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經常聽寶媽們説,家裏寶寶睡眠好淺,眼皮閉上了,還留一條縫,仔細一看眼珠子還在裏面咕嚕咕嚕轉。
也有媽媽説寶寶淺睡時,經常翻來覆去的。沒有牀圍吧,擔心寶寶掉下去;買了牀圍後,又擔心寶寶被卡住。總之只要寶寶一翻身,自己肯定會起來查看一番。第二天一早,娃神清氣爽,自己又頂個黑眼圈上班。
寶寶淺眠那些事兒我們總認為寶寶“淺眠”是一件令人傷神的事,可對於兩歲以內的娃來説,“淺眠”佔據了大部分的睡眠時間,且年齡越少越明顯。
不光是小嬰兒,所有人的睡眠都可分為“淺眠”(也稱為眼動睡眠)和深睡(也稱為非眼動睡眠)。只不過成年人的“淺睡”不像嬰兒那麼長,正常情況下都可以快速進入深度睡眠。
所以,小寶寶容易有小動作或者易被驚動的“淺睡眠”讓很多新手爸媽感到疲憊。
“淺眠”時寶寶會有哪些狀態寶寶“淺眠”時,往往睡得很不踏實,每個寶寶的表現不同,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①轉眼珠:寶寶在淺眠時,雖然閉上了眼睛,但媽媽仍可以看到寶寶的眼珠在眼皮下方滾動,這也是“眼動睡眠”的稱呼來源。
②吸吮、發聲:有些寶寶會在淺睡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做出吸吮的動作,有時甚至會發出聲音,爸媽很容易誤認為寶寶清醒了,或者餓了。媽媽們不用立即做出回應安撫寶寶,可以先觀察。
很多情況下,吸吮只是無意識的動作,不代表寶寶要吃東西。比如一些寶寶邊吃奶邊睡着了,可嘴巴還是偶爾做出吸吮動作,這時寶寶已經吃飽,因而感到滿足進入睡眠狀態。
③小動作:淺眠時寶寶的小動作很多,有些會翻來覆去,有些會做鬼臉、哭泣,甚至突然抬起頭髮出聲音,有的則會手舞足蹈,肢體動作豐富。
當寶寶進入深度睡眠時,所有的行為和動作都會消失,只會安安靜靜的睡覺。所以寶寶的淺眠和深睡很易區分。
“淺眠”對大腦發育的積極意義神經生化方面的研究表明:人體在淺眠時會增加體內的蛋白質合成和代謝,這會促進寶寶們把白天學習到的新知識儲存下來。
另一方面,合成的蛋白質還會加強神經突出的作用效果,增加了對突觸後的神經元的影響,也會參與到所學習新知識的保留過程。
可以説,“淺眠”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促進作用,寶寶們正是利用“淺眠”來鞏固新學習的知識。所以,很多家人覺得“寶寶每睡醒一次大腦就聰明一下的”的看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它對於寶寶心理和生理上的發育成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淺眠”時寶寶的那些小動作代表了什麼既然“淺眠”那麼好,為什麼寶寶在淺眠是容易有些小動作呢?
我們知道,成年人的淺眠狀態多是發生在做夢的時候,我們不能排除兩歲以內的小嬰兒也會做夢,那些小動作往往正是“淺眠”時在做夢的表現。
小寶寶將白天所學習到的內容,利用夢的形式鞏固並用肢體動作表達出來,以獲得內源性的刺激,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結語看了這些後,媽媽們還覺得寶寶的淺睡是一種負擔嗎?哪怕寶寶的小動作比較多,為了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讓寶寶在每一次睡眠之後都更聰明,媽媽們再也不要因此而煩惱了,這正是寶寶健康成長的標誌呢!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你們家寶寶淺眠時有哪些小動作?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職場媽媽育兒路,一位學習型的90後職場媽媽,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期待與您分享更多的孕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