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大家印象中都是可愛的、弱小的、受保護的、所以每當小孩犯錯誤時,大人往往都會比較包容,
包括我們的法律,但偏偏會有熊孩子的存在,熊孩子在大家眼裏好象都是指那些很調皮、很不聽話甚至
有些讓人討厭行為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因為孩子還小,孩子還是孩子所以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我們都要
包容與接受,我個人認為孩子雖小但也要分年齡階段,分情況來定性,熊孩子的錯誤是否應該要全部包
容與接受,在我個人認為是否定的。
孩子雖小,但其實孩子從3歲起甚至更早時就已經會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只是家長認為孩子還小而已,
孩子是否承認自己犯了錯誤主要取決於家長的教育與態度,所以如果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長久地採取
逃避與放縱的教育方法,那麼孩子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現象看本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會成為熊孩子主要是取決於家長的態度與教育,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作為家長的態度與教育十分重要,
與其説熊孩子要教育不如先讓家長有一個正確的育兒觀,我相信只有作為父母的有個正確的客觀的教育
理念,那麼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樹立一個正面的、陽光的,良好的教養,那麼父母要如何做才能不讓
自家的孩子成為熊孩子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1.瞭解孩子的脾性
作為父母經歷了各種考驗孩子才能夠順利的來到我們的身邊,自然會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作為父母除了
愛孩子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性,何謂脾性就是性格,其實我一直以來都認為每個人的脾
性很大一部分是先天的也就是説是父母遺傳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受後天的家庭教育與各種社會因素所
影響,所以孩子的脾性都是不同的,都是有差異性的,同時也具有可觀性,父母只有瞭解了自己孩子的
脾性,再再加以不同方法的引導與教育,這樣孩子才能往更好的方向成長。
2.正視孩子的需要
現在每個家裏的孩子都不多,經濟條件也相對比較好,作為父母肯定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其實孩子每
個時期的需要都不同,也許孩子需要的並不是最好的,只是她或他想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想很多
家長都試過,孩子本來自己在玩得很好,突然間一直在吵在鬧父母,這時父母可能覺得孩子怎麼這麼煩
人,家裏有電視看,也有很多玩具,就很想盡快打發孩子,會不會發覺怎麼打發都不行,最後甚至哭鬧
得更嚴重了,其實就是作為父母沒有正視孩子的需要,這個時候孩子要的其實很簡單,孩子只想父母跟
她或他玩一會,其實這時父母只要抱一下孩子,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平靜下來了。
3.保持穩定的情緒
作為家長上了一天班,身心已經很累了,下班後回到家裏只想有片刻的休息,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要鬧
家長哪能保持穩定的情緒呀,所以説要孩子學好,作為父母就更要保持自己的情緒要穩定,這樣才能更
好地跟孩子溝通,才能儘快平息與處理好與孩子的問題。
- 當孩子犯錯誤時要及時進行指出與教育
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不可怕就是怕犯錯了還不知道錯在哪兒或者明知道自己犯錯就是不承認自己的錯
誤,孩子雖小,所以就要我們作為家長的引導與教育,只有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及時的、客觀的、保持耐
心地跟孩子溝通,指出錯在哪,應該如何做,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指引孩子,孩子才能從容地接受與改
正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讓孩子形成認識錯誤與糾正錯誤的勇氣,如果這一步做好了,孩子只會朝更好
的方向發展,後期對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形成會有很關鍵的作用。
- 我是桐媽,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希望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努力,一起成長,如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