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住宿的資本故事,塌房還是重生?
近日,Airbnb 發佈了 2021 年 Q1 財報。數據顯示,其預訂總額同比增長 52% 至 103 億美元,營收錄得 8.87 億美元,同比增幅為 5%,
淨利潤方面,2021 年 Q1 錄得淨虧損為 12 億美元,去年同期僅為 3.34 億美元。在更早前的 2020 年報中,Airbnb 的虧損金額從 2019 年的 6.74 億美元激增至了 2020 年的 45.85 億美元。
Airbnb 強調稱,2021 年 Q1 季度的業績表現已好於疫情前的 2019 年同期,隨着疫情防控局勢向好以及旅遊需求的逐漸迴歸,接下來的 Q2 或將實現略微盈利。
Airbnb 疲軟的財報業績以及缺乏信心的憧憬表態,似乎難再打動資本市場。
作為共享住宿第一股(也是目前該類型中唯一上市企業),Airbnb 也曾是資本的寵兒。
號稱 " 沒有一間客房 " 的 Airbnb,市值曾是擁有 7662 家酒店、142.9 萬間客房的全球最大酒店集團萬豪的兩倍,同時也比肩了覆蓋旅遊全服務鏈的全球最大在線旅遊平台 Booking。
不過自 2020 年 12 月上市以來,Airbnb 股價經歷了過山車式的發展,如今幾乎從峯值跌回到了原點(發行價)。
作為細分行業的資本風向標,Airbnb 股價的持續跳水,基本代表性地説明了資本市場對共享住宿故事的態度轉變——共享住宿,不香了。
國內市場同樣如此。途家、小豬、木鳥、螞蟻短租等等曾被譽為 "Airbnb 中國學徒 " 的共享住宿平台們,也曾吸引過各路資本入場押注。
途家融資歷程
不過隨着資本熱度退潮,國內共享住宿的玩家們要麼早早關停退場,要麼以被收購或戰略合作等方式依附於強大的巨頭平台,獨立 IPO 的資本故事早已無從談起。
相比之下,上市酒店巨頭們開始重新被資本所青睞,股價普遍走出了 " 慢牛 " 的向上行情,逐漸減弱或消除了疫情對股價、市值造成的衝擊。
共享住宿的故事無論形容得多麼美麗,其本質的盈利模式仍是做短租的中介平台,一是在租户的訂單中抽取佣金,二是向房東抽取附加費、裝修費、管理費等各類費用。
這個模式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例如房屋供給端的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把控;用户層面的信息核實與訂單追蹤,體驗安全存在風險隱患;共享住宿整體的合法合規性問題難以解決。
這些先天性的缺陷,即便發展了 13 年的 Airbnb 至今也未能真正解決,甚至幾乎會 " 定期 " 上演輿論事件。
2016 年,一位微博博主發佈了《學生用 Airbnb 毀了我整個家》的長篇博文," 控訴 " 自己把房子放在 Airbnb 上短租後,房屋卻被大學生破壞的遭遇,在輿論場中引起熱議。
2017 年,杭州一位 Airbnb 房東在結束一個共享住宿訂單後發現,自己的家被租客弄成了不堪入目的 " 垃圾場 ",引發大量媒體報道。
2018 年,一位日本民宿經營者在網絡中發文控訴稱,三位遊客通過 Aribnb 入住後在房間內遺留了大量的垃圾,還對民宿主直言稱 " 這裏不是我家,我不需要給你收拾 "。
這樣的 " 糟心 " 體驗,在租户端同樣存在。租户需要擔心那些問題房東,比如私裝攝像頭、泄露身份信息、甚至威脅到租客人身安全等等,這些案例也時常見諸報端。
更有甚者,缺乏登記和監管的共享住宿,或許還會成為滋生犯罪的温牀。2019 年巴黎司法警察總局就曾公開表示,當地利用共享短租房源來經營的賣淫活動,佔淫媒團伙賣淫活動的 30% 至 40%。
消費體驗和生命安全純靠運氣的話,共享住宿的商業模式註定難以保持健康的態勢長久發展,必然也會為資本所 " 嫌棄 "。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Airbnb 等一眾共享住宿平台近年來均已深化轉型,一方面與各地監管部門一同強化短租房源和經營的安全性、合規性,融入信用體系等第三方平台加強用户的約束管理;一方面也大力佈局合法合規的特色民宿等業態,拓展共享住宿的邊界。
沒有了資本 " 戰車 " 的驅趕狂奔,並不意味着共享住宿故事的終局。Airbnb 們恰好乘勢在精細化運營中尋找新的發展方向。
來源:ZAKER新聞 曾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