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育兒,肉容。
因為過兩天要去探望朋友,所以今天趁着有空,便去超市給朋友買些禮物。在超市的玩具區給朋友的孩子挑選禮物時,正好遇到一位媽媽帶着一個小男孩在挑選無人機。
小男孩看上去大概七八歲,他選的無人機比較貴,所以媽媽對他提出要求,説馬上要期末考試了,如果孩子能保證這段時間努力學習,期末考試每科成績都能達到95分以上,那她就給孩子買;如果孩子保證不了,那就先不買了。
孩子考慮了一會兒,便答應了媽媽,然後抱着玩具去付款了。看着他們母子倆的背影,我不禁有些感慨。
去超市挑選玩具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會像上文那位媽媽一樣,喜歡用物質來激勵孩子。因為這種方法,在開始的時候確實能夠很快得到想要的效果。但是,時間一長,父母就會發現,這種做法是有很多弊端的。例如:
一、容易令孩子沉迷於物質享受
如果父母習慣用物質來鼓勵孩子,會令孩子變越來越貪婪,甚至沉迷於物質享受。隨着孩子的長大,他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他所要求的物質獎勵,自然也是要不斷地提高價值的。當孩子不再滿足於一般的物質獎勵時,他想要的東西,可能會超過父母的承受能力。
用物質來激勵孩子有很多弊端
二、物質獎勵的時效性短
有的家長喜歡以現金作為獎勵,例如,孩子考了100分,就獎勵孩子100元,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與金錢掛鈎。這種做法,可能在短期內會對孩子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但是,從長遠來説卻是非常有害的。
三、不能激發孩子的自覺性
父母激勵孩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夠自願、自覺地學習,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獲得進步。而物質獎勵只是一種外在的、表層的東西,不可能真正激發孩子的自覺性。興趣才是孩子行為的內在動力,所以,家長只有激發孩子的興趣,才能真正達到激勵的目的。
興趣才是孩子行為的內在動力
激勵孩子要注意五個細節
那麼,怎樣鼓勵孩子,才能激發孩子的自覺性呢?父母可以把握好以下五個細節。
一、父母要以精神鼓勵為主
父母要激發孩子對行為本身的興趣,應該把精神鼓勵放在第一位。當然,父母的精神鼓勵,並不是誇孩子幾句“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而是應該成為孩子的堅強後盾,關鍵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和孩子一起分享快樂,分擔痛苦。父母在精神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大的激勵。
孩子看到父母為他的成功而自豪,為他的成功而快樂,那麼他會獲得更大的動力。
父母要以精神鼓勵為主
二、父母要真誠地鼓勵孩子
父母平時在鼓勵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和表情。千萬不要擺出一副敷衍的面孔,説起話來也不要一副好為人師的口吻,而是應該在言行中流露出喜悦的情緒,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真誠。
例如,孩子在馬路邊看到一個礦泉水瓶,便撿起來扔到遠處的垃圾桶。這時父母表揚孩子,不能只是對孩子説一句“你做得對”,而是應該真誠地、充滿激情地、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説:“你這樣做,太讓我感到高興了!”還可以給孩子豎起大拇指來表示對孩子的讚許。
這樣,孩子會因為受到父母的讚揚而繼續這種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
父母要真誠地鼓勵孩子
三、父母要從具體細微處鼓勵孩子
父母對孩子進行鼓勵,不要總説“太好了”“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等大而空的套話。因為這種鼓勵方式,不但起不到激勵孩子的作用,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交流,瞭解孩子的心理,全面發現孩子的優點,看到孩子每一個細微的進步,具體而細緻地指出孩子值得表揚的地方。這樣,不但能強化孩子好的方面,還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誇獎,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
例如,孩子起牀後把被子疊好了,媽媽誇獎孩子“真乖”,不如對孩子説:“你早上自己疊被子,把牀鋪收拾乾淨,真棒!”
父母要從具體細微處鼓勵孩子
四、父母要表揚孩子的努力過程
父母在表揚孩,與其誇獎他取得的成績,不如讚賞他們努力的過程。因為父母如果只是表揚孩子的結果,那麼孩子的能力很可能就停留這種水平了。
但是,如果父母進一步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那麼,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還會激起更強烈的挑戰心理,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不僅限於此。這對於孩子主動發掘自身的潛能非常有利。
例如孩子考試得了100分,父母可以對孩子説:“考滿分可真不簡單,你很答題的時候很認真,很細心吧?”孩子聽了後,不但會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下次也會更認真更細心的。
父母要表揚孩子的努力過程
五、父母要根據個性和年齡來激勵孩子
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對孩子進鼓勵,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靦腆的,那麼偶然的激勵,就可以對他起到很好的效果了,過多的鼓勵反而會令他侷促不安;如果孩子的性格是外向活潑的,就要採取強烈的激勵才能起作用了。
父母還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對孩子進行鼓勵。因為孩子小時候很有效的鼓勵方式,長大後不但不一定有效,甚至還會令孩子感到反感。
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鼓勵孩子
結語:孩子最希望的是父母能始終如一地支持他,陪伴他,所以,有了家長的陪伴和支持,孩子才會覺得安心和滿足。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陪伴孩子的同時,運用一些小技巧,讓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發掘孩子身上的潛能。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的説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其它精彩內容:
孩子比賽輸了就哭,是心理承受能力差,家長要對他進行挫折教育
“顧得上工作,就顧不上孩子?”媽媽要對孩子進行高質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