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編輯導語:如今,自媒體盛行,各行各業都在做自媒體,有無數個個體以及企業通過自媒體獲取了一定的流量。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流量固然寶貴,但是想要獲取也並非簡單的事情,自媒體平台門檻雖然低,但是競爭的壓力可是一點都不小。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首先要説明的是,這篇文章是給小微企業主(線下實體、服務機構或品牌主,而非互聯網公司或是自媒體運營公司)寫的。對於自媒體,企業首先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自媒體是用來幹什麼的?對自己到底有什麼用?

本篇文章不會過多介紹具體的運營細節,只是幫助企業主梳理做自媒體的正確思路,讓我們在經營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對於企業來講,自媒體的價值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幫助企業:擴大品牌知名度、提供工具服務及日常品牌運營。

01

很多老闆對自媒體的態度是:“開個公司就應該有這麼個東西”,上來就把各種號都註冊上了,然後讓一個運營管理多個賬號,甚至還要求日更,這樣做不僅不會有效果,甚至還會帶來人力和財力上的損失。

做自媒體和寫策劃案是一樣的,首先要想清楚以下這幾個問題:

  1. 公司是什麼角色?(實體商家、平台、乙方、甲方、招商加盟)
  2. 公司處於哪個階段?(創業期、發展期、成熟期)
  3. 自媒體該不該做?(暫時不做、現在做、以後做)
  4. 自媒體解決什麼問題?(技術服務、優質資訊、品牌輸出)
  5. 選擇哪些媒體渠道?(公眾號、抖音、新浪微博)
  6. 自媒體是給誰看的?(自己人、甲方、合作伙伴、C端用户)
  7. 我想讓粉絲看到哪些信息?(優惠活動、上市新品)
  8. 粉絲想要看到哪些信息?(你們是誰、有哪些案例、感興趣的內容)
  9. 提供的信息能否帶來持續的關注?(單一、多元、豐富)
  10. 運營相關事宜(訂閲號、服務號、日更、周更)
  11. 需要投入多少成本?(文案、設計、其他費用)

常見的自媒體分為三個梯隊,權重自上而下,至於大魚號、企鵝號、新浪號,都稱不上企業自媒體號,基本可以無視。

  1. 公眾號(品牌管理及運營)
  2. 抖音(有趣好玩的短視頻)、新浪微博(事件和娛樂八卦)
  3. B站(知識官和二次元)、知乎(問答解決問題)、小紅書(顏值和美女)

每個渠道都有自己獨特的屬性,在選擇媒體渠道時,你的品牌內容要和平台調性相吻合。

公眾號屬於半封閉式的自媒體號(雖然近幾年增加了搜索等對外展示的功能),包容性更強,可以説適合任何品牌;其他的平台屬於開放式,都有一套推薦機制,就是説你的內容越符合標準,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曝光。

02

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時期,對自媒體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企業創業期就需要自媒體的幫助,有的企業則是在中期和成熟期時需要,下面我們通過不同企業類型和階段,再根據上述的思考邏輯去分析自媒體的價值:

如果你是一家初創的實體商家(特色中餐館),你的客户就是吃飯的C端客户,宣傳飯店的優惠活動就是自媒體的目的。

對於消費者而言,某一家的美食及優惠信息不足以吸引他們長時間的關注,他們更願意關注美食自媒體或者像聯聯周邊這樣的平台,在粉絲量不多及公眾號圖文打開率走低的背景下,單獨弄個公眾號意義不大。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微信號和顧客成為好友,然後通過朋友圈定期推送飯店的信息,後期可以將顧客拉羣,在羣內進行推廣和宣傳,這樣的方式比自媒體號的運營更加簡單高效。

實體商傢俱有本土屬性,所以抖音、小紅書就非常適合(有本土定位功能),抖音可以發一些菜品的視頻,場景的視頻等等。至於小紅書,主要看飯店是否在顏值上過關,錄一段小視頻&拍照對於商家還是很容易的。

如果你只是一家小店,上面的操作尚且滿足需求,如果你想走招商加盟路線,擴大規模和品牌影響力,那麼就要改變自媒體運營策略了。你的自媒體既要為加盟者服務,又要為粉絲服務(粉絲會隨着加盟模式的擴大而增加,產生量變到質變),這時候公眾號就有意義了。

就單一品牌而言,不可能每天有那麼多的信息可發,同時消費者對單一的品牌黏性也不會增大,所以公眾號推薦服務號,而非訂閲號。

公眾號的運營分為兩個部分:菜單欄基礎功能+每週圖文更新,菜單欄可以添加招聘信息、加盟信息、會員服務等固定模塊,推文必須針對的是消費者,比如優惠活動、新品上市、抽獎福利、品牌故事等等。

