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萱爸育兒經
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
從“父愛如山”到“父愛如山體滑坡”,“爸爸”的形象不知道自什麼時候起,從巍峨穩重變得搞笑又不靠譜。
這不,在今年的開學季,就發生了這樣一起烏龍事件。
媽媽怒了:爸爸開學第一天送錯三個校區,孩子到校都放學了
9月4日上午九點多,在浙江温州的一所小學裏,老師在點名時發現,有位男同學沒有到場。
老師於是根據花名冊事先登記整理的號碼聯繫了男同學的媽媽,媽媽卻説孩子爸爸一早就帶着孩子出門了,可能是開學這一天路上堵車,所以遲到了。
老師表示理解後,過了好一會兒還是沒見父子倆的身影,無奈之下只能再一次聯絡家長,這才知道爸爸帶着兒子把學校給跑錯了。
等到了10點多,這位大老爺們兒才帶着兒子姍姍來遲,父子倆都是滿頭的汗。
原來,這位爸爸光知道小學的名字,不知道小學的校區,風風火火帶着兒子跑錯了地方。送錯了不説,還連着跑錯了三個地方,才終於找到正確的校舍。
而這個時候,小學的報到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孩子們紀念合影拍了,迎新道具撤了,連課都上完放學了,爺倆兒才剛到。孩子媽媽氣得半死,隔着電話把爸爸罵得狗血淋頭。
爸爸帶娃有這些好處,是媽媽替代不了的
雖説爸爸帶娃看上去非常的不靠譜,各式各樣的“幺蛾子”也層出不窮,但是爸爸帶娃有這些好處,是媽媽在家庭教育中無法替代的。
1. 爸爸帶娃能夠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著名心理學家麥克·閔尼實驗研究後發現,在1天中與父親相處超過2小時的孩子,和1周內與父親相處不到6小時的孩子相比,智商數值呈現顯著差別,前者更聰明。
而這項研究也表明,父親多多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起到正面影響。
2. 爸爸帶娃能夠培養寶寶動手能力
雖然男女大腦發育並無顯著差別,但隨着社會分工變化,部分男性相對於女性表現出更強烈的探索欲和更優秀的動手能力,而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寶寶產生影響。
3. 爸爸帶娃能夠激發寶寶創造性思維
有了旺盛的探索欲和超強的動手能力,寶寶在爸爸的陪伴和鼓勵下會更敢於嘗試實踐自己腦袋裏的想法,從而漸漸學會打破常規,建立起創造性的思維。
我們家的爸爸就特別喜歡和孩子侃大山,經常用他成年人的知識儲備量把一個幼兒園小朋友説得一愣一愣的。
但是他並不會因此輕易否定孩子一些看起來完全不切實際、難以實現的想法,相反會對孩子的想法予以肯定和表揚。
這樣一來,孩子有了積極性,看書學習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喜歡去找他爸爸討論,思維也越來越開闊了。
4. 爸爸帶娃能促進寶寶建立性別意識
爸爸帶娃還能夠幫助寶寶建立起性別意識,特別是對於女孩子。
西方權威的科學期刊《發展心理學》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認為父親會影響女兒成人之後的婚戀觀與擇偶觀。
父母之間的關係,就是孩子能夠接觸到的最早的婚姻模板。
如果父親在家庭教育或婚姻關係中出現一些不端行為,那麼就容易使女兒對親密關係產生懷疑,進而出現對未來配偶放低期待或是徹底迴避的情況。
爸爸帶娃,還要注意這2點
雖然爸爸帶娃好處多多,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1、育兒≠陪玩,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
在不少爸爸的心目中,自己偶爾空閒了陪孩子敷衍地玩一玩,就算是育兒了。
對於“父親”這一角色的職責,他們更多理解為外出賺錢養家就算盡到義務,而沒有考慮到自己是不是沒有直接參與到育兒當中。
偶爾地陪孩子玩一下,那隻能算是單純的玩伴,而不能算一個稱職的父親。
爸爸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於孩子的事情更用心,而不是全部丟給妻子。
文章開頭在網上火了的那位“烏龍爸爸”
,大熱天帶着孩子來回奔波,照顧孩子不可謂不辛苦。
可正是因為他平時對孩子沒怎麼上過心,孩子的事情一律交給媽媽來負責,
才會出現開學頭一天連着把孩子送錯三個校區的情況。
爸爸要多瞭解孩子的情況,多陪伴在孩子身邊,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爸爸只有先盡到身為父親的職責和義務,才能夠將父親育兒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
2、夫妻信任,互相鼓勵,彼此合作
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夫妻雙方一定是互相扶持,守望相助的。
社會要求女性先做一個好母親,即便是職場女性,也被要求做到職場與家庭兼顧。但實際上一個女性想要做到工作帶娃兩手抓,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作為家庭成員的一員,作為丈夫,爸爸要能夠看到媽媽的辛苦,肯定媽媽的付出,分擔來自一整個家庭的重擔,和媽媽一起扶持着前行。
萱爸有話説
一連送錯三個校區,這個爸爸可真是太迷糊了,難怪媽媽會這麼生氣呢!這件事情雖然好笑,卻也值得我們引以為鑑。
爸爸是家庭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應當發揮起身為丈夫和父親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家庭和育兒事務中來。
只有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參與到家庭生活的經營中來,一家人才能收穫最幸福美滿的生活。
各位寶媽有沒有關於寶爸的“英勇事蹟”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吐槽~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