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魯田 編輯|燕子 圖片|來自網絡
久聞秦淮河之名,始於中學時期閲讀被譽為現代散文“雙壁”,分別由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和俞平伯所寫同題佳作《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神秘的秦淮河,從此成為我記憶中揮之不去的美麗倩影。
深秋時節,中國環境保護協會理事會在南京召開,應大會秘書處之邀,有幸赴南京參會。在會議召開的當日晚上,根據會務組安排,所有參會嘉賓,統一乘大巴車,同遊南京著名的秦淮河風景區。
大巴車抵達風景區附近,定點停車之後,約定2個小時的自由遊覽時間,下車之後,我們三五成羣,開始夜遊秦淮河之旅。
到達秦淮河景區,正是華燈初上之時,大約為晚上七點半左右,時令雖到深秋,但氣温仍在20度左右,甚是宜人。
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我們首先遊覽了位於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旁,號稱中國四大文廟之一的夫子廟。該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而立太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孔廟。孔廟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在東晉學宮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
在學宮之前建孔廟,目的是在於教導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夫子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軸線,左右建築對稱,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建築羣,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化教育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羣,現已成為羣眾文化活動場所,附近現已建成熱鬧的商業街和小吃街,成為富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十里秦淮風光帶上的一個重要景點。
夫子廟兩側的東西市場,原是學宮前甬道。東甬道為學宮正門,門前有坊,上書"泮宮"。坊東為明清兩朝狀元、榜眼、探花題名牌坊。坊西為會元、解元題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題名牌坊。東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兩署。民國以後廢科舉,興學堂,學宮遂漸衰落,祠、署分別改為學校、教育局、圖書館等,學宮甬道也成為攤販市場,東西市場的名稱便從那時開始。現東西市場為八十年代末重建,吸收了我國傳統的商業街道的空間形式和尺度,採用明清時代的街市風格,以石板鋪地,店鋪採用"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店、廟、市、街合一,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烏衣巷位於夫子廟西南數十米,是一條幽靜狹小的巷子,原為東晉名相王導、謝安的宅院所在地,是夫子廟附近著名景點。據宋代《景定建康志》引《丹陽記》,此地原為三國時吳國烏衣營所在,因而得名。為紀念王導、謝安,在烏衣巷東曾建有來燕堂,建築古樸典雅,堂內懸掛王導、謝安畫像,仕子游人不斷,成為瞻仰東晉名相、抒發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就是對此處的吟詠與感嘆,烏衣巷也因此詩而名揚中外。
在參觀夫子廟景點之後,我們一路前行,欣賞秦淮河的夜景,在彩色霓虹燈的映照下,沿河兩岸的仿古建築顯得更加瑰麗多彩,河水波光粼粼,兩岸彩燈閃爍,如詩如畫,彷彿進入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令人浮想聯翩,勾起諸多的歷史回憶。
秦淮河從南京城裏緩緩流過,是南京人的母親河。歲月流逝,王朝更替,一幕幕往事,成為歷史的煙雲。東晉的王導、謝安、王羲之等一代名士,曾居住於秦淮河畔,他們吟詩作賦,揮毫潑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過着風流倜儻的浪漫生活。唐代杜牧在《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怨嘆,留下多少王朝興替的感慨。明末清初,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等“秦淮八豔”客居秦淮兩岸,這些才藝過人、美豔絕代的秦淮名妓,與那些醉生夢死的公子王孫,上演了一幕幕才子佳人、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喜劇,成為諸多文學作品和戲劇佳作中的主角,為歷史故事增添了一抹浪漫色彩,古往今來,不知引發多少的詠歎和感慨。
燈光朦朧中,一隻只遊船在河上駛過,遊客們泛舟河上,彷彿走進如痴如醉的夢裏,欣賞秦淮河的美麗夜色,尋覓神秘的歷史記憶。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意猶未盡,懷着依依不捨的心情,坐上了回程的大巴。
作者簡介:齊魯田,男,中共黨員,系中國詩詞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菏澤市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中華文化暨齊魯文化促進會理事、漢源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菏澤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定陶區作家協會理事,區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