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我過得是相當的忙碌而充實。假期開始不久,小叔就把小堂妹送過來,説這個假期就拜託我了。小堂妹過來半個月,小侄女也“投奔”我來了。再加上若蘭,家裏一下子就有了3個孩子,真的是熱鬧非凡啊。
若蘭3歲半,正處於第一個“叛逆期”的尾巴上,各種調皮搗蛋不聽話,哭鬧撒潑樣樣行,分分鐘能把人氣炸;小侄女8歲,也正抓着第二個叛逆期的尾巴不肯撒手,這次過來,實際上是“離家出走”的;小堂妹14歲,明年就要中考了,可是正趕上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倔脾氣一上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小叔小嬸説他們實在是沒轍了。
這樣的孩子,帶一個都夠嗆,一下子把3個湊在一起,還不得鬧個雞飛狗跳啊?事實上,我一個人帶着這3個孩子,我們相處得很融洽。我並沒有三頭六臂,只不過我知道,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吼叫打罵都是下策,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還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影響到親子關係。只有讀懂孩子的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學會尊重孩子,親子衝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結果,再加上合理的引導,對症解決問題並不難。
“叛逆期”是心理學家們的一個説法,代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的需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三個叛逆期,寶爸寶媽們只要探究原因、瞭解方法,自然能破解孩子的“叛逆大法”。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小怪物”(2-4歲)
每次帶3歲半的若蘭出去玩,別人都會誇讚一句“好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啊”,我一邊向別人道歉,一邊在心裏默默地説“那是你沒看見她不乖巧的時候”。
都説“女孩子乖巧聽話”,但若蘭明顯是個例外,調皮搗亂鬧脾氣的時候,恐怕一大半同齡的男孩子都得甘拜下風。因為隔三差五就要上演“大鬧天宮”的戲碼,寶爸因此送給她一個“小孫悟空”的外號,倘若她真有孫悟空的本事,女媧娘娘可就有得忙了。
孩子在兩歲左右,突然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家長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父母要求做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僅處處要和家長對着幹,而且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隨時隨地會變身為“憤怒的小鳥”。倘若要求得不到滿足,便開始大哭大鬧,摔東西、拆玩具、在傢俱和牆壁上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東西丟得滿地都是,甚至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當家長去批評孩子時,孩子不僅不聽,還出現打人、踢人、吐口水等攻擊性行為。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喜歡爭搶同一件玩具,喜歡爭搶先後順序,喜歡自己獨享,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而且喜歡挑戰規則,故意破壞之前定好的規矩,層出不窮地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
當你發現孩子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這標誌着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到了。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通常出現在2~3歲,這是從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階段。英文中有個詞叫做“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2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這個時候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去展示自己的力量,這種叛逆經過一年的醖釀,在3歲達到了頂點,到4歲左右,逐漸衰退。
在第一個叛逆期內,孩子非常需要表達自己,但是,他們的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還不夠強,所以除了不要不要,就是大哭大鬧。若蘭不但調皮搗亂的功力比大部分同齡的孩子更深厚,而且從小就是一個高需求,還特別有主見的孩子。一旦倔脾氣上來了,那哭鬧撒潑的場面,可不是一般的人能輕易hold住的。
面對兩三歲孩子的不聽話、難管教,很多家長覺得這是孩子無理取鬧,輕則指責説教,重則打罵,企圖逼孩子就範,完全沒有去顧及孩子的想法。
其實,兩歲是一個轉折點,家長可不能把這些行為歸咎為孩子不乖不聽話,實際上這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所有的叛逆都代表着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只要正確地引導和干預,就能收穫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寶寶。
作為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兒童要自己嘗試、獨立表現的要求,儘量多創造一些條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適當的或充分的滿足後,他們的叛逆行為,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漸減少。當然,適當滿足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地遷就,否則會給孩子的身心發展投下陰影。
當孩子的意見和我們的意見相矛盾,家長又不能滿足他們時,我們可以採取暫時不理睬的方法,讓孩子鬧、讓孩子自討沒趣,等孩子情緒好轉,或者利用他們的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用別的事物把孩子吸引開,待問題解決後,再找適當的時機去進行教育。
當今幼兒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他們不願成人過多地參與自己的活動,束縛自己的行為,否則就會經常對成人表示不滿或產生反抗心理。幼兒也是一個完整的人,有着自己獨立的心理及行為方式,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在沒有危險傷害的情況下,放手讓兒童自己去活動,讓他們在嘗試中吸取教訓、經驗,品味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樂趣。即使想幫助他們,也不要以指導、命令的口吻説話,而要以提醒、探討等謙和的方式,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二個叛逆期:敢於反抗的小大人(6-8歲)
小侄女晨希今年8歲,不但學習成績優異,關鍵是自己勤奮好學,在學習上壓根兒不需要家長操心,是經常被周圍的家長拿來給自家孩子做榜樣的“別人家的孩子”。可就是這麼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竟然鬧起了“離家出走”。
事情的起因是小侄女覺得放假了,可以稍微休息放鬆一下,那幾天又剛好有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所以每天會看大約1個小時的電視。但是二嬸(晨希奶奶)指責晨希不該“沉迷於看電視”,不趕緊做作業。晨希和奶奶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冷戰了2天之後,跟小堂弟(晨希的小叔)説想到西安來玩幾天,小堂弟看着祖孫倆在家冷戰也不是個事,先分開幾天,彼此冷靜一下也好,就給我送過來了。
