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婦產科的醫生,説每年8月都是剖宮產的高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預產期在9月初的產婦,都選擇在8月底剖宮產,這樣孩子就可以早一年上學。
很多家長其實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早一年上學,可以幫孩子提前起跑,贏在起跑線上。
但結果卻與父母們的想法相反,孩子因為年齡太小,可能根本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也跟不上班級的進度,反而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
當然,也有家長擔心晚一年上學,這樣孩子就比班裏的其他孩子大一歲,以後找工作什麼的就缺乏優勢。那孩子到底要不要晚一年上學呢?
小學階段,晚一年上學的孩子可能更自信小學階段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具有優勢,這是因為小孩入學時孩子的年齡只有6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孩子正處於快速發育的階段,認知能力也在迅速提高,幾個月的時間,認知差距就能達到10%。
大幾個月的孩子,大腦發育更趨於完善,他們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更自信,小几個月的孩子則明顯弱勢,很難跟上學習進度,也很容易受到欺負,從而陷入自卑自棄的困境。
比如兩個同事家的孩子小海和小穎,都上六年級了。小海是前一年10月份生日,在班級裏年齡偏大,小穎則是年級裏最小的孩子,在次年8月31日生。
小海從上一年級開始,就屢屢受到老師的表揚,思維敏捷,聽課專注,表達能力強,各項學習能力都在班上拔尖,成績保持班級前三。
老師喜歡,同學羨慕,小海自己也積攢了很強的自信心,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正積極準備考入市裏最好的初中。
小穎從一年級開始就處在崩潰的邊緣,湊十法三天沒學會,破十法非要和湊十法弄混了,加法和減法都分不清楚。
語文課文讀得磕磕絆絆,背誦連想都不敢想。作文,每次都需要媽媽一句一句的教,兩個小時寫不出200字。
媽媽每天都要用大量的時間教她學習,成績卻始終不見提高,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願意學習。
媽媽無數次説:“早知道這樣,就應該讓她晚上一年學,那樣的話孩子輕鬆,家長也輕鬆。”
與同齡的女孩相比,男孩更適合延遲一年入學。這是因為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結構差異所決定的,支配男孩完成精細動作的運動神經以及認知技能的發育都遲於女孩。
澳大利亞家庭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養育男孩》中提出:讓男孩比女孩晚一年入學,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另外,同齡的男生不如女生學習能力強。
科學數據顯示:女孩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區域,體積要比男孩大,女孩的海馬體比男孩更大,而且她們在記憶新內容的時候,不會清空以前的知識,而是會把所有的知識內容都裝進這個箱子,直到箱子滿了,才會選擇清空一部分。
這種生理上的“小領先”,能幫女孩更快地瞭解這個世界,記住更多的事情,更容易成為班裏的好學生。
男孩則不同,他們不善於表達,年齡小一些的孩子,對問題都可能表述不清楚,還不擅長學習新知識,他們接受新東西的時候,大腦會本能地選擇“遺忘”前面的內容或事情。
造成這種差距的,不是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而是男孩女孩的生理差異。有研究顯示,男孩長到12歲以後才能逐漸拉近跟女孩的發育差距。
還有,成年男性的黃金期更長,即便晚一年工作,也不會對擇偶或者事業發展產生過大的影響。
因而對男孩來説晚入學一年是利大於弊的。
當然,這些情況也不是標準答案,畢竟每個孩子都有差異,就拿加拿大精英冰球運動員來説,儘管出生在1-3月的佔一半,但也有出生在10-12月的。這就説明,年齡的劣勢並不是絕對的。
父母只需要堅持鼓勵和認可孩子,幫孩子在5歲的時候掌握5歲的技能,不要因為一時的落後就打擊他們,也不要拿他和別人比較,畢竟他們只是輸給了出生時間,而不是輸給了智力和能力。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提高管理能力、自理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來幫助孩子。
提高管理能力是指提高孩子管理身體和心理的能力,年齡小的孩子與年齡大的孩子相比,一般個頭小,容易受欺負,可以通過運動來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避免孩子受欺負,還要告訴孩子如果被欺負了應該怎樣處理,避免給孩子造成心靈傷害。
提高自理能力是指提高孩子收拾書包、記錄作業、去廁所、喝水、吃飯等日常行為的能力。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差容易出現悲觀情緒,影響學習生活。家長應該放開手捨得讓孩子練習,提高自理能力也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
提高學習能力是指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如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等,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好,專注力很強,即使年齡小也能輕鬆跟上學習。
總之,年齡小也不一定跟不上學習,只是需要家長做更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
人生是場馬拉松,不會因為起步早晚定輸贏。就算一時輸在了起跑線上,後面還有無數次追趕和超越的機會。對父母來説最重要的是,接納和肯定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建立起積極的探索欲和自信心,養成正確的學習方式,這才是支撐孩子行走一生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