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家長頗無奈地向我們訴説孩子的成長,在幼兒園時期他們的孩子就比別人家孩子都“聰明”。
他説孩子的記憶力很強,古詩只要聽幾遍就會背了,識字的速度也非常快……
因為這個緣故,孩子成了幼兒園裏公認的“小神童”,人見人誇,誇得他們心花怒放,也對孩子的未來憧憬無限。
他們也不想浪費“孩子”的才華,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文化課程。上小學後,孩子果然“不負眾望”,有了一些小小的名氣,還上過幾次當地的電視節目。
慢慢,孩子儼然成了一個“小明星”、“小大人”,語氣越來越像成人,甚至還早早表現出了情竇初開。這時,他們不免有些擔心,想引導孩子,但卻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話”,還反駁他們説:“我這麼優秀,你們對我還不滿意嗎?”
結果到了高中,一向成績好的孩子卻開始出現了退步,不僅成績退步,許多年齡段應該具備的能力和想法,這孩子表現得都不盡如人意,反而有點兒“返老還童”了。
今年高考,孩子的成績也只有504分(文科),當年的“神童”光環已不復存在。
孩子成長中的這一系列大起大落,讓這位家長非常費解。
從他的一系列講述中,答案其實已經非常明顯:“早慧”不等於“聰明”,他過於得意於孩子童年知識性的早慧,而在後期的發展中忽視了對心智和情商的培養。
如今,從對胎教和早教的重視程度,到信息渠道的廣泛,以及物質生活日益優越,都是促進兒童腦發育的優勢條件。所以,許多家長,都會有一些教育上的“錯覺”和“誤區”:
早慧不等於聰明固然,兒童語言發展早,在家長的啓蒙下背幾首唐詩,對生活的經驗有出乎家長意料的表現,甚至不時運用一些成人話語與家長對接,這些都會使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家長激動。
但是,我們是否就該斷言這樣的表現“很神童”、“很聰明”?
對此,可以以電腦為例予以説明:
剛出廠的電腦很乾淨,只具有一些基本的運行軟件,所以,存儲功能運行得很快,大量的信息都能迅速地存儲和提取。
兒童便是如此,特別是經過胎教和早教的兒童,雖然沒有博聞,但卻有着強記,有着讓成人欣賞和感嘆的早期記憶表現。
但這未必就是聰明。
還以電腦為例,好用的電腦是後期裝入了優秀的功能性軟件。
這又好比是我們在兒童發展的過程中,培養了一些觀察與思維、分析與綜合的能力,而只有這些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加上前面所説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才可用聰明來描述兒童。
不要刻意製造“神童”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另一個道理,即使是聰明如電視節目中宣傳的那些“小大人”一樣,也不可忽視接下來的可持續發展,不可因一些早慧、早熟的表象而不顧兒童自然發展的規律去拔苗助長。
事實上,年少成名,不見得全是好事情。
“五道槓”少年黃藝博,僅僅13歲就遊走於各個媒體之中,享受了無限的風光,可是高考時卻也只得到了與之“榮譽”不符的477分。
“優秀”、“神童”並不是刻意製造出來的,而應該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的,因此家長對待孩子的成長還需要遵循規律、因材施教。
壓力和聚光燈下的成長,不會讓孩子得到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反而會讓孩子失去原本可以擁有的東西。
當然,無需排斥早期對兒童的知識性植入,因為這是發展能力的必要基礎。但更重要的是“科學發展”問題,或者説是要堅持兒童的“高度”來實施教育,不要人為地“拔高”,更不要過多過快過偏地“施肥”,要讓兒童在自然中,簡單、健康地循着規律成長。
寫在最後的話:
從孩子出生起,做為父母的我們都會對這個小生命寄予無限的希望。
有時候,承認孩子的“普通”也許需要更大的勇氣。
但是,大多數人終將是“普通人”,“天才”畢竟是少之又少的。
只有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引導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才是父母正確的教育之道。
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走得更穩,去得更遠。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