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飯的時候
難免會遇到食物燒糊、烤焦的情況
若只是輕微的焦糊
很多人還是會選擇繼續吃
但如果整個都變焦黑了
往往會直接扔掉
當然
也有少數人喜歡這種焦脆感
比如説街邊的烤紅薯
有的人就喜歡吃烤焦的部分
買烤餅時也喜歡烤焦一點
又酥又脆又香……
但是網上又盛傳
“焦了的食物不能吃!會致癌!”
真相到底如何呢?
燒焦的食物中含有多少致癌物?
對於食物而言,成也“温度”,敗也“温度”。
合適的温度,不僅可以殺滅食物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蟲等,還能讓纖維被軟化,氨基酸類呈味物質溶出,口感更好,很多營養素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了。
但當食物被加熱到太高的温度,其中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健康成分被破壞,還可能生成一些有害物,其中就包括致癌物。
而且不同温度下,產生的致癌物還不同:
加熱到120℃
丙烯酰胺(2A類致癌物)在向你走來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如土豆、麪包、饅頭等),經過120℃以上高温烹製後,很容易出現“美拉德反應”。
這種反應在烹飪界,一直倍受歡迎,因為其可以讓食物呈現褐色,同時還能生成呋喃、吡嗪、噻吩、噻唑等香味物質,讓人更有食慾。但在此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副產品,最主要的就是丙烯酰胺。
不過,丙烯酰胺雖然具有一定的神經毒性作用,且一般食源性的丙烯酰胺的量不足為懼,只要不是吃的頻率太高,一次不要吃太多,注意和新鮮蔬菜水果一同吃,就是安全的。
油炸、烘烤後的高澱粉食物含有的丙烯酰胺相對更高。如果對食源丙烯酰胺真的非常介懷的話,建議少吃薯片、薯條、烤麪包、炸土豆等。
加熱到200℃
雜環胺(1類致癌物)在向你招手
高温及長時間烹調畜禽肉、魚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品可能會產生雜環胺。一般來説,加熱温度越高、時間越長、水分含量越少的食物,產生的雜環胺越多。
研究發現,雜環胺具有致癌性和致突變性,與肝癌、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有關。
加熱到300℃時
苯並芘(1類致癌物)出現
油温過高,尤其是超過300℃時,會讓脂類物質發生熱裂解反應,產生多環芳烴類化合物,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苯並芘”,屬於強致癌物。而且食物在被烤糊的時候所產生的苯並芘總量,大大超過沒有烤焦的時候。
經驗證,長期接觸苯並芘,可能與肺癌、消化道癌、膀胱癌、乳腺癌等相關。
吃了燒焦的食物一定會得癌嗎?
不一定。正所謂“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日本癌研究會曾做過一項實驗,將焦黑食物直接投給倉鼠食用,的確能誘發倉鼠的肝癌,但如果是將食物烤焦後拌到飼料中再喂,哪怕終其一生(倉鼠壽命為2年左右)地投餵,試驗中沒有發現倉鼠因此得癌。
所以,在日常飲食遵循食物多樣化準則的前提下,平時吃一點點燒焦的食物並不會誘發癌症。
雖然不一定就會致癌,但食物燒焦部分的營養成分幾乎全部被破壞,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別吃了。
日常烹調,如何減少有害物質生成?
除了燒焦的食物,其實做菜過程中的錯誤操作也會悄悄傷害身體,甚至提升患癌風險!因此下面這些注意事項要牢記:
1
水瀝乾再下鍋
炒菜時食材如果不瀝乾水分,和油接觸的一瞬間劇烈迸濺,很快發生汽化,會變成很多細小的微粒,以至於PM2.5的值可能比油炸還高。而長期吸入這些細小的顆粒物,很可能對肺造成損傷,提高肺炎甚至肺癌的發病風險。
2
熱鍋冷油
很多人喜歡等油冒煙了再放食物,但油鍋冒煙時,油温很可能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把菜下鍋,不僅會破壞食物的營養,還可能讓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發生異變,產生一些致癌物。
所以炒菜時建議熱鍋冷油。
3
不同烹飪方式的小技巧
最好選擇蒸、煮、拌的方式烹飪,而在炒、炸、烤的時候要學會掌握小竅門,減少危害:
炒菜時,熱鍋冷油、大火快炒;炒之前還可以先將食物焯水到半熟,減少高温烹飪的時間。
煎炸食物,可以先將食物煮熟,縮短炸的時間;還能用掛糊的方式隔絕一些温度;每次都應該用新鮮的油。
烤的時候,別用明火炭烤,改用電烤;用錫箔紙將食物包起來,讓食物免受“煙熏火燎”;燒烤的食物可以用葱薑蒜、檸檬汁等醃製,能減少烤肉時雜環胺的產生;把肉切成小塊兒,或者提前把肉煮到半熟,稍微烤一下就能熟,縮短高温加熱的時間。
4
及時刷鍋
不刷鍋就直接炒下一道菜,這樣做也是錯誤的!
因為看似乾淨的鍋表面會附着油脂和食物殘渣,當再次高温加熱時,可能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而且不刷鍋再接着炒菜的時候,你會發現食物殘渣很容易燒焦,這又增加了致癌物的生成。
所以炒完一道菜,一定要把鍋刷乾淨再炒下一道。
5
全程開着油煙機
油煙中可含有苯並芘、丙烯醛、雜環胺類化合物等200多種有害物質,對健康危害很大。
據調查,長期在廚房接觸高温油煙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2~3倍;而對於本身就有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肺炎等的人而言,這類有害物質還能加重病情。
建議
炒菜一定要開足油煙機。炒菜結束後,部分油煙殘留在廚房和管道內,所以炒菜結束也儘量保持油煙機工作3~5分鐘,確保有害氣體被充分排出。
(養生大國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