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有兩個小男孩,一個五歲多,一個兩歲多,鄰居秉承着兄友弟恭的養育方法,在生活上處處讓作為哥哥的小男孩讓着弟弟,久而久之也讓這位弟弟的小男孩身上有了一些嬌慣的情況。
例如在生活當中,鄰居在購買東西的時候總是會先分給弟弟,剩下的那一部分再給哥哥,這也導致了每次第一拿到的那一份都是好的,而哥哥拿到的那一份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差。最終讓弟弟形成了一種“好的東西就應該是我的。”的想法,生活當中也總是可以看到弟弟總搶奪哥哥的東西。
身邊很多人看到鄰居家這種情況之後,都明裏暗裏提醒鄰居要改變這種偏心的行為,否則很不利於日後兄弟兩個的發展。
但是鄰居看到總是會表示“兩個孩子都還小,最小的那一個才兩歲多,還不到三歲,根本不懂什麼,更別提搶比他大的哥哥的東西了。”
但事實上,周邊人有不少都看到很多次,哥哥都很努力地避免和弟弟產生衝突,而弟弟總是不依不饒的搶和打哥哥。
於是不少人看到這種情況之後,都表示兩個孩子長大之後很容易產生磨合。
生活當中也有不少人認為孩子在三歲之前什麼都不懂,就是一個“小屁孩”,即使講道理了,他們也聽不懂。
但事實上,如果從孩子整體發展來看,孩子在上學之前其實有個重要的階段,家長如果忽視的情況下,很容易影響孩子後續的語言發展。
孩子在三歲之前,這個階段家長不可忽視
孩子的語言發展具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的孩子都需要精力從單字句到多字句,再到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這幾個階段是循序漸進進行發展,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語言需求規律。
但事實上,家長如果重視,在孩子三歲之前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引導和訓練,將會對孩子日後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家長如果錯過了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發展,孩子的將來不只是語言技能不發達,很有可能在思維和智力方面也出現問題。
所以家長應當注重孩子的語言整體發展。
關於孩子在三歲之前整體的語言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的情況:孩子0~12個月:在這個階段當中,還是可以慢慢的通過自身對語言的敏感辨認家長的聲音,接着會慢慢的出現一些簡單的元音,最後會進行模仿家長的聲音;
家長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理解孩子的溝通方式,因為孩子還不會利用語言進行表達,很有可能通過自己的舌頭或者是牙齒髮出聲音,家長應當在這一階段,讓孩子聽到更多的語音和語調,鍛鍊孩子的語感。
孩子12~24個月:在這個階段當中,孩子可以簡單地理解詞與詞之間的分界,慢慢的理解家長説話的意思,偶爾會冒出一些詞語短句;
在這一階段,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着很大差異的,有些家長會發現同齡的孩子很有可能已經學會説話了,但是自己家的孩子還沒有學會説話,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不要過於的着急,儘可能地對孩子多進行一些語言的引導,多給予孩子一些機會進行表達,鍛鍊孩子的開口。
孩子24~36個月:這一階段過程當中,孩子基本上能夠掌握語言的各個方面,平均能夠掌握500個詞語,並且開始進行理解語法。
這一階段是孩子吸收語言和習得語言的關鍵時期,孩子這一階段的語言發展會得到爆發式的增長。但是家長們應當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因為孩子對語言還沒有特別深入的瞭解,很容易反映一些語法上的錯誤,家長應當在生活當中及時地為孩子糾正語法錯誤,這樣才能夠為孩子日後的語言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歲之前是孩子整體發展的黃金時期,很大可能性決定着孩子的未來。
英國倫敦精神病研究所卡斯比教授表示:一個人對三歲之前經歷的事情會像海綿一樣進行吸收。
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生長髮育的特點,幫助孩子進行激發自己潛在的能力,更好地培養孩子進行發展。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在孩子三歲之前,其實已經能夠看出他的心理特徵以及發展性格了,而孩子的發展性格很大程度上是不會進行改變的。
所以家長應當在孩子三歲之前多注重對孩子語言、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培養,從而有效地激發孩子的內在潛力,為孩子的後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