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媒:課上敢提問的孩子是這樣養成的
《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2月14日發表題為《為什麼孩子不敢求助》的文章,作者系凱拉·古德和亞歷克斯·肖。文章稱,心理學家、家長和教師需要牢記一點:孩子們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在乎自己的聲譽,也更努力去管理它們。全文摘編如下:
成年人往往羞於向別人求助。因為這會讓人感覺自己很脆弱。畢竟,只要一開口問路,就暴露了你可能迷路了。尋求別人的幫助會讓一個人覺得是把自己的無能公之於眾。
小朋友也有“大自尊”
新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也不會在學校尋求幫助——而且同樣是出於上述原因。
心理學家一直認為,孩子到9歲左右才會開始在意自己的聲譽和同齡人對自己的看法。但過去幾年的一系列發現駁斥了這一假設。這項研究表明,哪怕是5歲的孩子也非常在意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事實上,孩子們有時甚至會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聰明而在簡單的遊戲中作弊。
我們的研究表明,早在7歲時,孩子們就開始把尋求幫助與在別人面前顯得無能聯繫起來。他們對聲譽的擔憂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每個孩子都會有在課堂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他們因為同學正看着自己而不敢求助,學習就會受到影響。
為更多瞭解孩子們對聲譽的看法,我們運用了一種來自發展心理學的經典技巧。在多項研究中,我們讓576名年齡在4至9歲的兒童預測一個故事中兩個孩子的行為。其中一個孩子希望自己真的聰明,而另一個孩子只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聰明。在一項研究中,我們告訴孩子們,他倆考試都沒考好。然後我們問,誰更有可能在課上舉手向老師求助。
4歲孩子認為,這兩個孩子會尋求幫助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但七八歲的孩子們認為,希望自己看起來聰明的孩子尋求幫助的可能性更低。孩子們有這種預期,其實是在考慮孩子在同齡人面前會如何表現。孩子們還認為,如果是私下求助老師,那麼這兩個角色尋求幫助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我們還向孩子們提問了關於其他情境的問題。我們發現,關於哪些行為可能讓一個人顯得不那麼聰明,孩子們有着敏鋭的認識。
教育者巧用“小心機”
鑑於我們的發現,當孩子們自己是陷於困境的人時,如果他們擔心聲譽,可能也不會求助別人。
如果是這樣,這種不願在他人在場時尋求幫助的態度可能會嚴重阻礙學業進步。要想在任何領域取得進步,我們都必須勤奮努力,承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即使這些任務可能導致困難或失敗),並提出問題。當一個人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時,所有這些努力都可能十分困難。
怎樣幫助孩子克服這些障礙?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通過強調這樣做的好處來鼓勵他們求助。但這可能對兒童沒效果,因為他們主要關心的是自己可能顯得無能。研究表明,我們可能低估了其他人在尋求幫助時的不自在。
因為愛惜聲譽而形成的障礙,可能也要從保護聲譽的角度才能化解。首先,大人應該減輕求助可能付出的社交代價。例如,老師可以允許孩子們做小組活動時進行一對一交談,從而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私下求助。
這種做法還可以配合其他一些措施,讓學生把當眾發問看做是正常的、正面的行為。例如,老師可以創造各種活動,讓每個學生成為不同主題的“專家”,然後孩子們必須相互求助才能掌握所有信息。如果求助被視作一種常見的課堂活動,孩子們就不太會認為這是能力高低的反映。
尋求幫助還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有益的社會行為。家長們可以説,孩子的提問引發了一場很有價值的對話,讓全家人有機會一起討論和學到東西。此外,大人可以因為孩子求助而稱讚他們。這種誇讚會讓孩子知道大人很重視求助的意願,而不僅僅是輕鬆得來的成功。
心理學家、家長和教師需要牢記一點:孩子們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在乎自己的聲譽,也更努力去管理它們。
本文選自參考消息網,2022年3月6日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