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唐服流雲天下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經過進口、模仿、變種、創新等過程後,歐洲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瓷器,尤其是精美的機械瓷,但手工製作的瓷器仍然無法趕超古代中國的水平。瓷器的英文是小寫的“china”,將古老的中國(China)與小小的瓷器聯繫在一起,折射的是歐洲人對那個遙遠國度的嚮往。
直到16世紀,歐洲葡萄牙和荷蘭開闢商道,正式與遠東通商,引得大批東方製品流入,市場一片繁榮景象。在這些製品中,瓷器獨由中國出產。當時,只要描述好樣式,下好訂單,就可以期待中國優質的瓷器進入西方了。
中國瓷器“水注”
歐洲瓷器的產生
由於瓷器很昂貴,而且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破損,所以有些人開始思考,倘若歐洲人能在本土製做瓷器,價格將更為便宜,購買也更為容易,同時也會減少裝運時的破損和差錯。但在長達500多年時間裏,歐洲人對瓷器的製造束手無策。
據説,首件歐洲瓷器是出自一位名叫波特格的德國人之手。波特格是位鍊金術士,自稱知道將鉛變成黃金的訣竅。
瓷器製作—製坯
其實,歐洲瓷器的創始者並非是德國鍊金術士波特格。事實上,最有可能解密瓷器的人是契恩豪斯,他是位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
當時薩克森王兼波蘭國王是奧古斯特二世,他指派波特格,輔助契恩豪斯完成瓷器製造的試驗。兩人一同工作了足足5年,研究始終由契恩豪斯主導。之後,兩人完成了首個瓷器的雛形,即一個“半透明、奶白色的”罐子,不久,契恩豪斯去世了。波特格在契恩豪斯的數據基礎上,最終完善了製造瓷器的工序。
瓷器在歐洲的發展
歐洲15至17世紀,仍處於生產陶器和軟質瓷的階段。例如英國17世紀生產紅陶,並模仿中國瓷器,直到18世紀中葉,英國歐洲瓷器產業空前興盛,瓷器不再只是貴族的地位象徵,中產階級也能夠購買瓷器,或留着自己欣賞,或作為禮品贈送他人。
西班牙於1760年建立中國皇家瓷器工廠;荷蘭於16世紀生產陶器,並模仿中國青花瓷器;法國17世紀發展陶器生產,18世紀(1768年)生產第一件模仿德國的硬質瓷器;德國於16世紀生產軟質瓷,低温,摻合玻璃的混合粘土,類似半透明狀。
奧地利是18世紀歐洲第二個生產硬質瓷的國家;意大利16世紀生產軟質瓷並模仿中國瓷器,1719年開始生產硬質瓷。
瑞典、丹麥於18世紀分別建立瓷器工廠及皇家瓷器工廠。總之18世紀,各國紛紛建立皇家瓷器工廠,加強對中國瓷器的探索與研究。於是在德國,首先燒製出模仿中國瓷器的硬質瓷,繼而奧地利等國先後燒出硬質瓷,結束了歐洲軟質瓷的歷史。
瓷器也是貴族們的偏愛
中國瓷器傳入歐洲以後,立即受到各國王室、貴族及各階層人士的喜愛。當時出現一種尋找黃金船瓷器的潮流。
奧古斯特二世是位購物狂,尤其迷戀瓷器。他在一封信中寫道:“一個人喜歡瓷器和喜歡橙子沒什麼兩樣,一旦他迷戀某件東西,他就永不會滿足,想要得到更多。”1733年,奧古斯特二世逝世,留下了陷入財政緊缺的國家、9個孩子、還有35798件精美的瓷器。
1351年,元景德鎮窯大維德花瓶
大維德基金會藏,大英博物館展出
儘管中國瓷器在當時價格很昂貴,但仍被王室、貴族搶購一空。在他們的宮殿、邸宅、陳列室中展示中國瓷器,以顯示其身份的高貴,同時也作為王室的財產,加以炫耀。據有關記載:西班牙皇宮當時收藏有中國瓷器三千餘件;葡萄牙王后的財產清單中,中國瓷器是極為重要的一項。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是一位文化藝術愛好與收藏者。1670年建立凡爾賽宮,後在宮內修建托里阿諾宮,該宮內以陳列着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國青花瓷器而著名。該宮在建築上又借鑑了“南京瓷塔”的手法,覆蓋以彩釉陶磚、又稱“托里阿諾瓷器宮”。不僅王室、貴族、其它各階層人士也熱衷收藏中國瓷器。荷蘭一位銀器藝術家的富孀吉梅倫波洛夫人在1653年以收藏中國瓷器精品而聞名荷蘭。直至今日,我們在歐洲各國博物館及私人收藏館家那裏還可以看到相當數量的中國外銷瓷器。
明景德鎮窯葡萄紋大盤
現藏大英博物館,真正的青花
除了用於展示的瓷器外,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鐲也都是中國瓷器,葡萄牙國王贈送給意大利國王的禮物是四個中國描金瓷“對蝦”。王后委託人在中國訂燒自己肖像的餐具,贈送給有功的士兵。
外銷瓷,現藏巴爾的摩華爾特斯美術館
歐洲王室爭相購瓷鬥富,以至於乾隆皇帝要親自組織專門人才、由他直接指揮為“外銷粉彩瓷”特別製作西方人喜歡的款式與圖案。歐洲各大著名博物館,每家都有一批“鎮館瓷器”,那多半是明清時特製的外銷品,是他們高價收購的。
瓷器進入歐洲普通家庭
18世紀初,由於清政府允許歐洲國家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歐洲國家的船舶可以直航廣州,這樣中國瓷器大量進入歐洲市場,瓷器也成為歐洲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比如做餐具,鑲嵌在牆壁、傢俱或屏風上來裝飾房間。歐洲對於中國瓷器的大量需求,一直延續到18世紀晚期歐洲開始大量生產瓷器為止。有人估計,從16世紀開始,二百年間,絕不會少於一億五千萬到二億件瓷器流入歐洲。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