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時代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深化,近些年逐漸開始嶄露頭角,進入大眾的視線。從目前市場結構看,手術機器人的市場份額最大,銷量佔全球醫療機器人份額的60%以上。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醫生嘗試通過工業機器人來輔助進行腦組織活檢。1988年,美國人設計出一套名為PROBOT的前列腺手術系統,這是史上第一台應用於外科手術的機器人。1997年,“手術機器人之父”王友侖成功研製出了“伊索”——一種可以聲控的“扶鏡”機械手,以避免扶鏡手生理疲勞造成的鏡頭不穩定。“伊索”也是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台手術機器人,由此開啓了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之路。
當然目前,全世界手術機器人的代表首當其衝的還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嚴格來説它是由外科醫生控制枱、牀旁機械臂系統和成像系統三部分組成的高級機器人平台,其設計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我國在2006年引進達芬奇,藉助靈活的機械臂,達芬奇機器人可以做360°全方位的操作,實施手術時,醫師不和病人直接接觸,而是通過三維視覺系統和動作定標系統,操控機械臂以及手術器械來完成手術。這相當於彌補了過去最能影響外科手術成敗的兩大因素——視野的可及性、手的穩定性。
(看看新聞Knews記者:王文婧 實習編輯:李珂)
手術機器人早在1988年就出世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1 字。
轉載請註明: 手術機器人早在1988年就出世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