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一天:最後的電影膠片工

30年前,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在國際上頻奪大獎,這些輝煌離不開洗印車間,他們曾創造了那個輝煌的膠片時代。(圖/文 華商報 陳團結)

30年前,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紅高粱》、《老井》、《雙旗鎮刀客》等影片在國際上頻頻奪取大獎,並掀起一股股中國西部電影風潮,而這些輝煌成績離不開西安電影製片廠一個關鍵的部門,正是他們默默地做着大量的工作,完成膠片的沖印、調光、拷貝等20多道工序,並很好的貫徹了導演的意圖才使得一個個影片錦上添花,最終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這就是西安電影製片廠洗印車間,他們曾創造了那個輝煌的膠片時代。

近年來,隨着數碼產業的興起,膠片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一個時代也宣告衰落。這個部門的人數鋭減,如今只剩7個人,拍合影時有一位還不能脱離崗位。他們身後的劉曉慶海報,已經在這裏貼了30多年。

西安電影製片廠位於西安市南郊的西影路,這個路的名字也是以這個曾經輝煌的企業而命名。如今走到西影路,林蔭大道依然顯示着當年的氣派,西影廠門前巨幅廣告是新近拍攝的幾個大片,可以看出他們重振雄風的決心與信心。走在廠區內的林蔭小道,秋後的早晨稍顯寂靜。繞過正在裝修的辦公大樓,後面一排灰色磚混二層小樓,就是當年製作了《老井》、《紅高粱》等不少大片的洗印車間。

東面一個大廠房裏,並排擺放着的四台老式機器中,其中一台上掛着膠片,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膠片快速從一個液槽進入到另一個液槽,兩名工人伺候在左右,一會兒調整位置,一會兒更換膠片。記者看到工作着的機器是上海電影機械廠生產的35毫米顯影機, 機型4401,出廠日期1974年4月,旁邊還有幾台負片機和正片機,出廠日期分別為是1976年,1978年,1979年。

以前批量沖洗膠片藥品用量大,現在只能小批量偶爾沖洗下。“八十年代,幾台機器一起運行都忙不過來,晚上還要加班加點。”1984年,22歲的孫若瑋進西影廠時還是個毛頭小夥,一晃32年過去,他已接近退休年齡,他見證了西影的輝煌。據孫若瑋介紹,最輝煌的時候,洗印車間有七八十個工作人員,《紅高粱》、《老井》、《大話西遊》等很多經典影片都是在這裏沖印的,他引以為榮的是還曾與張藝謀一起參與過《紅高粱》的後期調色。


孫若瑋説,他進廠的時候,對這個行當一無所知,現在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熟悉,目前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最近的任務緊,有國家的,廠子裏的,還有社會上的幾個急活。”他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修復老膠片,把老膠片上的硬傷黏上膠帶,壓平,再用剪刀剪去毛邊,之後上自動顯影機清洗一遍,清洗好的膠片再送到數字化部門掃描。圖為孫若瑋和禹梅仔細檢查膠片。

“大學裏、檔案館等一些重要單位存檔的膠片需要數字化。”這些使得原本頻臨關門的車間煥發了一線生機。檢查膠片不知磨破了多少手套。

膠片上的聲帶需要用放大鏡檢查。

張琳用放大鏡查看膠片上聲帶部分有無問題。

對不損壞的膠片用膠帶粘結後再減去毛刺。


搬運已經檢查過的膠片。

現在拍電影基本上都不用膠片,西影洗印車間的工作內容也由原先的沖印為主變成了清洗為主。在批量清洗時,每盤之間需要連接。

用顯影機清洗膠片屬於批量清洗,相對快捷很多。清洗過程必須非常謹慎,多數老片子都沒有備份,一旦損壞,意味着永遠失去。

有些設備在高處,檢修需要爬樓梯。

膠片上的音樂和聲音是利用光學原理打在膠片上,這個齒輪很窄,孫若瑋正在調整位置。


張琳以前是專職檢驗員,負責洗印膠片的化學品檢驗和配方,現在主要從事膠片的物理損傷修復。“以前人多,工種分的也細,現在是一人多能,幾乎是什麼工種都會幹。”

實驗室裏擺放的化學藥劑瓶。

一輩子為之操勞、為之驕傲的沖印技術漸漸被時代所淘汰時,孫若瑋難掩心中的失落,他坐在暗房裏淡紅色的工作台前,熟練踩動着機器,並再一次演示着接片,他曾是這個工序裏的“大拿”。

存放在檔案館的老膠片,裝在鐵盒裏,用牛皮紙包上後,再裝箱,然後存放在恆温庫裏。

一盤盤膠片是一個電影時代的象徵。

正如馮小剛在拍完《1942》後曾説:“一個時代翻篇了,揮之不去的是膠片留在心裏的味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人的一天:最後的電影膠片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