在內容上儘量短、精、有趣、有料、好玩,一次只發一篇推文,不要弄成長篇軟文,因為消費者沒有耐心,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品牌屬性在內容上打造自己的風格,可以參考杜蕾斯、絕味鴨脖、三隻松鼠等知名品牌。

以絕味鴨脖為例,它屬於休閒類食品,品牌關鍵詞:放鬆、聚餐、夜宵、小吃,粉絲主要以年輕人為主,內容調性多為輕鬆活躍,公眾號最大的特點是小編的留言回覆,將“皮”發揮到了極致,頗受年輕人喜歡.

如果你的粉絲都是一羣中年大叔,那麼“皮”就顯得格格不入了,總結來講就是對什麼人説什麼話。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其他渠道該如何做的呢?

如果你的實體產業沒有像做到海底撈一樣遍佈全國各地,還是按照上面的本土渠道深耕即可,如果你業務已經覆蓋全國,品牌已經突破地域限制,那麼其他的媒體號也是可以考慮的。

03

如果你是一家平台型企業(商場),粉絲就是去商場消費的人,而非商户,消費者想看到的是商場裏是否有好玩的活動、打折的商品、哪個明星來了、新入駐哪些項目等信息。

商場可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所以消費者對商場的黏性和關注度要遠高於單一品牌,同時很多消費者都是計劃式出行(有活動才過去),這時候企業就應當將商場信息及時的、高頻的推送給粉絲(消費者)。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就以上需求,公眾號應當選擇訂閲號、日更,篇數在6-8篇/天,每篇僅一個主題。在其他媒體渠道選擇方面和實體商家的策略大致相同,這裏就不在贅述。

04

如果你是乙方公司(品牌營銷公司),初期的發展主要是拓展新業務,接觸新客户,那麼甲方企業就是我們的粉絲,他們想看到的是:我們是什麼公司、我們之前的案例、我們真正的實力,以及我們都服務過哪些客户等等。

乙方主要以固定的服務為主,自媒體應當突凸顯專業能力,內容不會特別頻繁,所以選擇服務號是最合適的。

公眾號的功能包括兩方面:企業官網+常規內容輸出,企業官網就是將公眾號的菜單欄添加企業簡介、服務模塊、客户案例、招聘等信息,讓客户在關注公眾號的同時就能瞭解企業的大體情況,這對企業的初期尤為重要,可以直接替代PC端官網。

在內容運營上可以是服務過的案例、專業能力的體現亦或是凸顯公司實力的事件等等。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乙方的公眾號不見得要多少粉絲,可能100個粉絲就相當於100個客户,這對於一家乙方公司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05

很多文章都反對內刊型公眾號,啥是內刊?

就是很早以前給公司內部人看的小冊子,裏面的報道無非是領導和誰合影了、領導語錄等等。

員工真的關心這個嗎?

員工只關心工資、福利以及是否有上升空間,很多公司的公眾號最後做成了領導想要的樣子,如果只是為了自娛自樂,只能説這個老闆還是有錢。

那麼內刊型公眾號是否有意義呢?

我覺得應該加個前提,當企業好幾千人甚至上萬人,在全國有很多分公司的時候,到是可以弄一弄。舉個例子:阿里味兒,這個公眾號只做了一件事,宣傳員工價值,訴説阿里人和阿里事,目的就是宣揚阿里文化,打造團隊凝聚力。

員工看到自己上了榜,虛榮心得到滿足,工作更有幹勁,這樣的內刊型公眾號才有意義。如果你們公司就十多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大家彼此都熟悉,那麼有啥可宣傳的呢。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06

最後總結一下:發佈的內容要言之有物,不要為了發內容而發內容,發的內容一定要和粉絲利益相關,和企業品牌相關,而不是為了企業的個人喜好而發,不要發爛大街的軟文,如健康小常識、抄襲的內容等等。

企業的自媒體千萬不要找外包公司,自己的品牌出口一定是自己人才明白怎麼回事,你自己都搞不清楚,別人怎麼能給你上心呢。

企業自媒體不要當成真正的自媒體,幻想寫出一篇10w+的推文,渴望獲粉無數,有大量的粉絲互動,它就是一款工具,幫助企業對外宣傳品牌的一種載體。

粉絲數量和互動當然越多越好,但是企業自媒體的重心應當放到品牌展示及品牌維護上,這才是企業自媒體的核心目的。

本文由 @瀟先生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07 字。

轉載請註明: 企業該不該做自媒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