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雖然外表普普通通,卻是很多家庭最喜歡的堅果之一,燉湯、涼拌菜中可以放幾粒提香,平時也可以當零食解饞。
它有着平凡的外表,卻有着不凡的功效,一度被人們稱為“長壽果”。
中醫認為,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可以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燥咳少痰、咯血、皮膚紫斑、產婦乳少及大便燥結等病症。
從現代學的角度看,花生的蛋白質含量高達30%左右,營養價值可與雞蛋、牛奶等食物媲美。雖然富含油脂,但其中80%是不飽和脂肪酸,反而有助於改善血脂的構成。而且,花生含有的維生素E和鋅,能增強記憶、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又能滋潤皮膚。
民間素來有“吃花生養胃”的説法,而這也不無道理。
首先,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其中,適量蛋白質具有中和胃酸的效果,而適量的脂肪又可以刺激小腸粘膜分泌腸抑胃素,來抑制胃酸分泌。其次,花生是富含有磷脂的食物,能起到乳化和潤滑效果,對胃黏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因此,對於有輕微噯氣、反酸症狀的人來説,可嘗試在空腹的時候,取10粒左右的生花生,慢慢地咀嚼至花生成漿後再吞嚥,可以養胃護胃。
注:消化不良伴膽囊炎的患者不宜食用花生。
花生最好的吃法是熟吃。首先,花生做熟後,除了水分少了,在營養成分含量的變化上其實並不是很大。其次,花生做熟後不但會更容易消化,還可以避免寄生蟲感染。
花生的做法很多,常見的就是煮花生和炒花生。小編更推薦大家吃水煮花生。水煮花生在保留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化合物的同時,也更易於消化吸收。而且,經過漂洗、水煮,花生所污染的黴菌毒素也基本上溶到水裏去了,吃起來更安全。
很多人認為花生髮芽了就不能吃了,其實不然。中醫認為,花生芽入肝、腎、肺三經,有平肝潛陽、安神健腦、鎮咳止血的功效。
現代醫學認為,花生本來就營養豐富,經生髮成芽,其營養保健價值更高,尤其是花生芽中的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居各種芽菜之首。
而且,花生芽中的白藜蘆醇含量比花生更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因而被譽為“萬壽果芽”。
先預備一兩個可漏水的苗盤,用酒精消毒,挑選顆粒飽滿、沒有瘢痕和黴變的花生,用清水浸泡半天至一天,撈出放在苗盤內,覆上一層黑色塑料薄膜以遮光、保温保濕,每天噴幾次水,使芽體全部淋濕,多餘的水從盤底流出,盤內不能積水,否則會爛芽。
室温條件下,大約一週時間即可食用,這時子葉尚未完全展開,種皮還未脱落,口感最好。
15克花生的熱量相當於一勺油(10克)的熱量,過量吃花生易導致血脂升高,加重血脂代謝異常。
每天吃一小把也就是25~35g左右就夠了。
花生很容易滋生黴菌,因而存放時間不要過長。
如果一次買的比較多,可以先把花生放在陽光下徹底曬乾,再用塑料瓶密封保存在乾燥通風處,最好儘早吃完。
這些人不宜吃花生:
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一天吃花生不要超過10顆。
膽囊炎患者:急性發作期禁食花生。
消化不良的人:消化能力差的人要少吃花生。
兒童:每日吃花生不超過10顆為宜。
過敏者:對花生及花生製品過敏的人羣不要食用花生。
血栓人羣:血液黏度較高或者有血栓的人羣要少吃花生,尤其是不要食用紅色的花生衣,謹防造成瘀血不散。
醋中的多種有機酸既能解膩又生香,還有清熱、活血的功效,對保護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較好的作用 。
食材:老醋、生花生。
做法:1斤花生、1斤米醋,密封浸泡5~7天。
食用方式:飯後嚼食8~10粒。
每天堅持服用一小把醋泡花生,可輔助防治心血管疾病,但不能代替藥物。
小米花生粥
小米具有健胃消食、止嘔開胃的功效,搭配花生食用,對於年老體弱者和產婦來説,是理想的滋補品。
食材: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紅小豆30克。
做法:上述食材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入鍋時先下花生仁及紅小豆,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30分鐘,再放入小米,煮至米軟豆爛即可。
因小米營養價值單一,不可久食常服,日常飲食還需合理搭配,避免缺乏其他營養。
花生燉豬腳融花生之生血與豬蹄之潤膚於一爐,女性可得到由內而外的滋養,吃成氣色好、皮膚嫩的大美人。
食材:豬腳、花生、枸杞、鹽。
做法:剁好的豬蹄過一遍熱水,花生帶皮洗淨,與豬蹄放入砂鍋,加枸杞、鹽適量,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慢燉3小時左右,加香菜點綴出鍋盛湯食用。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尉瀾
【來源:上海普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