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不僅體現了孩子的素質,更表現出父母的教育水平。家長楊女士前段時間帶着孩子去某個快捷餐廳吃飯,中途一個打扮比較邋遢的老人進了餐廳。老人應該是以拾荒為生,手上還拿了一個髒髒的大袋子。老人進入餐廳之後不少食客面露嫌棄之色,似乎很不滿意老人穿着不乾淨的衣服來餐廳。老人應該也知道自己不受歡迎,於是買了一碗飯之後就直接在餐廳的角落坐着。
楊女士對於周圍人的冷漠覺得很是難過,此時坐在楊女士對面的女兒看到老人的遭遇之後也很同情,於是詢問媽媽能不能提前預支一些零用錢。楊女士不知道女兒要做什麼,但是仍然把錢拿給了女兒。隨後女兒拿着錢去前台買了一份燒雞,走到老人旁邊詢問可不可以坐在他旁邊,老人看上去很驚訝但表示了同意。隨後女兒告訴老人自己剛剛買了一份燒雞還沒有吃過,但是現在發現自己已經飽了,為了不浪費糧食,所以想把燒雞送給爺爺。老人聽到之後覺得很感動,感謝了她的好意之後,女兒也回到了楊女士身邊。周圍人的眼光都是敬佩和善意,楊女士也對女兒的聰明善良感到滿意。
其實楊女士的女兒之所以這麼有教養,也是因為父母的教育讓她變好。楊女士自身也在老人被其他食客歧視的時候感到難過,説明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熱心、善良的人。由此可見,讓孩子變得有教養的就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首先要讓孩子做到不違反底線。
不違反底線是為人的基礎,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是不能做的、為什麼不能做,從而達到避免他做錯的後果。比如想要達成目的決不能傷害別人、在公共場合不可以打擾他人等等。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法律底線和道德底線,不要因為懵懂而做錯事。同時在孩子做錯的時候也不能包庇孩子、隱藏他的錯誤,而是要讓他學會自己面對。
其次還應該讓孩子儘量做好事、傳遞正能量。不做壞事是基礎,而積善則是昇華。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變成一個願意幫助別人、擁有好人緣的人,那麼就可以鼓勵他做好事,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回報,而是做好事能讓人更加快樂。並且正能量是可以傳遞的,一個人做好事不僅可以幫助他人,更可以温暖別人,促進更多的好人好事,社會風氣也在這種小事中變得越來越好。
而家教中最關鍵的莫過於以身作則,家長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因此有家教不僅是對孩子的誇獎,更是對父母的讚揚。由此可見,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教養,讓孩子懂得什麼該做、什麼是被禁止的,為他劃定好自由成長的框架,只要不違反底線就可以尊重和相信孩子。就像楊女士明白孩子是個善良的人,所以當女兒預支零用錢的時候並沒有多問,給了孩子自由和靈活開動腦筋幫助別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