孩子在6-8歲的時候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強烈的逆反心理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常見現象,他們愛頂嘴、賴牀、不收拾房間、挑食,做作業拖拉、看電視毫無節制、厭學,愛和父母對着幹等。
這是因為他們進入學校後,學習了很多知識,有了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行動也開始獨立,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於是,這個“小大人兒”就會極力地去掙脱父母的掌控,希望凡事自己説了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現在的家長大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往往會不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費苦心設計好的藍圖。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唯恐他們不聽,就反反覆覆、嘮叨不休。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種“馬拉松”式的説教環境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即使明知道家長説得有理,他們也不樂意聽,甚至故意和父母對着幹。
就拿晨希這次的事情來説吧。晨希小時候是被“散養”的,本身獨立意識就比一般的孩子強一些,而且學習習慣也養成得非常好。放假第一天,晨希就已經做好了自己的假期學習規劃,每天完成多少作業,看多長時間的書,有多少休閒娛樂時間,都是計劃好的,也是按計劃進行的。
但是,小嬸覺得既然堂弟夫妻倆把孩子交給自己管,自己就應該給“盯緊了”,尤其是在學習問題上,絕對不能放鬆。所以,看到晨希在看電視,就忍不住要嘮叨幾句。晨希覺得自己並沒有放鬆學習,奶奶卻連一點休閒娛樂時間都不給自己。於是,兩個人之間就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穩穩妥妥,在教育中,很多家長都習慣性地充當一個監督人員,喜歡把小孩管着,監督着。其實,在這個階段,父母的一言堂絕對是殺傷性武器。如果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過分地加以強制,往往會讓孩子心情壓抑,往往通過叛逆來達到目的。
這時候父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遇事多和孩子商量,用細心、耐心、愛心和一些聰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當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的時候,家長就不能再給他們下很多命令了,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着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個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孩子要通過周邊人的評價來感知自己,確定行為方向。如果得到了認同,他們就會強化那些好的行為,力求自己變得更好。如果家長給予孩子正面管教的力量,肯定孩子的優點,給予他鼓勵和正面暗示,會對孩子非常有幫助。如果父母總是否定,只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一無是處,反正我沒有什麼好的,隨便你們説什麼好了,於是便真的破罐子破摔了。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期的成長之痛(14-16歲)
小堂妹嬌嬌今年14歲,開學就上初三,明年就該中考了。小堂妹的學習成績,小學階段就只能在中游徘徊,初一開始出現往下游去的苗頭,小叔一是工作忙,二是自身文化程度也不高,只好給嬌嬌報了一大堆的輔導班、補習班,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可是,嬌嬌的成績不但沒有任何起色,還有加速下滑的趨勢,初二下學期,已經開始有科目不及格了。這眼看着就要中考了,這樣的成績,別説考個好高中了,能不能考上高中,恐怕都成了問題。
除了成績下滑,小叔小嬸還發現嬌嬌越來越不愛説話了,放學回家就待在房間裏,不知道在幹什麼,還經常連喊吃飯都不出來,眼見着是越來越瘦了。
距離中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嬌嬌的學習成績又下滑得厲害,小叔小嬸焦慮不已。然而,從小就是留守兒童的嬌嬌,本就和父母不怎麼親近,這時候又怎麼可能會服從他們的管教?無計可施的小叔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把嬌嬌送到我這裏來,希望我能給她補補課。
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嬌嬌和我逐漸親近起來,我也慢慢知道了嬌嬌的煩惱和苦悶。嬌嬌是在外婆身邊長大的,外婆只是一個農村老太太,沒念過幾天書,學習上的事情,是一點也幫不上忙的。因為沒有人輔導,整個小學階段,自己拼盡了全力,也只能維持在中游。上了初中,課程增多了,難度也提升了,自己根本就跟不上。小叔給她報了好多輔導班,但學校的課程自己都跟不上,作業也做不完,哪裏還有精力再學那些額外的課程呢?輔導班的老師,也經常是直接把答案發給大家,讓大家抄上去,應付家長罷了。
嬌嬌説,我都已經十幾歲的人了,我能不知道要中考了,學習要抓緊嗎?可是前面欠的太多了,是一下能補起來的嗎?他們現在知道着急了,天天不停地催,我説我跟不上,他們覺得是我不用心,不努力,我説報那麼多班,我也沒時間,沒精力學,他們覺得我在偷懶。他們就從來沒真正關心過我,我還怎麼和他們親近?我告訴他們我在想什麼,有用嗎?我一天都快愁死了,哪裏還有心情吃飯?女孩子,瘦一點,不是更好看嗎?我們好多同學還節食減肥呢,我少吃點,既能保持好身材,又能攢下零花錢,不是一舉兩得嗎?
青春期的孩子正值生理發育的高峯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分泌旺盛,讓他們身體內充滿着躁動和不安,有時候他們自己都無法控制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初步成熟,而心理卻還未成熟,他們表面叛逆,內心迷茫。他們開始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秘密。而且臨近中考,學習壓力大,經常會遭遇各種挫折感,心情鬱悶煩躁,敏感焦慮,導致行為過於偏激。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的能力,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基本形成,他們渴望像一個真正的大人那樣生活,那樣做自己的決定,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期待。
這時,家長必須充分地瞭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積極地做好親子溝通,在説話的語氣上、事情的選擇等方面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干涉、侵入太多。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最好途徑就是平等、尊重,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一分責怪,多一份體諒,多一點耐心和包容。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營,保持親子溝通的順暢。
家長一定要記住一點,叛逆不是孩子的錯。處理孩子的叛逆,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儘量做到不打不罵不動氣,多聽孩子怎麼説,發自內心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減少對孩子的控制。
當然,因為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個體特質不一樣,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本文只提供一個參考意見。不同的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發展都不一樣,父母一定要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實際特點調整教養的方式。
始終記住:越用心的父母養育的孩子,叛逆的問題會越少,而孩子人生的3個叛逆期,是父母最好的成熟期,多點學習,少點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