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是因為意識到生命無常,意識到輪迴險惡,這就需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信仰不僅是解決現實問題,還要解決未來的歸宿問題。

那麼為什麼三寶才是我們的究竟皈依處?世間的人,往往將家庭、事業、財富作為依賴,但這些依賴是會變化的,是不可靠的,還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煩惱。因為這些依賴是建立在沙灘上,依靠得越緊,就會摔得越重,傷得越狠。

當我們透徹世間本質,意識到這些依賴的脆弱和虛幻,所以才選擇三寶作為歸宿。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三寶,是佛、法、僧的全體。皈依佛,就是以佛陀為榜樣,為成就目標。很多人對成佛認識不足,以為那是遙不可及的夢幻。事實上,成佛並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變成大殿中金光燦燦的造像,而是成就佛陀那樣的慈悲和智慧。

我們所以是凡夫,就是因為內心充滿煩惱,充滿貪嗔痴,所以被塵勞纏縛,不得自在。佛菩薩所以是佛菩薩,也是因為慈悲、智慧的生命品質所決定。

因為智慧,故能斷除煩惱;因為慈悲,故能自利利他。我們嚮往佛菩薩的境界和品質,因而發心皈依。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所以説,皈依佛不只是把佛陀作為依賴對象,作為人身保險,而是發第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品質。這才是皈依佛的真正意義所在。

皈依法,是以佛法作為改造生命的指南,改造人生的方法。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一方面是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真相,一方面是為我們指出修行方法,使我們通過修行來開發自身本具的佛性。

所以,法就是方法,是把我們從凡夫變成聖賢的方法。這個方法,也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依據的尺度。如果不能隨時以法為對照,為指南,很容易在前進途中偏離方向。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皈依僧,是以賢聖僧的品質作為皈依對象。我們做任何事都需要師長指點,學佛是改造生命的工程,這就更需要依止善知識。

雖然解脱依靠的法,但我們對法的學習和運用,卻離不開善知識指導。否則,我們所認識的往往是被自己感覺加工過的觀念,是被自己妄念染污過的佛法。依靠這樣的認識,可能使修行走上正軌,可能抵達解脱彼岸嗎?

所以,皈依三寶不僅是履行一番儀式,而是要以佛為榜樣,以法為指導,在善知識的引領下,依法起修,最終成就自性三寶,成就我們信仰的目標。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佛菩薩具備無量無邊的功德。在修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多讀一些佛菩薩傳記,及高僧大德的行誼,以此加深對三寶功德的認識,加深對皈依對象的認識。經常做這樣一種憶念,三寶在內心的分量才會不斷加重,對我們的影響才會日益加深。

作為念佛者,就要不斷思維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為萬德洪名,唯有認識其中藴藏的無量功德,唸誦佛號時才能心口相應,念念得力。所以,我們每次唸佛誦經前都要作一番思考,思考輪迴是苦,思考人生無常,思考唯三寶堪為依怙,這也是佛教所説的觀察修。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經過這番思考,可以將心調整到修行軌道。就像一張琴 必須把音調準才能奏出動聽樂聲。否則,同樣是彈,就會發出雜音乃至噪音。

修行是一個調整和重複的過程。所謂調整,就是修正錯誤,把我們的心從貪嗔痴調整出來,從凡夫狀態調整出來 從對五欲六塵的執著中調整出來。所謂重複,就是重複正確,在內心培養正念,並且不斷鞏固。

皈依三寶代表着生命重心的調整。當我們真正意識到三寶的重要性之後,才會從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狀態中走出,開始以三寶為中心的修行。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所以,皈依後還要不斷修習皈依,不斷念佛、念法、念僧。因為佛法的所有時間都是建立於對三寶的信心之上。唯有對三寶具足信心,才有可能以生命實踐佛法。不然的話,最多隻是作為一種業餘愛好,作為一種精神點綴,只是過着一種有宗教情調的世俗生活。

皈依以後,還需要發心。每個人都有很多心念,其中有正面的,也要負面的。如果將我們的心靈比作花園,多數人的內心,都因疏於管理而雜草叢生,荊棘遍佈。

修行,就是要對內心進行有效管理。這就需要認識到,究竟哪些是花朵,哪些是雜草。否則,可能忙來忙去都是在給雜草施肥,給荊棘澆水。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我們希望收穫花果,就要剷除那些佔據心靈空間的雜草,剷除那些吸收土壤養分的荊棘,然後播下花果的種子。

我們用什麼心做事,就意味着與之相應的心得到增長。如果在做事過程中使用貪心,就會使貪慾因不斷啓動而增長,最終成為人格主宰。

如果在做事過程中保持觀照,則會使觀照力因反覆訓練而強化,從而成為心靈舵手。

所以説,用什麼心做事,才是修行的重點所在。換言之,關鍵在於我們想什麼,而不是做了些什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2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