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別多吃 或致多種疾病

紅燒肉、鍋包肉、涮羊肉……這些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以吃紅肉(豬、牛、羊等)為主的飲食習慣,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健康風險。紅肉吃太多,或導致多種疾病。

心血管疾病

2021年12月,發表在微生物學領域頂級期刊《自然微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中,揭示了富含紅肉的飲食在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中的關鍵作用。

研究發現,攝入大量紅肉之後,食物殘渣進入腸道,肉鹼被腸道細菌轉化為三甲胺,三甲胺進入肝臟之後,被黃素單加氧酶氧化為三甲胺氧化物。其作用是抑制血液中膽固醇的降解。因此,膽固醇就只能沉澱到動脈血管壁,導致血管壁加厚、硬化。

癌症

紅肉和加工肉的高攝入量也是導致消化道癌症負擔的主要因素,且在不斷增加。而大多數國人對紅肉攝入量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認識不足。

2020年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從1991年到2011年間,飲食與生活方式對消化道癌症風險的貢獻一直在增加,研究人員預計它們還將會繼續增加。紅肉攝入量較高與BMI超標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它們是導致消化道癌症的首要因素之一,並預計在未來20年內對中國的影響更大。

糖尿病、心臟病等

2021年,牛津大學一項涉及50萬人的研究發現,如果紅肉和加工肉類攝入總量較多會與25種疾病(癌症除外)的高風險相關,包括肺炎、糖尿病、心臟病等。

研究發現,未加工紅肉每天多攝入50g,肺炎風險升高22%、糖尿病風險升高21%、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升高16%。加工肉類攝入量每天每多攝入20g,糖尿病風險升高24%,肺炎風險升高23%、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升高9%。

■小鏈接

最佳飲食:適合中國“胃”的地中海飲食吃法

飲食是健康的基礎,不同的人羣有着不同的飲食需求,不合理的飲食會增加多種疾病的發生和死亡風險,甚至減少壽命。那麼,怎麼吃才能達到飲食收益最大化?專家指出了適合中國“胃”的地中海飲食吃法。

純正的地中海飲食大多立足於西方烹飪方式和飲食結構,而我國烹飪以蒸煮炸煎炒為主,與之相差較大。因此,要更好地推行地中海飲食,必須結合我國飲食文化,做好轉化。

減少精米白麪

適當增加粗雜糧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在意食物的口感,主食多以精米白麪為主。但地中海飲食建議,以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雜糧、全穀物食物為主食,有利於控制體重、穩定血糖、提高免疫力。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適當調整飲食喜好,蒸米飯時加入糙米等全穀物,吃麪食的話優先選擇雜糧面製品,比如莜麥麪條、高粱饅頭等,還可以喝些雜糧粥,比如玉米、小米、薏米、紅豆粥。

多攝入蔬菜

別忘了吃點水果

有別於西方的蔬菜沙拉,我國日常烹飪蔬菜以炒為主,雖然會造成一些熱敏維生素的丟失,但只要吃夠300~500克的推薦量,仍可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

我國居民每天攝入水果的種類和數量較少,最好適當增加應季水果的攝入,200~300克即可。

減少紅肉比例

多吃點海產品

豬牛羊肉等紅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且以飽和脂肪為主,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魚蝦等海產品脂肪含量低,且多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利於預防高血脂及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要適當調整肉食結構,減少紅肉比例,增加海產品攝入。增加乳製品攝入避開“高糖”類

雖然乳製品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但目前我國居民的每日攝奶量遠低於推薦量(奶類及奶製品約300克),因此要大大提高奶類攝入。需要提醒的是,補充奶製品最好選擇純牛奶,避開“風味奶”“乳飲料”等含糖高的品類。

合理選擇食用油

增加堅果攝入

烹飪油是每家每户的必備,但不同的油所含的脂肪酸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地中海飲食中,油類以橄欖油為主,其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對血脂、血糖均有改善作用。

我國的烹調油以菜籽油、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為主,考慮到橄欖油的口味和價格,不必將烹調油全換成橄欖油,可以偶爾拌涼菜時使用。

日常飲食中最好增加堅果的攝入,以補充單不飽和脂肪酸,每週吃50~70克,每天大約10克即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3 字。

轉載請註明: “紅肉”別多吃 或致多種疾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