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出品|虎嗅大商業組

作者|房煜 虎嗅主筆

題圖|虎嗅


一年前,當蘇寧易購以48億元價格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樁非常划算的交易。不過,交易之後,就是日復一日的細水長流過日子了。

 

對於家樂福的現狀,蘇寧方面是滿意的。在今年半年報發佈後,蘇寧易購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曾經表示,家樂福的第一階段整合較為順利,上半年家樂福實現的盈利1億元以上,現金流也已轉正,接下來家樂福的整合將進入第二階段。

 

家樂福目前在中國有231家門店,佔大頭的還是萬平米規模的大賣場業態。這是所有線下零售業改造中,最難啃的骨頭。可以對比的是阿里對於高鑫零售(大潤發)的改造,歷經三年幾經調整思路,直到老帥黃明端重新操盤,現在也只能説初見成效。


而蘇寧改造家樂福,一是蘇寧缺少有大賣場相關經驗的團隊,二是還面臨中外文化的融合問題。應該説改造難度比起阿里改造高鑫零售,只高不低。不過目前從財務數據看,還算不錯。這也是有些出乎外界意料的。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有趣的是,大潤發改造大賣場時,黃明端根據“重構”大賣場的需求,將大潤發的家電部分交給了蘇寧來做合作,以集中注意力,確保自己在生鮮食品這樣的核心品類的競爭力。不知道在與大潤發的合作中,蘇寧易購方面通過觀察是否也受到了一些啓發。但是根據蘇寧家樂福CEO田睿和虎嗅的交流,其改造思路並沒有照搬其他同行,確實非常值得業內覆盤和思考。

 

一站式沒有錯

 

在與虎嗅的交流中,田睿開宗明義的指出,大賣場所秉持的“一站式購齊”的理念沒有過時,消費者仍舊需要一站式購物。“我反對的是同質化的一站式購物。”他以服裝為例,“比方説,賣場做特步、迪卡儂、阿迪達斯的產品,一定不能讓他們三個出現同質化的東西。”

 

這曾經被認為是大賣場最需要改變的地方。主要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其他渠道的分流,比如電商渠道和品類殺手渠道。最典型的其實是蘇寧自己對於大賣場家電板塊的瓦解。第二個則是消費者消費頻次提高帶來的購物行為“碎片化”的趨勢。

 

但是田睿對此的理解不同。他認為,從購物需求來看,購物本身的一站式滿足仍舊是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問題在於大量的同質化商品使得大賣場失去了吸引力。此外,“你好久不來大賣場,是因為這裏沒有你想要的商品。”簡單説,商品“多而不當”才是大賣場的問題癥結。多和全本身不是罪過。“我積極推進的是能夠滿足用户多層次的、這種多場景需求的一站式購齊。”田睿對虎嗅表示。

 

從外在變化看,最明顯的變化是,現在的家樂福已經不是一個大賣場的代名詞,而是多種業態並存的態勢。在業態佈局上,家樂福實行“1+2+1”業態組合:


1是指社區生活服務中心。很大一部分門店是從原來大賣場改造而來,重大的變化在於外租區的調整,更加突出服務功能;

2是社區店,一種是面積在1000-2000平左右的標超店,另一種則是定位略高開在購物中心裏的精選店。

還有一個1則是社區生鮮超市,9月30日會在上海開業。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當然,從賣場來看,即使是過去有的商品,現在的陳列方式也從貨架式陳列更多變為情景式出樣。這也是田睿大力推行的,以適應新的商品結構變化。但是在這些變化的背後,其實是商品的變化。

 

從數量上看,整個大賣場的商品進行了比較大的更新換代。比如在食品板塊,有大約2000個SKU是新品,其中不乏網紅商品,選品的主要邏輯是健康、時尚、個性。這不僅是商品內容的改變,也包括選品、組合以及營銷邏輯的改變。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家樂福準備賣一款網紅汽水,採購人員去談,回來彙報説,恐怕不好賣。一個原因是許多新晉品牌根本沒有促銷員,也不屑於向大賣場“低頭”去交什麼費用。田睿對採購人員説,你怎麼知道不好賣,是我們以前的方式不對。結果在北京十九家門店試賣,一個月賣了200多萬。門店急着向後台要貨,説備貨備少了。這個事情對於團隊的很多成員都有所觸動。

 

