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9月25日,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聯合自然科研,共同在中關村論壇上發佈《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Global Innovation Hubs Index, GIHI) 2021》(下稱GIHI2021)報告,持續跟蹤全球主要城市的創新表現,監測國際科技中心的發展動態。
GIHI2021從科學中心、創新高地、創新生態三個維度來綜合評估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指數。評估指數排名結果如下:
GIHI2021綜合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依次為:舊金山-聖何塞、紐約、倫敦、北京、波士頓、東京、粵港澳大灣區、巴黎、西雅圖-塔科馬–貝爾維尤、 巴爾的摩-華盛頓、慕尼黑、洛杉磯-長灘–阿納海姆、新加坡、上海、聖地亞哥、 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內珀維爾–埃爾金、教堂山-達勒姆-洛麗、達拉斯-沃斯堡、 哥本哈根。
GIHI2021科學中心單項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依次為:紐約、波士頓、 舊金山-聖何塞、巴爾的摩-華盛頓、倫敦、北京、教堂山-達勒姆-洛麗、哥本哈根、洛杉磯-長灘–阿納海姆、粵港澳大灣區、巴黎、芝加哥-內珀維爾–埃爾金、 聖地亞哥、西雅圖-塔科馬–貝爾維尤、斯德哥爾摩、阿姆斯特丹、慕尼黑、亞特蘭大、匹茲堡、休斯頓。
GIHI2021創新高地單項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依次是:舊金山-聖何塞、東京、北京、粵港澳大灣區、紐約、首爾、京都-大阪-神户、波士頓、西雅圖-塔科馬–貝爾維尤、奧斯汀、都柏林、達拉斯-沃斯堡、上海、聖地亞哥、巴黎、新加坡、倫敦、班加羅爾、洛杉磯-長灘–阿納海姆、慕尼黑。
GIHI2021創新生態單項排名前20的城市(都市圈)依次是:倫敦、舊金山-聖何塞、紐約、北京、巴黎、慕尼黑、粵港澳大灣區、波士頓、新加坡、上海、東京、阿姆斯特丹、洛杉磯-長灘–阿納海姆、巴爾的摩-華盛頓、馬德里、多倫多、西雅圖-塔科馬-貝爾維尤、芝加哥-內珀維爾–埃爾金、達拉斯-沃斯堡、菲尼克斯。
GIHI2021認為,全球創新網絡格局正在發生改變,亞洲新興經濟體迸發活力。美國在科技人力資源、知識創造、高技術製造等領域仍具有壓倒性優勢;歐洲城市創新生態保持優勢,而亞洲城市在創新高地展現活力,具有厚積薄發的潛能。隨着科技創新投入的不斷增加,全球創新網絡已經出現明顯變化。研發與創新活動開始不斷向新興經濟體、尤其是亞洲城市轉移。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蓬勃發展,進一步重塑了全球產業分工和創新格局。
同時,中國城市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新興力量正在崛起。全球新冠疫情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勢頭持續向好,湧現出一大批優秀創新企業,創新潛能不斷釋放。北京創新高地的優勢依舊突出,且在科學中心和創新生態方面進步顯著;粵港澳大灣區首秀驚豔,尤其在創新生態和創新高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中國其他城市如南京、杭州、武漢、合肥、成都,創新經濟表現活躍,開始進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視野。
GIHI2021還稱,國際科技創新城市呈現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和定位;聚集頂尖科技人才、提升知識創造是夯實國際科技創新基石的關鍵;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兩大賦能型信息技術領域各有千秋;中國城市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創新創業活躍;新冠疫情沒有阻斷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創新生態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持續競爭力的重要基礎;歐洲城市創新生態得分普遍較高,其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專業人才流入數量和公共服務水平普遍較高。從開放與合作來看,國際合作網絡佈局仍在進一步擴散,亞洲城市在論文與專利合作網絡中的重要程度不斷增加。隨着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的拓展以及電子政務平台需求的提升,網絡寬帶連接速度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創新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
當今,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如海嘯席捲全球,正在快速改寫全球創新資源的分佈版圖並重構全球競爭格局。城市乃至國家如何形成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如何培育和打造良性創新生態,如何憑藉亙古未有的創新範式佔據發展先機,這些都是城市發展和創新的重要議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以城市為基點,謀劃和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周邊,驅動甚至控制全球創新要素的流動,已經成為各國科技戰略的重要舉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