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歲的陳叔,最近總感覺很累,且腰痠、四肢無力浮腫持續大半個月。起初陳叔覺得是小毛病,多注意休息就好,也沒告訴家人。
直到後來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得不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陳叔患上慢性腎病,併到了3b期,也就是到了慢性腎衰竭階段。
這樣的例子,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根據2016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中國成人的慢性腎病的發病率在10.8%左右,約有1億多的人深受其困擾。
慢性腎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後的又一個慢性病殺手。
可怕的是,由於腎病在發病初期可能沒有任何感覺,因此它也有“沉默殺手”的稱號。有些人即便出現症狀,也像陳叔一樣覺得是小毛病,最後硬生生地拖成了慢性腎衰竭,終日接受透析治療。
根據病程發展的階段,腎衰竭分為急性腎衰竭和慢性腎衰竭。前者通過積極治療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復和緩解。但發展到慢性腎衰竭時,説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這種損傷基本不可逆轉,只能通過血液透析、換腎等手段度過終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以下幾種異常,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腎臟健康。
人體腎功能受損時,腎小球濾過率會出現下降,無法吸收的蛋白質就會進入尿液,變成泡沫尿,臨牀上稱為蛋白尿。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的異常,則會引發少尿或者無尿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正常人的尿量在1000~2000毫升左右,如果每天尿量低於1/4,就要引起警惕。此外,長期夜尿頻繁(次數>3次),也要注意腎功能問題。
腎臟是人體排水、鈉的重要器官,腎功能出現異常,會引發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失衡、血液滲透壓降低等多種問題,從而導致水、鈉瀦留引起水腫。
這類水腫情況在早上睡醒時比較明顯,尤其是眼皮處。白天運動後,由於重力作用,承受較大壓力的下肢則更容易出現水腫。
腎衰竭後,無法及時排出的氨類物質,就會進入消化系統,影響胃腸道功能,引起黏膜充血糜爛水腫,最終讓人進食困難。
一旦發現腎功能受損,我們就要在生活中做好細緻地保養工作,但也要避免走進誤區,尤其是注意這2個生活中的習慣。
有些人認為,喝水過多會引起尿頻尿急,這容易增加腎的工作量,影響腎的健康,因此減少喝水量。
但事實上,這得根據不同人羣劃分。
對於普通人來説,多喝水是養腎的關鍵。飲水量的增加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帶動腎單位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排毒和吸收的工作效率。因此保持適量的飲水量,其實是幫助減輕腎臟的負擔。此外,多喝水還有利於預防腎結石和改善尿路感染。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建議,男性每天應喝水1700ml,女性每天喝水1500ml。
而對於腎功能損傷者,喝水仍然是促進新陳代謝的重要一環,只不過需要注意喝的方式,儘量要分少量、多次喝。如果伴隨少尿、水腫情況,需要謹遵醫囑控制喝水量。
運動是強身健體的良方,但過度運動則是傷腎殺手。常年不運動的人,突然高強度地運動,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簡單來説,就是肌肉細胞被損傷後,肌紅蛋白等物滲透進血液,增加腎臟負擔,嚴重時可致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
劇烈運動後,警惕橫紋肌溶解的發病信號:
所以,平時運動要注意時間和強度,從每天30~4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開始,例如慢跑、游泳等,然後再階梯式增強難度,這種運動方式才是保護腎健康的前提。
早檢查早診斷是治療腎病的關鍵。健康人羣建議每年一檢,而腎損傷者建議每年至少兩檢。
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血檢、尿檢、腎臟B超等,根據不同指標,可以基本評估腎的健康狀態。
生活中要遵循低嘌呤、低血糖、低鹽飲食結構,這一點對於腎病患者尤其重要。
限制嘌呤攝入:少吃動物內臟、水產品包括帶魚、基圍蝦、沙丁魚和濃湯
限制鹽的攝入:食用鹽、鹹菜、榨菜
限制糖分攝入:奶茶、飲料、高糖水果(如鮮棗、榴蓮、香蕉等)
高尿酸、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會給腎臟帶來不同方面的破壞,例如加重糖代謝負擔、腎小球硬化、尿酸鹽結晶堵塞......所以日常要嚴格進行藥物和飲食管理,控制好慢性疾病,減輕腎臟負擔。
戒煙、戒酒、控制體重,這三樣雖是老生常談,但也是保護腎臟最最最基礎的方法。
腎衰竭離我們並不遙遠,長期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會中招,愛好運動的年輕人也會中招,因此避開養腎誤區,科學養腎,至關重要!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陳香美,倪兆慧,劉玉寧,謝院生,孫偉.慢性腎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5,35(09):1029-1033.
[2]袁發煥,陳雨.慢性腎衰竭合併難治性高血壓的診治[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誌,2016,5(01):14-18.
[3]張慧松,陳旭坤,毛歡歡,劉菲,梁清蘭,楊婷.慢性腎衰竭患者合併急性腎損傷感染的臨牀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2016,26(10):2305-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