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IDC:AI能力成雲服務重要趨勢,BAT等大企業競爭將更激烈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科技

7月14日,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顯示,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AI能力已成為用户進行雲服務選型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報告顯示,受雲服務廠商積極投入、雲原生企業的帶動、混合雲技術的成熟以及聯邦學習類技術趨勢,AI雲服務市場最近2年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佔AI軟件市場規模約10.3%。

在當前主流的AI用例中,採用AI公有云服務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互聯網行業的內容審核、推薦系統,製造業供應鏈預測分析,金融行業中小型企業的智能客服,零售行業智能營銷、產品推薦、對話式客服,客流分析等等。

根據報告分析,從2019年市場份額來看,在AI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中,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最為領先,其次是阿里雲,騰訊雲,其他廠商則包括AWS、華為雲、微軟Azure、金山雲、京東雲等。

報告也對具體產品進行了數據統計。其中在智能語音以及對話式AI領域,阿里雲的優勢比較明顯。在IDC發佈的另一份報告《中國AI雲服務市場半年度研究報告》中,阿里AI在智能語音公有云服務的市場份額達到44%,對話式AI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57%。

阿里達摩院語音實驗室負責人鄢志傑認為,雲的出現讓語音技術從少數人掌握的高端工具變成了人人可用的平民技術。據悉,阿里雲目前擁有5萬多家語音客户,包括中移動、中央電視台、招商銀行、字節跳動、小I機器人、天貓精靈等。IDC在報告中點評指出,阿里雲在智能語音技術商業化領域獲得較大成功,其成功之道在於集結了大量ISV以及渠道類合作伙伴。

IDC數據顯示,從產品數量的統計數據來看,百度智能雲、阿里雲在公有云上開放AI能力的數量最為豐富。除了智能語音領域,主要產品還包括人臉人體技術、圖像視頻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其中,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目前實現一定規模的商業化營收的僅有百度智能雲;在人臉人體識別領域,騰訊雲依託人臉核身、特效、人臉融合能力,市場表現相對領先。

IDC中國助理研究總監盧言霞預測,AI雲服務市場未來5年將保持高速增長。雲服務廠商也將成為AI技術突破和應用創新的重要力量。技術創新和突破、能規模化複製的應用場景、完善的生態合作,將幫助廠商擴大市場份額。

報告指出,對於AI雲服務市場本身的競爭,2020年之後會更加激烈,尤其是第一梯隊廠商之間的競爭。而未來的AI雲服務競爭,將不僅限於技術領先性和產品豐富度,更重要的是周邊開發工具、合作伙伴生態等層面的系統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