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讀者來信,説自己的孩子生了一場大病,導致脾氣變大,原本乖乖的一個女孩,現在竟然有時候罵人,讓他覺得很不可思議。
在我們周圍也流傳着一個説法,就是“病一場,脾氣長”,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裏面的道理並不複雜,因為平時在家父母會給孩子立很多規矩,管得比較嚴格,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也無法得到滿足,自然表現出來比較乖。
但在孩子生病的時候,他一下子成為特殊關照對象,有什麼需求父母一般也會滿足他。同時生病的時候有可能要打針吃藥,這對孩子來説是比較辛苦,甚至痛苦。
家長為了哄孩子,也會被迫做出一些讓步,滿足孩子各種要求。所以,幾種原因同時導致了孩子可能脾氣變壞,跟以前判若兩人。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來預防孩子變得這樣子呢?
1、孩子生病時別過度“關注”。
有的家長一看寶寶生病就變得低聲下氣,有求必應,生怕寶寶有什麼不滿。這樣做也許有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但是很容易將自己之前辛苦定下的規則打破,不利於以後管教孩子。
所以總的來説,弊大於利。因此寶寶生病的時候,父母應該多關心,但不能任其打破一些原則性的規則,不要過度關注了。
2、詢問感受多運用小技巧。
濤濤今年上幼兒園,上個星期他發燒,在家休息幾天。其間父母都很關心他,問他感受怎麼樣,但濤濤又難受,又説不出所以然來,因此變得脾氣很壞,甚至摔了自己心愛的玩具。 要知道,要知道孩子年齡小,表達不一定準確,所以容易發脾氣。
因此,當寶寶生病的時候,父母在關心他們的時候要用小技巧,多運用手勢筆畫用表情模仿等,來鼓勵孩子説出感受。
3、病好後父母注意態度過度。
許多生病的寶寶都有這種感覺: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對自己千依百順,但只要病一好,父母立刻換了張面孔,變成嚴厲起來。
這會讓孩子覺得很困惑,懷疑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甚至有的寶寶會希望自己生病,由此引起父母的關注,因而脾氣暴躁。
所以寶寶病好之後,父母不要一下子恢復嚴厲的形象,要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過渡,才恢復到以前正常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