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618的逐漸走近,全國各地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也在日漸提升。數以億計的訂單挑戰着物流供應鏈的能力邊界,而京東物流也再次放出大招,重磅推出倉儲神器,在這個炎炎夏日成為了物流供應鏈行業的新熱點。
6月17日,亞洲首個全流程智能柔性生產物流園——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建成投用,這座位於天津市武清區的智能倉庫,繼全流程無人倉、地狼倉、天狼倉、亞洲一號智能倉庫之後,成為了電商行業新一代先進的大規模自動化倉儲生產於管理體系。它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先進之處”?下面三組數據可以略見一斑,帶你對京東物流北斗新倉一睹為快!
150萬行、368天、18萬次
為了進一步提升智能倉內的生產效率,讓數量龐大的商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京東物流368天磨一劍,將涉及倉儲、揀貨、複核、打包等環節的代碼進行全新編寫。1260萬行代碼重構了整個WMS(倉儲管理系統),讓京東物流北斗新倉擁有了更加智能的“智能大腦”。
在此基礎上,通過智能算法的全面升級,京東物流北斗新倉內運營的各工作環節實現了極大優化,每天減少打包複核動作18萬次,堪比14支機械手臂,不僅不會影響工作的準確程度,更能夠提升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失誤,實現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
108萬次
重磅升級後的智能大腦,負責着倉內海量的自動化設備的規劃和調度。而在具體的操作環節中,京東物流北斗新倉中還有着這樣一件“法寶”,雖然看着體積很小,但絲毫不容小覷。眾所周知,每一件商品的入庫環節,都總少不了通過一次掃碼來確認商品信息,而這個過程,則往往由工作人員手持掃碼槍來完成。
在京東物流北斗新倉的生產線上,這個環節被大大優化,“手持掃碼槍”變身指環,徹底解放人類雙手,僅這一處改進,初步計算每天能夠減少取放動作108萬次。
54萬次,800個
除了硬件設備的快速升級,京東物流北斗新倉也少不了軟件細節的不斷完善。以智能倉內類目繁多的商品為例,為了進一步精細化貨物管理,北斗新倉一線員工每天平均能夠減少54萬次扭頭動作,呵護頸椎健康。
除了着三組數據之外,京東物流北斗新倉有趣的數字還有很多。例如倉內有800個智能分揀車併發式作業,定位速度達到毫秒級;全倉數萬個自動化設備和硬件設施,猶如人類神經網絡;形成的柔性供應鏈能夠從容應對20萬訂單……京東物流北斗新倉的創新和升級絕對令人耳目一新,在未來,隨着這座新一代神器的全行業應用,中國的物流產業乃至整個供應鏈,必將迎來巨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