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肚一般出現於滿月後嬰兒,2~3個月為首次攢肚出現的高發期,標誌着兒童消化系統趨於完善。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當媽之前看到別的爸媽一心鑽研寶寶的“便便問題”,會感覺十分不適,萬萬沒想到自己當了媽,同樣逃不出研究“屎尿屁”的宿命。
小嬰兒身體不舒服也無法開口,想知道寶寶身體情況,寶媽要像探案一樣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想判斷寶寶“吃喝拉撒”是否正常,自然需要寶媽天天盯着孩子臭臭的那點事兒。
寶寶幾天不拉臭臭,是便秘還是攢肚?
小宋以前最反感別人把孩子排便那點事兒掛在嘴上,甚至還拉黑過在朋友圈曬孩子“便便”的女同學。然而真當了媽以後,自己也開始為孩子的便便問題犯起愁來。
新生兒總是一天要排便好多次,紙尿褲基本上是不一會兒就需要換一次,每次換紙尿褲寶寶都要經歷一番哭鬧掙扎,小宋還抱怨過,這小孩怎麼這麼能拉呢?
然而真到了寶寶突然不便便的那一天,小宋卻開始有點慌,換了好幾次紙尿褲,上面都沒有排便的痕跡,寶寶這幾天眼角也有點分泌物,該不會是上火便秘了吧?
性急的小宋剛想抱孩子去醫院,卻發現寶寶又排便了。小宋突然想到,都説孩子會攢肚子,兩個月的娃是不是有點早?誰也沒告訴自己,什麼情況屬於攢肚子,和便秘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攢肚期到來,寶寶幾天不便便反而是好事
對於寶寶的便便問題,真是“既怕它亂來,又怕它不來”。
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每天排便量可以達到7~10次,因為吃奶的原因,此時的便便通常是不成形的。隨着寶寶腸胃功能的完善,會逐漸開始“攢肚子”。
隨着母乳餵養率的提高,攢肚期嬰兒通常可以2~3天,甚至半個月才會排便一次。
由於寶寶身體突然出現這種變化,寶媽一時適應不了也是情有可原。更關鍵的是,同為幾天不排便,攢肚與便秘很容易混淆,而後者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痛苦。
判斷寶寶排便狀況,要看這兩點是否正常
1. 便便性狀
幼兒之所以會出現攢肚,是因為腸胃對奶水的消化率提高,奶水中營養被充分吸收,就不會有太多廢物排出,便秘則是有排便需求,但是便便在腸道中滯留時間過長。
攢肚情況下的便便仍為黃色軟便,且排泄順利,便量適中,而便秘就很好理解,除了排便間隔時間長,同時會伴隨排便困難、大便乾硬等特點。
2. 嬰兒表現
攢肚是嬰兒身體發育的自然變化,不會給寶寶造成身體傷害,自始至終,都不會出現因攢肚導致的哭鬧。因此便量達不到排便標準,就會將幾天的飲食累積為一次排泄。
攢肚即寶寶大便次數減少,是寶寶腸道功能成熟的一個標誌。
攢肚的本質是奶水吸收率變高,在嬰兒形成攢肚後,即使每天攝入同等奶量,從中攝取的營養物質會更多,寶寶身體發育也會進入“猛漲期”,身高與體重都會明顯增加。
便秘屬於典型的消化系統問題,寶寶通常會伴隨腹脹、腹痛等症狀,因為腸胃不適,會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
如果不適嚴重,寶寶吃奶也會受到影響,長期便秘的孩子會導致發育停滯,體重下降。
寶寶便秘怎麼辦,別急着給孩子亂吃東西
1. 物理刺激
對於嬰兒來説,有時候發生不明原因的便秘也很常見,可以用毛巾沾温水刺激嬰兒肛門,或用肥皂條等潤滑物幫助減小阻力,刺激排便。
2. 更換奶粉
對於吃奶的孩子來説,母乳餵養通常不易發生便秘,奶粉餵養的孩子可能性更大,有可能是奶粉中某些營養物質不足引起的,經常便秘的孩子可以嘗試更換奶粉品牌。
3. 調整輔食
對於已經吃輔食的孩子來説,腸道蠕動慢、攝入膳食纖維不足都有可能導致便秘,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可有效避免。
糖果媽媽叮囑:寶媽不要自行給孩子添加益生菌,一切藥物及營養添加劑都要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服用。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來源:糖果媽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