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十萬個為什麼——知“瘟”防“疫”》連載2
三種方法提高免疫力
組編:中華預防醫學會
主編:蔡皓東
編委(以姓氏筆劃為序):
田鳳華 馮曼玲 劉 霞 邸澤青 陳志海 鈕文異 徐小元 崔增偉 蔡紀明
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公司 北京出版社
所謂免疫,顧名思義就是免除瘟疫。那麼,面對傳染病人們有沒有辦法“免疫”呢?有,當然會有!世世代代,人們在與傳染病的鬥爭中發現,傳染病的流行必須經過3個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羣。如果切斷了這3個基本環節,傳染病就無法流行,人們也就能“免疫”了。
傳染源是指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管理這些傳染源,可減少傳染病的傳播。例如對白喉病人進行隔離、治療,捕殺、深埋或焚燒所有患有禽流感的雞。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切斷傳播途徑,傳染病就不能流行。例如戴口罩、不隨地吐痰,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洗手、消滅蒼蠅,可預防消化道傳染病;不和別人共用注射器,可預防經血液傳播的疾病。
易感人羣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羣。保護易感人羣,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就能使人在遭遇病原體時不得病。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3種方法:一是鍛鍊身體,平衡營養,增強體質;二是接種疫苗;三是“借用”藥物或將別人的免疫力(如免疫球蛋白)補充到自己體內。
3種方法中,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免疫方法,可使體內免疫系統主動產生針對某種疾病的免疫力。整個人羣都注射了疫苗,易感人羣就都變成“免疫”人羣了,傳染病也就不會流行,甚至能被消滅。天花就是使用疫苗消滅的典型例子。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免疫”方法,所以免除瘟疫,要先知“瘟”才能防“疫”。
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種種原因
人體有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有抵禦疾病的能力。可是,在步步緊逼的“傳染病危機邊緣”,我們的免疫系統為何不“給力”呢?
不是我們的免疫系統不願“給力”,而是人體免疫系統不“識”新的傳染病。就拿流感來説,以往流行的季節性甲型流感病毒因為常年在人間流行,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免疫系統的“老熟人”了。一旦它感染人體,人體的免疫系統很快就會對它發動反攻,將它清除。
所以不會在人間暴發流行。而2009年流行的新型H1N1甲型流感病毒是第一次來到人間的,人體的免疫系統都不認識它,對它沒有絲毫防備,所以才會造成全球的流感大流行。
另外,近年來社會環境和人類本身的一些變化,產生了許多削弱人體免疫力的因素。例如,物質生活的豐富、體力勞動的減少和忽視體育鍛煉使肥胖者增多。
肥胖不僅可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而且養“懶”了人的免疫系統,使人體免疫力降低;
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面臨的心理壓力日漸加大,同時也“壓”垮了人體免疫力,失眠和抑鬱患者的免疫功能明顯下降;
醫學的發展,器官移植手術增多,免疫抑制藥物應用增多,人體免疫力被這些藥物給“殺”殘了;
毒品不僅使吸毒者成癮,也毒害了吸毒者的免疫系統;
人類壽命的延長,社會人口老齡化,時間會逐漸“偷”走人的免疫力,老年人易患的惡性腫瘤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會耗竭人的免疫力,因此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
艾滋病的流行,感染者體內的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系統,“吃”掉了人的免疫細胞,造成免疫功能缺陷。
這麼多削弱人體免疫力的因素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怎能只怪免疫系統不“給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