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滴滴同年涉足順風車的嘀嗒要上市?爭搶移動出行第一股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低調的嘀嗒被曝上市消息,這讓出行行業頗為意外。9月2日,有報道稱,“嘀嗒考慮在香港進行5億美元IPO”。對此,嘀嗒相關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針對這則信息不予評論,沒有相關信息可以披露”。如果消息屬實,這家與滴滴同年推出順風車業務的出行平台,將成為今年繼滴滴之後,第二家傳出IPO消息的公司。不過,無論從業務豐富度還是體量上看,嘀嗒與滴滴的差距都不止一星半點。

9月2日傳出的嘀嗒IPO消息十分有限,關鍵詞包括香港、5億美元。這倒是十分切合嘀嗒的企業風格。

嘀嗒成立於2014年9月,由於起家業務是順風車,企業一直使用“嘀嗒拼車”品牌至2018年1月。品牌升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嘀嗒豐富了業務線,在2017年10月進入出租車市場。目前,順風車、出租車也是嘀嗒主要的兩大業務板塊。

根據不久前嘀嗒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整體註冊用户數超過1.8億,註冊車主數超1900萬,認證通過車主超1000萬;累計註冊出租車司機數量超190萬,累計認證通過出租車司機數量80多萬。

雖然滴滴並未透露順風車、出租車業務的具體數據,但近期滴滴宣佈了全球日訂單突破5000萬,其中包括滴滴在全球的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單車和代駕業務。

在業務緯度,嘀嗒很保守,相比頭部企業滴滴、以及擁有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等業務的哈囉,嘀嗒都更垂直。自從嘀嗒上線,公司一直保持着低調、謹慎的風格,被用户大範圍關注到是在2018年,因為滴滴順風車事件,很多滴滴順風車用户轉向嘀嗒平台,嘀嗒也進行了一系列安全、合規等方面的調整。

由於業務線單調,在移動出行企業搭建一站式出行平台的競爭中,嘀嗒顯得十分佛系。因此業內人士對於嘀嗒上市比較意外。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於與頭部企業的差距過大,嘀嗒想在用户規模和市場份額上起量很困難,“差距的形成與企業的運營風格有一定關係,移動出行市場已經被壟斷,企業間不是靠競爭,而是靠財團收購。滴滴通過一系列資本操作,成為市場巨無霸,在2015年之後基本沒有真正的對手了。嘀嗒一直是自己在做業務擴張,覆蓋市場的速度高下立判”。

不過,嘀嗒CEO宋中傑在2019年9月透露,嘀嗒已實現盈利,營收來自於多方面。嘀嗒相關人士今日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現在嘀嗒已經開始對出租車業務收取信息服務費,不過並未透露公司目前盈利與否。

對於嘀嗒為何在這個時間段傳出上市消息,有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可能是因為投資方要退出,“一般基金的投資週期是6、7年,今年是嘀嗒成立的第六年,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嘀嗒考慮IPO事宜”,該人士説。

事實上,除了嘀嗒,滴滴在7月也被傳出上市消息:“計劃最快年內在香港IPO,目標估值超過6000億港元(約800億美元)”。如兩家上市傳聞屬實,滴滴和嘀嗒將在香港角逐中國移動出行第一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7 字。

轉載請註明: 跟滴滴同年涉足順風車的嘀嗒要上市?爭搶移動出行第一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