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位媽媽有些煩惱,每次她剛離開房間,一歲的兒子就會大聲哭鬧。這導致她沒有辦法去做家務。
為了解決這個辦法,她和老公去定製了幾個自己的人形立牌,都是1:1大小的,有站着的,有跪坐着的。
夫婦倆把給每個房間都放了一個立牌,保證兒子不論去哪裏都能看到。
沒想到這招還挺管用。兒子真的以為媽媽就在不遠的地方,不再哭鬧,而是開心地玩玩具。
很顯然,這是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孩子。
上個世紀50年代,為了研究依戀現象,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斯設計了一個“陌生情境”實驗。
實驗對象是1~2歲的孩子。實驗開始時,媽媽和孩子在屋子裏玩。接下來會有陌生人進入屋子。過一會兒,媽媽離開屋子。
通過觀察媽媽返回時孩子的表現,瑪麗·安斯沃斯把孩子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媽媽離開時,他會哭鬧、喊叫。但等媽媽回來後,他馬上變得高興起來,撲過去抱住媽媽,很快就會繼續玩耍。
第二類是“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媽媽離開時,他的表現是無動於衷。媽媽回來的時候,也是視若不見。
第三類是“矛盾型依戀”的孩子。媽媽離開時,情緒很激動,會哭鬧。但等媽媽回來的時候,又會拒絕媽媽的擁抱。
更多的觀察發現,“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把媽媽當成“安全基地”。只要媽媽出現他就會覺得很安全當他在媽媽懷裏待一段時間,獲取了足夠的安全感後,就會主動離開去探索外界。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看起來對於媽媽的需求度不高。他不太容易和人建立親密關係,既不信任他人,也不會主動尋求被人信任的途徑。
“矛盾型依戀”的孩子情緒不太穩定。相對來説他比較容易發脾氣,在親密關係中會有不確定感,要麼抓着人不放,要麼會陷入悲觀輕易放棄。
後來的實驗中,還有一種“混亂型依戀”的孩子。媽媽離開時比較漠然,媽媽回來時的表現不固定,有時很高興地擁抱媽媽,有時會推開媽媽的手。
“安全型依戀”屬於安全依戀模式。這樣的寶寶成長期間環境比較穩定,自己的需求總是能得到及時、積極的回應。他們表現得非常好安撫,富有好奇心,也比較勇敢。
而“迴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混亂型依戀”都屬於不安全的依戀模式。這些孩子通常都存在幼時頻繁更換看護人,需求不能得到及時回應,或者父母在育兒上意見不統一導致孩子的需求得到的反應不一致等狀況。隨着孩子長大,他們往往不能很好地處理親密關係,由於缺乏安全感,不想或者不敢付出愛,也不太容易接受其他人的好意,遇事容易衝動或是做出極端反應。
孩子的依戀模式會影響到他此後的一生,由此可見,兒時的養育模式有多麼重要。爸爸媽媽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多陪伴他們,給予他們安全感。這不僅會讓孩子比較好帶,而且也會幫助他們更順利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