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到醫院一檢查就是亞健康。什麼是亞健康?簡單來説,就是一沒胃口,二沒心情。
沒胃口是脾出了問題,沒心情是肝出了問題,而肝和脾往往又相互影響。
在中醫五行中,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克脾土,打個比方,植物可以把土壤中的水分涵養住,但同時也要從土壤中汲取營養,假如這些植物瘋狂入侵,肆無忌憚地蔓延生長,土地很快就會貧瘠,就沒有什麼肥力了,這就是木克土。
當肝承受的邪氣超過了它的疏泄能力,常常會傳給脾,你看有些人一生氣,飯都吃不下,也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一生氣就沒完沒了地吃東西。反過來脾也會影響肝。脾的主要職責是運化,它能夠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成氣血輸送到全身。脾主運化的功能一旦失常,那些沒被運化掉的食物就變成了痰濕,痰濕堆積在肝臟裏,就像一棵樹上掛滿了各種垃圾一樣,它還能自由自在的抽條、生長嗎?當然不能。而肝既然和木相對應,就具有樹木的屬性,喜歡舒展的生長,不喜歡被壓抑着。所以中醫才會把心情差叫做肝鬱。
用藥物來輔助治療,中醫有很多不錯的湯方,然而好多人不喜歡熬藥,今天推薦的這個小方子特別簡單,不需要煎煮,沸水沖泡後代茶飲就可以,它就是佛手香櫞茶。
佛手香櫞茶:佛手5克,香櫞5克
方子雖然小,但是有四兩撥千金的作用,而且面面俱到,一來它能讓你胃口好;二來它能讓你心情好。人的健康有四大標準:要吃得下,要睡得着,要心情好,要排泄好。佛手和香櫞兩味藥就撐起了半邊天,因為它們兩個可以入肝脾兩經,既能疏肝膽,又能調脾胃,結合在一起,又能相互促進,讓效果最大化。
佛手,它酷似手掌,但又奇形怪狀,所有的植物裏很少能看到像佛手這樣千姿百態的,套用一句古詩,叫“此手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所以古人便管它叫“佛手”。
佛手更擅長疏肝解鬱,《本草便讀》裏説它“理氣快膈,惟肝脾氣滯者宜之。”《本經逢原》裏説它“專破滯氣。”所以,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火冒三丈的要喝它;心情壓抑,喜歡傷春悲秋的也要喝它。
香櫞和佛手是兩兄弟,作用基本上差不多,不過,相比之下,香櫞健脾和胃的作用要更突出一些。比如,吃多了以後,消化不了,飲食停滯在胃裏,看到好吃的飯菜沒有胃口,老一輩人叫食積了,你就用香櫞泡茶來喝,一喝下去,食積化掉了,胃口也打開了。消食化積的藥,中醫有很多,但香櫞妙就妙在,它化食滯的同時還能捎帶理理氣。
佛手和香櫞還有一點兒化痰的作用。什麼樣的人容易生痰?第一,脾虛的人;第二,氣滯的人;第三,愛喝酒的人;還有第四種,年老的人,人到了一定年紀以後,臟腑功能衰退,也容易多痰。所以佛手香櫞茶它不光對年輕人有好處,對中老年人來説也是大有裨益。
佛手和香櫞有一股特別的芳香之氣,這種香不同於花香,不那麼張揚,這種香低調而內斂,但又沁人心脾。它們兩個就是靠着這股芳香之氣來把被水濕困住的脾胃叫醒,脾胃功能恢復了就能把身體裏囤積的濕啊痰啊清理乾淨。
有一位老中醫,凡是碰到慢性肝病、慢性脾胃病的患者前來問診,開方必用佛手和香櫞。為什麼?因為老先生能洞察世事啊,他不光能透過疾病的果看到疾病的因,他還能順着這根藤,把疾病的根兒給揪出來。老先生説,現代人的生活有兩大特點,一是生活節奏快,二是生活壓力大。
首先,生活節奏快就容易得脾胃病,養生也好,治病也好,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就是投其所好,你看脾的性子温温的,可以説沒什麼稜角,所以你想要脾胃好,就得不急不躁,不爭不搶,現在的好多人吃飯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狼吞虎嚥,還有的人一邊吃着飯一邊盯着手機看,這些行為都是傷脾的,脾胃受傷了,中醫所謂的痰濕啊、積滯啊也就不請自來了。其次,生活壓力大就容易得肝膽病,壓力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一旦產生,它就像一個無形的玻璃罩,把肝木罩的嚴嚴實實,你看壓力大的人是不是老容易唉聲嘆氣,這就是肝氣升發不起來。
肝膽和脾胃又是一對難兄難弟,一個出問題,另一個很難獨善其身。把佛手和香櫞兩味藥加到方子裏去,既能調肝,又能調脾,對疾病的治療能夠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兩味藥平時可以拿來代茶飲,因為藥性都很平和,有謙謙君子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