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家庭中,父母長輩總是充當着領導者的角色,孩子在未成年這段時間是處於被領導的地位,甚至處於弱勢地位,沒有太多話語權。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往往總會一意孤行,剝奪孩子的自由,完全想要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成長路線行走,殊不知這對孩子叛逆的心理埋下禍根,以致於可能發生悲劇性結局。
在孩子的教育中,溝通、傾聽、尊重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是維繫家庭和睦的鎮定劑。
1,溝通,是家長與孩子能敞開心扉的第一步。
有的家長喜歡用命令式的口吻對孩子説話,態度強硬,單方面要求孩子去完成任務,不論孩子是否真的願意,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有的家長對孩子疏於管教,放縱孩子,只一味地滿足自己所認為的孩子的需求,比如給錢,卻從不跟孩子交流,像熟悉的陌生人。有的家長脾氣火爆,與孩子溝通不到三句就發脾氣,與孩子溝通不下去。這些現象都是沒有做到有效的溝通,長此以往,孩子與父母間的隔閡加深,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2,傾聽,是家長與孩子能敞開心扉的第二步。
有了溝通,並不是就可以了,不懂得傾聽,就無法瞭解到孩子真正的內心,溝通便等於無效。學會傾聽對於父母是一件需要長期“修煉”的功夫,父母面臨着諸多壓力,為了給孩子好的生活而不斷拼搏,到家自然想卸下防備,有個人獨處休息的空間和時間,所以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好好傾聽孩子的心聲,還可能造成誤會。
3,尊重,是家長與孩子能敞開心扉的第三步。
孩子也是人,人生而平等,家長與孩子只是一種角色,而不是等級,更不是附庸。有的家長認為這是我自己的孩子,我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可以打、罵,可以在孩子身上發泄情緒,完全沒有維護孩子生而為人的尊嚴。有的家長可以拿自己的孩子開玩笑,毫無底線。有的家長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高,對孩子隨意指使。這對孩子將造成心理損傷,不利於孩子人格的成長。
缺乏這重要的三要素,往往會釀成家庭悲劇。
正如2016年9月16日,一個女兒控制母親8天之久,最終造成母親死亡。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女兒控制母親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錢,可單單要錢一事絕不是事情發生的唯一原因。究其根源,正是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缺少溝通、傾聽和尊重。
在孩子處於叛逆期時,家長覺得孩子難管教,自己已經無法再與孩子有效溝通,便毅然決然送孩子到一個全封閉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孩子受盡苦頭,已經在心中有了恐懼和怨恨。女兒找了機會逃出學校,離家出走。在滿大街貼尋人啓事,答應不會再送女兒去那所學校,最終找到女兒。
沒有有效的溝通和傾聽,女兒不願意面對父母,並且認識了一個阿姨,與其來往密切。父母發現事態越來越嚴重,怕孩子被帶壞,便想斷絕兩人之間的聯繫,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更深。
女兒要錢上自己喜歡的學校時,父親沒有尊重孩子的意願,沒有了解她的想法,沒有與她溝通,造成女兒誤會父親不想讓她上學,引發更嚴重的怨恨。女兒心裏變得不對勁,在囚禁母親前還有過毆打母親的一次經歷,可是父母沒有當回事,沒有正視,錯過了與孩子溝通、化解誤會的機會,以至於一錯再錯,最終釀成苦果。
如何做才能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
首先,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
家長要以平等的口吻,無論孩子多大,儘量以同齡人的身份交流,不要給孩子壓迫,要讓孩子覺得你可以交流。平時要多與孩子溝通,可以固定時間,如開家庭小聚會,或是就在飯後閒聊。
家長可以分享自己在做的事情,或是經歷,鼓勵孩子也與自己分享他的日常生活。學會觀察孩子的小情緒小動作,及時地問他有什麼問題,讓孩子感受到關心。有困難時與孩子一起想方法,鼓勵他,引導他,在溝通中挖掘孩子的潛力。
其次,家長要學會傾聽。
通過鼓勵他繼續講,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話感興趣,讓他願意去分享。要讀懂孩子的信息,通過眼神或是問答的方式回應他,詢問他,也不要打斷孩子,插入大人的想法。在遇到困難先傾聽孩子的想法,有可能孩子只是想單純的告訴你自己有了解決的方法。
不要覺得傾聽浪費時間,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嫌棄孩子煩,拒絕去聽,或是心不在焉,孩子以後就不願意去與家長分享。
最後,最重要的便是尊重,孩子無論多小,家長都要尊重,維護他們的尊嚴。
最嚴重的便是打的問題,打對孩子是雙重傷害,心理和身體的傷害,需要長時間去癒合。如果長期對孩子毆打,會造成孩子怯懦、內向甚至自閉,嚴重摧毀了孩子的一生。
家長要儘量以平和的語氣和孩子説話,而不是用污穢的詞辱罵孩子,留下心理陰影,還可能帶壞孩子,孩子也變得愛辱罵別人。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當孩子長大時,自我意識也在增強,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充分尊重,覺得不可行的可以與孩子溝通,告訴做決定的風險,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決定,不給任何迴旋的餘地。
家長要考慮孩子的感受,不一味地把自己認為對的好的東西強硬地加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
家庭和睦,親子融洽,是每個家庭致力於追求的。這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一個民主的家庭,孩子往往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在教育中,父母最少要堅持溝通、傾聽、尊重三點原則,這是基礎,是父母與孩子心連心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