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抑鬱症是著名的“黑狗”,困擾全球數億人口,每年引起自殺人數超過幾十萬人。除了使用不同抗抑鬱藥物治療,利用經顱磁刺激調控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等物理技術已被用於抑鬱症的臨牀治療。然而,目前的額葉皮層經顱磁刺激干預需要六週起效,治療有效率約為50-70%,而在額葉皮層的磁刺激還常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甚至導致患者終止治療。

東南大學張志珺教授、新鄉醫學院張紅星教授和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袁逖飛教授團隊近日聯合發表了利用近紅外神經導航精準靶向視覺皮層的經顱磁刺激快速抗抑鬱的新策略,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視覺皮層信息加工異常是抑鬱症的重要生物學標記物,且可作為臨牀物理干預的有效靶點。研究團隊在前期研究中,利用動物實驗證明了視覺皮層的磁刺激可快速緩解慢性應激小鼠的抑鬱症狀,並通過磁共振研究明確了視覺時序加工任務的激活區可以作為精準、個體化的經顱磁刺激視覺皮層干預靶點,為本項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本項研究中,研究者通過隨機雙盲分組,對比了任務態磁共振個體化靶點的視覺皮層刺激、標準化視覺皮層V1區刺激與偽刺激組的抗抑鬱療效。令人激動的是,僅在五天內,個體化導航的視覺皮層刺激組就出現了症狀減輕,其組內羣體分佈優於非個體化組與偽刺激組。抑鬱症狀的改善伴隨了視覺皮層到額葉/扣帶回等腦區的功能連接異常的逆轉,有望作為臨牀抑鬱干預的新生物學標記物。值得注意的是,靶向視覺任務態激活區域的干預沒有出現常見的額葉靶點經顱磁刺激的常見副作用(如頭痛、噁心)以及視幻覺、視力模糊等。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圖:視覺任務激活區域的靶向干預

本研究令人振奮,為抑鬱干預首次提出了視覺皮層任務激活區的新靶點新策略,其快速起效機制與低副作用機制也可能優於現有的磁刺激方案,從而為快速緩解抑鬱狀態,有效防止自殺行為等提供臨牀手段。研究團隊指出,他們正在進行更大樣本的隨機分組臨牀試驗,希望進一步優化干預方案,簡化操作流程,強化治療效果,為構建抑鬱症的快速干預體系做更多努力。

本論文發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雜誌上。研究主體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張志珺教授和新鄉醫學院張紅星教授團隊完成,合作者有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袁逖飛教授、加拿大渥太華大學Georg Northoff教授等。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作者:bioartreports

論文鏈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doi/10.1007/s11427-020-1730-5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0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