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兩賦”即《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皆為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撰寫,由七張白麻紙拼接組成,紙質精美,墨跡頗佳,保存了九百餘年,光潔如新,看上去彷彿蘇大學士剛剛揮筆寫就。

“蘇軾兩賦”共有六百八十四字,其中《洞庭春色賦》為二百八十七字;

《中山松醪賦》三百十二字;

自題有八十五字,此作品被稱為字數最多的名家墨跡。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局部

《洞庭春色賦》創作於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冬天,《中山松醪賦》創作於元佑八年(1093年)。

紹聖元年(1094年),五十九歲的蘇軾被貶到嶺南惠州(今屬廣東惠陽),任遠寧軍節度副使,途經襄邑(河南睢縣)遭遇大雨,有感而發,揮筆寫就了此絕世之作。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局部

“兩賦”為行書,佈局嚴謹,用筆疾徐有度,體現了蘇氏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

明代收藏家張孝思評論此作品:“此二賦經營下筆,結構嚴整,鬱屈瑰麗之氣,迴翔頓挫之姿,真如獅蹲虎踞。”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局部

乾隆皇帝評價説:“精氣盤鬱豪楮間,首尾麗富,信東坡書中所不多覯[gòu遇見] 。”

根據一些題跋、詩作,可看出,此作品先後為元代書畫家張孔孫、明代學者、鑑賞家、收藏家、書法家——黃蒙、李東陽、王辭登、王世懋、王世貞、張孝思等人收藏。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局部

清朝初年,“蘇軾兩賦”被收入皇宮,乾隆帝曾將其刻錄在《三希堂帖》。

清朝末年,溥儀將其帶出皇宮,後輾轉至吉林長春,期間出現損毀的痕跡,1945年,“蘇軾兩賦”下落不明。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蘇軾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局部

文物專家苦尋了三十多年,直至1982年年底,終於在一位中學教師家中發現了流失的國寶,後收于吉林省博物館珍藏至今,視為十大鎮館之寶其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44 字。

轉載請註明: 蘇東坡傳世墨跡中字數最多,歷經千年光潔如新,可惜被撕掉一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