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君整理編輯
末伏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車,一定要注意身體養護。
今天是2020年8月15日,末伏,是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
俗話説:秋後一伏熱死人。
雖然已經立秋,但是秋老虎依然肆虐。
這時候氣温高,濕度大,濕熱交蒸,濕熱邪氣一旦入侵體內,很容易造成飲食不化、噁心嘔吐、腹痛便溏、體弱倦怠等症。
因此末伏清補,以健脾益氣為主。
末伏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車,一定要注意身體養護,為三伏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末伏之後,面對炎熱潮濕、温差變大的天氣,我們怎樣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呢?
吃好三樣
1、羊肉——逼走體內寒氣
俗話説: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
伏天吃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
冬天喝羊湯是因為太冷,需要補。夏天天氣太熱,胃口不佳,身體其實處於一個透支狀態。
加上夏天吃冷飲、吹空調,體內寒氣集聚。
喝羊湯之後,通過發汗,可以排除掉體內的濕氣寒氣,提高免疫力。
2、苦瓜——降脂解毒
苦瓜是人們夏季常吃的一道菜,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粗纖維,常吃苦瓜可以祛火解毒,健脾開胃,益氣解乏。
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稱為脂肪殺手,其中含有的皂甙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但是孕婦要注意,不宜多吃。
平時可以用苦瓜炒蛋,涼拌苦瓜都可以。
3、冬瓜——增強食慾
冬瓜富含八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八種微量元素。
冬瓜不含脂肪,營養結構合理,可以有效解決夏天的食慾不振。
冬瓜含鈉量較低,含鉀較高,對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素炒冬瓜、蝦仁冬瓜,都是很好的選擇。
喝好三樣
1、荷葉綠豆粥:清熱解暑
三伏天天氣炎熱,老人和孩子的消化系統不佳,食慾不振。可以試一試荷葉綠豆粥。既可以清熱解暑,還能和中養胃。
做法:將綠豆泡發,煮成豆花做成綠豆湯。然後把大米煮成粥,快熟時倒入綠豆湯和冰糖,攪拌均勻,待粥熟後,將荷葉放在粥上,放涼即可食用。
2、薏米紅豆粥——健脾祛濕
伏天濕熱嚴重,出汗很多,需要祛濕健脾。
薏米又叫苡仁、六穀子,性涼、味甘淡、具有健脾、除濕、清熱化膿等作用。性温,適合大部分人羣。
薏米炒熟之後,和紅豆、芡實一起入鍋煮到開花,再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3、山楂冰粥——消脂開胃
山楂開胃養脾,適合胃口不佳的老人孩子。
山楂冰粥做法:山楂洗淨備用。大米浸泡兩小時。鍋裏放入冷水,煮山楂十五分鐘,撈出。加入大米、冰糖,煮熟。放涼之後,放入冰箱。喜歡冰粥的年輕人,可以適量加入碎冰。
做好三樣
1、保心臟
如今立秋節氣雖過,防秋燥。中醫認為,情緒變化直接影響血氣運行,心情不暢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末伏保護心臟要做到這三點:
規律生活,養護血管。
保證睡眠,最好還能午睡一會兒。
少吃生冷,保護胃腸的同時也在保護血管。
2、護脾胃
末伏清補,以健脾利濕為主。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等。
要特別注意的是,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為止,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
3、補營養
雞蛋、豆製品、雞鴨魚肉等是不錯的優質蛋白來源,可以適當吃一些。
“清淡”飲食意味着吃東西更要講究衞生,不吃過多的油膩、高脂、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點水果多飲水。
主食以稀為宜,可以喝一些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這樣的清淡飲食才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增進食慾。
如果胃口不好,做菜時可以加點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病菌,還可以吃點獼猴桃等酸味水果,有助開胃。
▽
2020年08月15至8月24日是三伏中最後的末伏,補好最後這10天,勝吃人蔘一整年!
吃三樣、喝三湯,末伏最後10天的食療保健小妙招,千萬不要錯過哦!
點個“在看”,讓身邊的朋友也一塊看看吧!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囯學文化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