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掬水月在手》斬獲金雞獎後 這些資深紀錄片導演剖析藝術紀錄片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休閒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前段時間,羣星璀璨、大咖雲集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在廈門迎來了落幕。當晚,在熱搜被紅毯上女星的造型和“影后”“影帝”的落定等消息霸屏時,不少紀錄片愛好者也在歡呼,因為本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頒給了由陳傳興導演執導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

論壇現場,侯洪教授正在分享

在金雞獎結束後的不久,12月8日,由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紀錄片專委會和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聯合主辦首屆“藝術紀錄片高端學術論壇”,在成都的一所書店中詩意般登場。其中,不僅有影視界資深紀錄片導演周兵、陳傳興的分享解讀,更有來自全國重點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紀錄片專家和相關知名學者李怡、張同道、何蘇六、侯洪,就“藝術紀錄片創作與傳播及其史學地位與價值追求”這一主題展開了多維度的深入探討與交流。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論壇採用線上方式進行。

“在我看來,藝術紀錄片具備兩個要素,一是先鋒性,二是在其中能感受詩意的存在、審美哲學的思考。”作為曾創造出《母親,別無選擇》、《遷徙的人》等代表作品的學者,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首先講到,他更願意將“藝術”形容為是一種氣質。“不是拍藝術家的作品,或者用藝術的手段去拍攝的,就能稱之為藝術紀錄片。真正的藝術紀錄片,應該有藝術氣質的,當然其中的邊界很難去描摹。但其帶來的關於藝術的感受,是讓人心動的,是一種是來自情感的、或者生命的體驗。”

今年10月,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在院線與觀眾見面。作為陳傳興導演所執導紀錄片“詩詞三部曲”的最終章,該片記錄了葉嘉瑩近百年的傳奇人生,更讓“弱德之美”在銀屏之中發出光亮。現場,陳傳興回憶起了自己在影片上映時輾轉於多個城市做路演活動的經歷,並稱這是非常難得且特殊的體驗。“去到不同的城市,接觸到那麼多的觀眾,在映後見面會環節跟大家互動,對我來説是大沖擊和震撼。我看到現場超過一半以上的觀眾,都是二三十歲、不到中年的年輕觀眾。”陳傳興講到,他也在思考藝術紀錄片跟受眾的關係是什麼。“作出紀錄片的創作者,當你直接面對受眾時,感受到了在影片本身的創作、詮釋之外,另一層更深的意義,這就讓(作品)跟時代的關係變得非常生動、具體。”

提起高分紀錄片作品,由周兵執導的《故宮》《敦煌》,不僅在國內深受觀眾喜愛,更在國際視野中贏得讚譽。在論壇中,周兵提到中國紀錄片發展走過了30年,並將其分為3個階段,更稱由陳曉卿執導的《舌尖上的中國》是進入第三階段的標誌。“無論互聯網的發展如何娛樂化,紀錄片創作者應該有所堅守。在我看來,國內紀錄片存在的不足是,對哲學深度的思考仍有欠缺。”

與周兵想法相同,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也談到了這一點。前段時間,由張同道擔任導演的《文學的故鄉》播出,在豆瓣上有超36.9% 的網友給出了五星好評。“拍這部片子時,我本身有一種喜悦的情緒,我很想去表達,但是文學很難去表達。稍不注意,《文學的故鄉》很容易拍成《作家的故鄉》。”張同道説起拍攝時的經歷,一直在思索通過怎樣的“象”,能夠把文學的“意”表達出來。“在阿來那一集,去四川拍攝阿壩的時候,我們用了一些情景表演,好像阿來走進了《塵埃落定》的世界。”如此這樣,故鄉與文學的聯繫就呈現了出來。

此外,在論壇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四川大學世界紀錄影像創作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侯洪擔任主持人,他也從藝術紀錄片的界定,範疇和類型等方面帶來了自身的思考。“藝術紀錄片命名及類型研究的學科意義在於,藝術紀錄片不再只是一種電影藝術的風格特徵或是具有極強可視性和愉悦性的標籤,它的核心是自覺地追問和反思作為藝術工作者的我們,該是凝視我們自己從事的藝術工作和藝術生產的價值體驗目的的時候。”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論壇還得到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組委會大力支持。12月14-17日,於2020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舉行的期間,論壇的全部錄屏內容將由B站等平台播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