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石峁村的一處山峁上,自1976年考古發掘以來,石峁的遺址規模已達425萬平方米,是中國目前已知的史前最大城址,年代跨度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

這不僅在於石峁古城擁有宏大的建築規模、多層結構的社會組織體系,更在於其在歷史文獻上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但卻成為中國上古史當中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一個BUG級存在。

首先,石峁擁有內外兩道石牆環繞,內部使用了纖木支撐,城牆上還有馬面、角樓形成交叉攻擊,南北墩台長度均超過20米,寬度超過15米,高度則在5米以上,每個墩台都可同時容納50名以上士兵,夯土墩台外還使用厚度超過1.3米的石塊包裹,城門處設有甕城,兩道城門間道路曲折,彌補了城門處的防禦薄弱。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這種規格的軍事防禦體系,即使放在使用前裝滑膛炮的明朝都可以算得上是“銅牆鐵壁”,何況是在距今43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彼時,夏朝尚且還未建立,那麼石峁人究竟是在防禦誰呢?

其次,石峁的起始年代略晚於晉南的陶寺遺址,到公元前2000年前後,石峁和陶寺形成了雙峯並峙的格局,成為黃河中游最早具備國家雛形的兩個超強聚落。但到陶寺晚期時,陶寺的大型建築被毀,大墓遭到人為破壞襲擾,考古證實,陶寺的衰敗與石峁文化的暴力入侵和強勢滲透存在直接關聯。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換言之,被公認為是堯都的陶寺遺址,在公元前1900年前後,遭遇了石峁人的武裝入侵。但到了公元前1800年左右,強大的石峁也走向衰亡。繼之而起的,是豫西崛起的二里頭遺址。

二里頭被認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址,在二里頭二期以後,二里頭文化擴展到了晉南、陝西東部、河南大部和湖北湖南,終結了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成為涵蓋中原大部分地區的文化共同體,這表明,二里頭的確整合出了一個王權共主的新型國家體系,印證的正是文獻中所提到的夏朝。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可見,石峁所處的年代空間橫跨在唐堯和夏朝之間,其遠超堯都和二里頭夏都的規模和宮殿建築羣,決定了石峁絕非是上古文明“滿天星斗”背景下的一個普通部落方國,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研究中國上古史,石峁都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存在。

目前考古學界對石峁古城族屬的判定焦點主要集中在“黃帝居邑説”和“夏朝早期都城説”兩個層面。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推測,都會對黃帝和夏朝構成質疑。

眾所周知,黃帝的生存年代縱然不一定在5000年前,但早於堯舜禹時代卻是從古自今的共識,如果起始年代略晚於陶寺並將陶寺集團滅亡的石峁是黃帝都邑,那麼無疑會顛覆先秦以來的認知,即黃帝是晚於堯的人物。

同樣,作為夏文化代表的二里頭文化,其擴展和蔓延整個中原地區,形成廣域王權的時間節點是公元前1800年,承接的剛好是石峁衰亡的時間點。

這也就意味着,作為一個國家的誕生,夏朝的上限是在公元前1800年。早於這一時間點的,事實上屬於夏后氏部落或方國性質,而非夏朝。所以,二里頭極有可能是夏朝的興起,而非夏朝走向衰落的中晚期。

如果石峁是夏人早期都城的話,也就意味着,方國時期的夏反而比王朝興起時期的夏都城規模更大,所掌握的軍事防禦建築技術和所能動員的人力物力也更多,這一矛盾之處很難將石峁和二里頭建立繼承關聯。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石峁對於二里頭而言,更像是華夏文明多元歸一視角下的貢獻者之一,而非其誕生的母體。

根據吉林大學生命科學科研團隊的研究顯示,石峁遺址非祭祀坑提取的兩例父系古DNA分別為C2e1b2(C系南支,在現代漢族佔比10%)和O2a2b1a(現代漢族主流類型),母系線粒體DNA則分別是G2a1(華北偏西)和D5a2(華北偏東),這表明,石峁古城當時生活着至少有農耕和遊牧兩個不同部族,這也與考古發現相吻合。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石峁人源自南方人羣的北上(仰韶人),其基因在現代漢族中的高頻,又表明石峁此後重新南下參與了華夏文明的形成,並一度成為歷史長河的勝利者。

中科院古DNA實驗室的研究則顯示,在9500年前,南方人羣和北方人羣基因出現分化,8000年前時,南北方人羣基因出現雙向影響(交流融合),但到4000多年前時古南方人羣基因比例下降較多,古北方人羣成分佔據主導,這意味着,在石峁所處的新石器時代,出現了大量黃河流域的北方人羣向南遷徙的情況。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接下來我們再回到考古學視域,石峁出土的陶器已經證實與西伯利亞歐亞草原的陶器不存在任何聯繫,但石峁所出土的牙璋卻被二里頭所傳承,併成為了夏文化的標誌物。

綜上可知,石峁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文明,在體質人類學上與陶寺更為親近,其超強的防禦體系主要是為了防禦東北方的族羣(歐亞遊牧族羣),並在此後上演了與陶寺的“南北朝時代”,此後一路南下,直接參與了夏文明的創立。

中國的上古文明遠比史書記載的要豐富和精彩的多,其呈現出的中華文明起源面向更為複雜,石峁就是石峁,它完全算的上是我們通過考古發現填補的未知空白,而絕非僅僅是印證史書記載的地下證據。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如果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把重大考古發現去和古史傳説體系對號入座,非説它是黃帝都邑或者夏都,就會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死循環,反而忽略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有血有肉”的歷史原貌。

畢竟,真實的歷史遠比史書要詳實的多。夏朝之前不一定存在一個廣域王權的朝代,但卻一定存在一個多元歸一的大時代,而這個時代才是國家真正的起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08 字。

轉載請註明: 石峁考古45年,質疑焦點為何是黃帝和夏朝?DNA技術理出頭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