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下滑?中醫藥未病先防 增強“正氣”辦法多

本文轉自:人民網

“免疫力是機體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及抵抗多種疾病的能力。免疫力下降時,人體更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等的侵害。”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在做客人民健康“中醫有良‘方’”系列科普欄目時,圍繞人體免疫力調節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交流。

在當前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環境下,很多人會出現乏力、緊張焦慮、失眠多夢,以及隔三差五就感冒、發燒、咽喉不適……這正是免疫力“走下坡路”的表現。“免疫力是身體的一道防線,是抵抗疾病的‘衞士’。”齊文升介紹説,正常情況下,免疫力能保證人體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當這種防禦功能降低後,各種病原微生物就很容易侵入體內,進而引發諸如帶狀皰疹、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甚至高血壓、糖尿病、痛風、胃腸炎等慢性疾病。

在提升免疫力、防治疾病方面,中醫藥具有特色優勢。“中醫強調人體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就是指免疫力‘好’的狀態。治療免疫力下降的患者,中醫重點着手於陰陽平衡的調整。”齊文升解釋説,在中醫理論中,將維持人體機能活動及抵抗、清除各種有害因素的作用都歸於“正氣”,正氣“足”則免疫力“好”。中醫認為免疫力是調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上火了就需要瀉火,有虛才能補,只有陰陽平衡了才是正氣存內的狀態,陰陽平衡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陰陽平衡,正氣存內?對此,齊文升給出了“中醫方案”:要適當地進行有氧運動,均衡飲食,保障充足的睡眠,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保持心態平衡。當然,如果經過上述生活起居的調理,還有不適的感覺,建議適當做一些藥物調理。

齊文升認為,氣血不足也會影響人體免疫力,氣血是人體正氣的物質基礎。比如,氣血兩虧、氣血瘀滯、氣血不調,進而導致乏力、心慌、精神疲憊、睡眠問題等,一般情況下,臨牀會結合患者的舌象和脈象進行綜合判斷,如果患者出現了失眠、心悸、脱髮或者精神狀態差等症狀,同時,舌象是淡的,脈象是弱的,便可確診為氣血虧虛。“如果是氣血兩虧,臨牀建議患者服用一些補氣養血的藥物,比如常見的複方阿膠漿等中成藥,調和氣血,提升精氣神,幫助人體免疫力恢復至正常狀態。”齊文升説。

結合多年的免疫力調節臨牀經驗,齊文升直言,隨着年齡的增長,免疫功能減退,很多老人有基礎疾病,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羣和高危易發人羣。“老年人整體機能會伴隨時間下降,從而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細菌”。為幫助老年羣體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風險,齊文升建議:老年羣體可以在每天早、晚天氣比較涼爽的時間段,適當進行户外運動,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方式。另外,要避免去人員過多或者環境密閉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趙曉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1 字。

轉載請註明: 免疫力下滑?中醫藥未病先防 增強“正氣”辦法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