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需要做什麼?能讓孩子變聰明,這3條千萬要重視

當了爸媽後,心態是這樣一層層“加碼”的:寶寶健康就好——我家寶寶健康又聰明——要隨我,學霸生學霸……對照一下,你是不是也這樣?

也不用不好意思,誰都想要寶寶體能智力發育棒棒,智商高高。畢竟,小神獸們上學後,光一個作業,就能氣得老父親老母親一口老血,這類新聞當然是不要輪到自家最好了。

那麼問題來了,爸媽該做點什麼,為寶寶的打好智力發育的夯實基礎呢?

有病治病——

這是最直觀的一條,很多疾病除了給寶寶身體造成傷害,還會損害到寶寶的智力發育,必須早發現早治療早恢復。

鉛接觸:鉛會影響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的功能,如果寶寶長期接觸低濃度的鉛,血鉛濃度逐漸升高,就可能會有學習困難、注意力下降、智力下降等“學渣表現”,以及運動失調、多動、易衝動、攻擊性增加等“頑皮行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睡覺都沒法好好睡了,能不影響到寶寶的大腦發育?各種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能力缺失、語言抽象能力下降、領悟力差等……逼瘋老母親的節奏啊,趕緊上醫院!

紫紺型先心:會讓寶寶腦部慢性缺氧,影響腦細胞代謝和智力發育。

慢性肺部疾病:也容易導致寶寶長期缺氧,就會出現腦代謝異常,自然會影響智力發育。

其他的比如宮內感染、早產、顱腦外傷、顱內出血、顱內感染、甲減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到寶寶的智力發育,需要爸媽多注意。

確保營養——

“這年頭還會營養不良嗎?他想吃啥我們買啥,家裏最不缺的就是吃的。”很多爸媽一聽,總覺得這條不算什麼事兒。

有的寶寶看似整天吧唧吧唧吃得歡,但是都吃了些什麼呢,爸媽觀察過沒?如果亂吃一氣不均衡的營養攝入,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那就真的是“光長肉肉不長腦子”,拖智力發育的後腿了。

如果嬰兒期缺鐵,會讓腦細胞數目減少,寶寶就容易發怒、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沒啥興趣,好好的食物不吃,偏偏對那些不能吃的東西比如泥土、牆皮、紙等很感興趣。就算沒有這麼“極端”,也普遍偏食。

所以,如果你家寶寶表現出明顯厭食時,爸媽就要警惕一下小傢伙是不是缺鐵。

如果寶寶缺碘,除了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還會讓精神發育遲滯、生長髮育落後,誘發“呆小症”。

如果寶寶缺鋅呢?如果嬰兒期就缺鋅,會對正常大腦發育產生不可逆的損害。

其他的諸如缺銅、錳、DHA等,也可能會給寶寶帶來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智力發育落後等問題。

其實看到這裏,爸媽們應該能猜到小南想説的那句話了,也就是一定要確保寶寶營養均衡合理,不挑食,不偏食,這樣才能確保各種營養的攝入。

家庭教育——

相比營養,家庭教育顯得更“虛幻”,爸媽們都説要重視,但是很多都不知道怎麼去重視。

1歲前:在這個寶寶生長髮育最迅猛的階段,爸媽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其實這個階段的教育還是挺簡單的,比如讓寶寶熟悉爸媽的聲音,對書產生點興趣,再看一點簡單的圖畫書,能認識一點圖片中的東西就行。

1—2歲:爸媽可以給寶寶讀一些簡單的故事和圖畫書啦,雖然剛滿週歲的寶寶還不會説話,但在聽的過程中,能潛移默化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情感哦。

2—3歲:是時候培養寶寶良好的閲讀習慣、思維能力和良好情感啦。

總之,學齡前是培養寶寶閲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以後你家寶寶愛不愛看書,這個階段很重要。

3—6歲:我們讀幼兒園啦,更要培養閲讀能力和學習能力啦,還能順帶提升氣質哦。

這幾年,是寶寶大腦、智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迅猛發展的階段,家庭教育的影響非常明顯。畢竟,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待在家裏,爸媽就是他們最好的老師。

所以小南的建議是什麼呢?家庭教育不要太過嚴厲,寶寶很難接受還容易叛逆,也不要放任自由,寶寶容易任性,遇到一點事情就容易退縮。

還是介於兩者之間,好好教育寶寶吧,教育型的家庭最合適。

當合格的父母,真的不是説説就可以的,需要爸媽做出很多努力,希望各位爸媽加油,努力讓寶寶聰明又健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7 字。

轉載請註明: 爸媽需要做什麼?能讓孩子變聰明,這3條千萬要重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