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一、

出伏了!警惕“一冷一熱”!

8月19日是末伏的最後一天,長達40天的“三伏”終於從人們的生活中走了出來,8月20日出伏,宣告今年的伏天正式結束。

從出伏到秋分(9月23日)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氣温波動最大、波動最頻繁的時候,如果此時不注意保養身體,很容易就被病魔纏身。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有人用“早上涼颼颼,中午熱死牛”來形容此時的天氣,説明了出伏後晝夜温差加大。

而温差驟然變化,容易使人患上感冒、感染風寒,尤其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肥胖等問題的高危人羣,可能因温度急遽變化而導致心肌梗塞、腦梗塞等。所以這個時候非常需要做伏後固本灸!

二、

不做伏後固本灸,三伏就白灸了!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1】三伏灸是系統養生法

首先,三伏灸是一個系統養生法。它涵蓋了伏前、初伏、中伏、末伏、伏後五個養生階段。

伏後灸就是這個系統養生的最後一步!

它就像學生時代的課後練習。如果我們只聽課不做題,看似都懂了,實際過幾天就忘了,做題才能鞏固知識。伏後繼續艾灸才能更好地鞏固成效,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

如果單單只是在某一個階段艾灸一兩次,沒有進行系統養生,最終難以取得理想的保健作用。缺少了伏後灸這一步,三伏灸效果更會大打折扣。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2】艾灸講究持之以恆其次,中醫艾灸講究的就是持之以恆。伏後艾灸利於鞏固成效,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

再加上經過一個漫長的夏天,體內積聚了沉重的寒濕、毒素、濁氣!倘若不在此時去除積寒,等到秋風一起,外寒復來的時候,就又會內外交困了,伏後固本相當於給身體再加一道防護牆!

【3】伏後灸有冬病夏治的效果再者,伏後灸也有冬病夏治的效果。

此時雖已出伏,但白日裏還是天氣炎熱、陽氣旺盛的時候。運用艾灸等扶陽手段,可以強身健體、提高抗病能力,預防冬病復發甚至徹底擺脱疾病困擾。

三、

伏後固本灸=艾灸後封穴,至關重要!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不管你是經常還是偶爾艾灸的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病艾灸幾次就有很大的好轉,有的灸幾個療程就痊癒了,但是有的病,卻要灸上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好。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因為在艾灸前和艾灸後需要多一道工序。

艾灸前先開穴也叫入穴,艾灸完要記得封穴。

【1】開穴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艾灸講究入穴,為了使

艾熱能進入穴位,祛瘀散結,

温陽化寒

。可以先疏通經絡,然後刺激穴位,幫助開穴。

開穴方法:

第1種:用撥經棒或手指或手肘,進行點按刺激疏通;

第2種:用艾灸罐刮灸的方式;第3種:可以拔罐後再灸。

【2】封穴

艾灸既然講究入穴,那麼艾灸結束也是需要封穴,將元氣封存在內體吸收。

封穴是要循序漸進的,每次艾灸完一個位置,要在艾灸後去對這個位置進行一個封穴。

封穴方法:拍、錘、點、按、捏、都是封穴的手法。也可以在灸完的穴位採用封穴貼把穴位封住。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前面説了,三伏灸是一個系統養生法,伏後灸就是這個系統養生的最後一步。經歷了三伏灸的伏前解毒、初伏驅寒、中伏清養、末伏化瘀,而今,我們走到了最後一步——伏後固本。如果沒有把握好伏後養生這個重要階段,將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三伏灸的效果,還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伏後固本灸=艾灸後封穴,是至關重要的!

四、伏後固本必灸這5穴!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2021.8.20-2021.8.29是伏後固本的重要時期!

艾灸肺俞穴、合谷穴、氣海穴、神闕穴、足三里穴。不僅可以對之前的三伏灸效果進行鞏固和加強,還可以激發人體自愈力,達到防病養生的目的。

【1】肺俞穴

肺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肺臟的背俞穴。艾灸肺俞穴可以起到強壯皮毛、開通鼻竅、止咳平喘等作用。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2】合谷穴

中醫認為合谷穴“可通調百病”,具有鎮靜止痛、清熱解表的作用,對牙痛、咽痛、頭痛、腹痛有較好的鎮痛效果,還能調理感冒、頭昏困倦、神經衰弱、皮膚瘙癢等。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3】氣海穴

此穴能加快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是人體一大保健穴位,是調理氣血虛弱類疾病的必選穴位。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4】神闕穴

中醫認為神闕穴連着人身的真氣真陽,能夠大補陽氣。經常艾灸神闕穴,可以健脾和胃、培補元氣,提高人體免疫力。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5】足三里穴

此穴是強壯身心的大穴,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等保健作用。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艾灸時間:艾條懸灸或艾灸盒灸,軀幹每穴30—45分鐘慢慢適應延長,肢體每穴25—35分鐘慢慢延長,一日一次,一個禮拜休息1-3天。

五、記住這3點!健康0風險!

【1】飲食潤一點 助養肺

“出伏”之後,夏季開始真正意義上向秋季過度,氣侯逐漸乾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

中醫認為“肺氣太盛可乘克肝木,故多酸以強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可多吃些銀耳、蜂蜜、芹菜、菠菜、豆類等。

【2】睡覺早一點

防秋乏出伏以後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懶洋洋的,這就是老百姓常説的“秋乏”。出伏之後是天氣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漸弱,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經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象,特別是老年朋友。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要減緩“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另外,還要加強鍛鍊,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3】通風勤一點

少發黴出伏以後,氣温逐漸降下來,而且出伏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空氣中的黴菌遇到適宜條件,便會在媒介物上生菌。

三伏天的時候空調大開,通風次數少,病菌容易聚集室內。出伏以後要注意勤通風。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Tips:三伏灸是一個系統養生法,伏後灸是至關重要的最後一步。朋友們一定要做好伏後固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69 字。

轉載請註明: 出伏至秋分,養生有訣竅!灸5穴,做3事,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