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來為身體提供營養,維持各項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飲食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有句俗話説,“想不生病,肚裏常空”,有什麼含義?真的靠譜嗎?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我們每天吃多少食物,都是需要胃來進行吸收和消化的,如果吃的食物多了或少了,就會影響到胃的正常運轉,久而久之,就容易引發一系列的胃部健康問題,還可能會影響到其他部位的健康。
想不生病,肚裏常空,字面意思是説要想不生病,肚子裏的是空的,但如果你只按照字面意思來,沒有悟出其背後的深意,是不正確的。
這句話顯然有誇張的成分,如果肚子裏總是空的,我們如何吸收營養呢?如何維持身體正常運轉呢?其實古人的這句話,其實是想告訴我們要合理的搭配飲食,不要吃太飽、無節制的飲食。
每餐吃7分飽是比較有利於健康的,既能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也不會吃太多,影響到消化。建議大家改變吃飯的速度,在有肉有菜的情況下,先吃蔬菜,熱量低,又能增強飽腹感,能夠減少後面攝入肉類的量,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吃飯時細嚼慢嚥,如果吃太快,可能當你感覺飽的時候,你已經吃10分飽了;吃飯要專心,少玩手機。
一日三餐,從營養的比例來説,早餐佔30%,午餐佔40%,晚餐佔30%,每頓都應該按時吃,雖然可能有人覺得不吃一頓沒什麼問題,但久而久之,都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不利的影響。
早餐的主食可以吃粗糧雜糧,再搭配適量的奶製品、蔬菜水果和堅果類食物等,種類要多樣。
中午的食物也要多樣,相對來説可以吃得飽一些,8分飽為宜,晚上儘量吃得清淡易消化一點。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的一日三餐可能都是外賣,殊不知,外賣大多是高油高脂高鹽的食物,比較重口味,經常吃很不利於胃部健康,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最好少吃。
除了吃也要動,及時排出體內的垃圾與毒素,肚子才會“空”,堅持適度運動,能促進消化與排便,還能促進多餘脂肪的燃燒,能防止垃圾在體內長時間堆積,預防肥胖。
而如果經常捱餓的話,覺得胃裏空空的才是最健康的,反而容易帶來隱患。胃裏沒有食物可以吸收和消化,功能反而會下降,還會影響到膽汁的分泌,對於一些通過節食的方法來減肥的女性來説,營養還容易出現障礙,營養不良,還會影響到月經,衰老速度也會快人一步。
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要想不死,肚裏沒屎”,相結合起來看,可能就更好理解了,在飲食上應當控制住適量,保持不飽也不飢的狀態,才是最有利於健康的。
總的來説,想不生病,肚裏常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也有失偏頗,我們不能盲目全信,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學會科學合理的飲食,不節食也不暴飲暴食。
來源:每天生活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