注他們一點一滴、一舉一動,有時父母會發現就算是很小的寶寶,睡覺也會“不老實”,做各種小動作,但你知道,這些小動作其實暗示了他們的大腦發育嗎?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寶寶睡着後這些動作,暗示大腦發育好

大部分新生兒每天約有20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因為他們的大腦剛出生時是不完善的,會在出生後一段時間內快速發育,因此需要格外充足的睡眠時間。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

寶寶的睡眠同大人一樣分兩種狀態:

深度睡眠狀態下,雙眼閉合,嘴唇微微活動,呼吸均勻;淺睡眠時,臉上會出現豐富的表情,如突然微笑、眉頭緊皺等,有時還會無意識地吮吸手指或揮舞雙手、踢蹬雙腿等。不同的動作原理不同,但都意味着孩子大腦發育好——

1、突然露出微笑

很多新手媽媽會看到小寶寶睡着睡着突然臉上開始露出微笑,像是做了美夢一樣,讓人覺得十分稀奇,本以為是寶寶要醒了的表現,結果等一會兒卻發現並沒有真的清醒過來,只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其實這種看起來出現在新生兒身上略顯“古怪”的表現,其實恰恰説明大腦神經發育正常。因為微笑這種對新生兒來説較為困難的表情,需要大腦給神經、肌肉下達精確的指令才能完成,需要通過信息的層層傳遞,能做到則意味着這些需要用到的部位全部都符合發育標準。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2、突然驚醒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觀察到小寶寶睡着後總是一驚一乍,很容易突然驚醒,只要外界出現一點點的刺激就很容易醒來。有些新手媽媽總擔心這是不是孩子身上有什麼問題,其實這是一種條件反射,也就是“驚跳反射”,是一種自然防禦行為,為了在發生危險時第一時間抓住身邊的大人。

實際上當他們還生活在媽媽肚子裏時,一直被温暖的羊水、狹小的子宮所包裹,因此有強烈的安全感,但出生後他們對光線、温度、聲音都是陌生的,並且不再像之前那樣伸手就能隨時碰到最熟悉的媽媽,這讓他們會在潛意識裏保持警覺,直到熟悉家裏的環境。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這種偶爾出現的條件反射,正是孩子大腦發育正常的一種表現,這表明即使是在熟睡的狀態下,他們能感受到聲音、光線的變化也能夠立馬將信息傳遞給大腦,説明他們的神經發育已經基本完善,能夠迅速做出反應,是大腦發育正常的體現。

3、突然手舞足蹈

有時以為孩子已經睡熟了,他們卻突然開始手舞足蹈,正當大人們準備抱起來接着哄睡,卻發現他們雙眼緊閉睡得香甜,這不由得讓人十分納悶,難不成大人有“醉拳”,小孩兒有“睡拳”不成?

其實無需過多擔心,因為這也是孩子的本能反應,是受大腦所控制。當小寶寶的大腦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就開始主動處理信息並傳達給身體各部位。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如果寶寶睡前接受到的信息過多,大腦一下無法同時處理這麼多,可能就會突然一下受到刺激,就像電腦CPU處理不來信息會突然黑屏一樣,人體大腦也會失控那麼幾秒鐘,表現出來的就是人睡着了但手腳卻自己動了起來。

大人們無需干涉孩子這種無意識地手舞足蹈,因為這是一種正常情況,説明他們的大腦發育良好,已經能夠像大人一樣處理信息,比較靈活了。

4、不停地翻滾

有的寶媽吐槽自家孩子從小就不讓人省心,睡個覺都“不老實”,不到三個月,剛學會翻身,就開始翻來翻去,其實這是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大腦開始有意識地去推動大運動發育。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翻身和前面的突然活動四肢一樣,實際上身體的大多數行為都需要大腦下達指令後,在各個器官或部位、組織的配合下來完成。當寶寶能夠活動自如的在牀上翻來翻去,就説明他們的身體能夠接收到大腦發出的信號,並能夠完美地做到,説明大腦已經足夠成熟。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情況也有所區別,因此睡眠規律表現得也有所不同,家長不能隨意去幹預,能做的就是在出生三個月之後開始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避免黑白顛倒的情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6 字。

轉載請註明: 寶寶睡覺小動作太多?不要慌,發現這4個動作,家長偷着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