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他當時的表現來推斷他長大後的表現,而等到孩子七歲的時候,就基本上能看穿他的整個人生了。這當然有些誇張,卻也不無道理,因為深入研究就會發現,成年人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幾乎都可以在童年中追溯到原因。
李玫瑾教授本職是從事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可她卻是育兒圈的大紅人,堪稱精神領袖,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她要想研究透那些犯罪分子的犯罪心理,就不可避免地要追蹤研究這些人的童年,久而久之,李玫瑾就發現了童年生活與成年後犯罪的關係,從而間接形成了一整套的正面育兒理念,並最終被大眾所接受。
李教授從犯罪心理圈“轉戰”育兒圈,就向我們深刻揭示了一個道理:孩子長大後有沒有出息,不必等到長大後再去看,只要看他小時候的表現就行了。無獨有偶,清華大學有位退休教授也有類似的看法,他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小時候沒有3種不良表現,長大後基本都能事有所成,再次也在中人以上。反之,有那3種表現的孩子,就算家庭條件再好,父母給的資源再多,長大後也很難成事。
這位退休教授把這3種表現稱之為“孬表現”,而把沒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稱之為“好苗子”。作為知名教授,他的觀點當然是值得重視的,尤其是值得育兒的父母們重視。
沒有這3種孬表現的孩子都是好苗子,父母可以偷着樂了三心二意,缺乏耐心
清華退休教授口中的第一種孬表現,就是“三心二意,缺乏耐心”。很多孩子就是這樣,興頭來時做事很積極,但過不一會兒,就會被新的事物所吸引,從而將原本正在做的任務撇下,結果一段時間過去,連一個正兒八經的任務都沒有完成。這種表現就是很“孬”的,如果放到了學習上,那肯定會對成績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
缺乏自控力
第二處孬表現是“缺乏自控力”,也就是情緒流於表面,無法自我壓制,更不能自我消解。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緒左右,從而在暫時失去理智的情況下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策。自控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培養出來的,一個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必然也缺乏相關的培養,如果父母不重視並加以改善,這種缺點必然會伴隨着他的成長一直持續下去,從而成為他成年後的一大絆腳石。
依賴性強,不夠獨立
老教授口中的第三種孬表現,就是“依賴性強,不夠獨立”。在他的觀察中,那些成績好,積極向上的學生,多半很有主見,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也很強,為人獨立。而那些成績差,態度也不端正的學生,則表現得正好相反,生活邋遢,自理能力弱,甚至乾脆就是個媽寶男、媽寶女。這種孬表現一旦延續到成年後,不但會給孩子的事業帶來巨大的麻煩,就連擇偶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李玫瑾教授,還是清華的退休老教授,他們都意識到了童年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身為父母的我們,又怎麼能將其忽視呢?更何況,童年教育的好與壞,主要就取決於父母,所以我們不但不能忽視,還應該加強孩子的教育,用科學的理念和方式來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而不是讓他擁有那些“孬”表現。
教育孩子要趁早,孬表現越早去除效果越佳育兒先正身,父母要爭做孩子的良好榜樣
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孩子身上的那些孬表現,其實恰恰來自於父母本身。因為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父母身上的優點或者缺點,是很容易移植到孩子身上去的。所以要想去除孩子身上的孬表現,父母首先就要審視自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賞罰分明,嚴格執行
孩子的壞習慣都是父母長期的縱容才形成的,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對孩子的不良習性冒頭就打,孩子自然就不容易養成壞習慣了。所以父母應該做到賞罰分明,對孩子立下規則和標準,並嚴格執行,這樣才能讓孩子始終走在正道上,而不是向着歧途越走越遠。
小時候表現好的孩子,長大後就算不成功,至少也不會太差。而這樣的好苗子,父母撫養起來也是最輕鬆的,成就感也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