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着寶寶長大,這種動作已不再“可愛”,爸爸媽媽們就開始要求孩子不要吃手。但打過罵過似乎都不管用,孩子們對這項技能依然執迷而沉醉。
擔心吃手不衞生,病從口入;擔心總是啃手指會導致手指變醜;這孩子是不是發育有啥問題還是缺什麼微量元素?
不再受歡迎的“吃手”習慣,到底要不要制止呢?
為什麼嬰幼兒對“吃手”總是如此執着?
嬰幼兒愛吃手,這其實是普遍現象。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着媽媽的心,猜測和假設也很多。其實,孩子愛吃手,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原始的條件反射
手是寶寶最容易吮吸到的部位,嬰兒階段,寶寶餓了想要吃東西,首先能抓握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手。久而久之,吃手就成為孩子飢餓時想吃東西的第一條件反射。
2、對外界的感知
嬰幼兒發現感知這個世界,除了視覺和聽覺,1歲以內的寶寶什麼都想要“嘗一嘗”。這是嬰幼兒發育過程中的必然階段,這屬於正常現象。
3、出牙期不適
寶寶開始長牙了,當牙齒從牙牀萌出時,牙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腫脹痛等不適。這時候,寶寶自然就想通過吮吸手指來緩解這種不適。
4、自我安撫
寶寶還不會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當要求無法得到快速滿足時,他們也會煩躁、焦慮、不開心,而吃手可以讓他們自我安撫,獲得滿足感,緩解暫時的不適。
一般來説,嬰兒3-4個月的時候開始有吮吸手指的習慣,8個月到1歲左右會特別頻繁,2歲左右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寶寶吃手能促進大腦的智力發育,鍛鍊寶寶手眼的協調能力,緩解寶寶因各種因素導致的不安情緒。
那寶寶吃手是不是就放任自流呢?
不行!
如果2歲以後還頻繁吃手,寶媽們就要適時干預制止了!
孩子越來越大,到處摸爬,頻繁吃手,細菌病毒很容易趁虛而入;
而且,2歲以上的孩子吃手,可能造成口頜發育不良,出現上頜突出,下頜後縮,出牙不齊、手指脱皮、皴裂等。
怎麼才能幫寶寶戒掉吃手的習慣?
媽媽們都知道孩子大了還吃手肯定是不好,但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好説歹説,塗苦瓜汁,戴手套……但基本沒效果,孩子還是我行我素。
想要孩子戒除“吃手”的習慣,寶媽們不妨這樣試試看:
首先:任何習慣的改變都需要過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可以和寶寶約定如果一個小時不吃手會給予什麼獎勵。寶寶做到了要及時鼓勵他做得更好。
其次:與其一味地訓斥孩子引起反感,寶媽們在寶寶吃手時可以遞個玩具、水果之類的,不動聲色地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讓寶寶跟你一起玩耍,幫忙做什麼事等。
最後:平時要多儘量多花點時間陪孩子,不要總讓孩子自己玩你卻抱着個手機不撒手,讓孩子更有安全感,若出現不良情緒應及時調整、安撫。
---------
你家寶寶也有“吃手”的習慣嗎?你是如何應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