這種新商品多了,陳列的方式營銷方式自然也會改變。熟悉大賣場的人深知,過去的大賣場裏, 為什麼大品牌會推出很多產品線,把賣場的貨架填滿,並且派上自家的促銷員,引導消費者關注。其實就是為了壓制新品牌的出現。


但是這一套玩法最終拖累的是大賣場自己。一方面,家樂福需要找到更多的網紅商品,從自己與品牌商的利益固化板塊去突破,不再是填滿貨架,而是真正突出對消費者有吸引力的商品。另一方面,家樂福也需要思考如何跟上整個消費趨勢的變化,特別是在近年來,食品飲料板塊熱點新鋭層出不窮的情況下。

 

田睿意識到,過去的那一套必須改變,加快大賣場上新的能力,而不是一個總在賣庫存、老商品的感覺。“原來上一個新品,從申請編碼到建合同等流程,做完倆個月過去了,兩個月後,這個產品説不定熱度都過去了。這個速度太慢,是因為沒有數字化技術做保障。”

 

所以家樂福的改造過程中,同樣離不開數字化的驅動。這種數字化首先是商品SKU的數字化。其次是通過大數據全網選品,更快的根據熱點找到當下正在熱銷的商品,迅速引進。

 

從商品的角度看,生鮮、食品、家居幾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汰換,取捨加減法。但是沒有哪個板塊是被戰略放棄或者忽視的。這就和前面田睿所講的思路一致,“大賣場一站式購足沒有錯”。

 

在生鮮領域,田睿力推的事包括當日配送,並且在家樂福原來全國六大倉物流體系的基礎上,藉助蘇寧物流的力量,規劃建立20個冷鏈倉,這相當於在全國範圍內重新建設一個冷鏈網絡。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事實上,今天線下實體零售業的挑戰,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履約方式的多樣化。除了電商模式,當下正熱的同城零售,也正在瓦解一站式購足的形式。此前也有行業媒體指出,到家平台上消費者訂單的碎片化,其實背後是渠道的碎片化和多元化,這對於消費者意味着選擇更多,但是對於零售商則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競爭和分散的注意力,如果商品又沒有特色,就很難形成牢固店用户心智認知。

 

在商品層面,田睿則認為,結合蘇寧已有的大快消事業部的資源,加上家樂福自身在食品等板塊的資源優勢,先釋放出家樂福的長板來。“若論從標品到生鮮的變現能力,恐怕國內零售商沒有幾個能和家樂福比。”

 

下面的問題則是,今天的家樂福如何應對日漸強勢的、以到家服務為標配的同城零售。

 

織網到家流量

 

其實在前面講述家樂福的1+2+1的業態時,已經埋下了一個伏筆。這個伏筆就是任何到家模式的履約體系,背後都是需要一個完善的門店網絡來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所以家樂福的四種業態,其實可以總結為按照由遠及近的邏輯分佈的。這裏面還沒有算家樂福EASY。

 

從履約角度,現在家樂福的到家服務就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把現在的三公里一小時送達,升級成同城零售。這會成為一座城市裏每家門店的標配。另一種方式則是次日達。每個城市選擇一家門店來做,而且通常是會選擇一家業績不那麼好的門店。通過壓縮門店經營面積,直接拿出幾千平方來做履約倉。據説,這個模式在上海和深圳已經跑通。

 

這種到家兩分法,一招對着電商,一招其實對着是美團、盒馬這樣的同城零售。比較有意思的是,蘇寧家樂福採用大前置倉的方式,來做一座城市的次日達。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實際上,同城零售真正的難點在於庫存的統一。田睿表示,現在的家樂福採購權是統一的,店長沒有采購權。而從整個蘇寧來説,哪個品類誰有優勢誰就去採購,最後共享供應鏈。核心問題還是庫存系統中,SKU的數字化ID 的一致性。做到了這一點,同城零售就不難做,剩下的是打磨履約能力。

 

事實上,做到家服務,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多大程度藉助外力。田睿表示,蘇寧家樂福做到家服務,更為看重的是自有流量的上升,在這個前提下,再去做外部合作。“一季度結束時,自有流量佔比20%左右,現在是40%。”所以目前與美團、餓了麼都有合作。而虎嗅在家樂福一家門店看到,賣場裏現在有一塊專門的區域,做高頻外送商品揀貨。

 

服務是根本

 

從蘇寧整體的風格來説,蘇寧是比較強調紀律性和管控的。在過去的認知中,業內普遍認為家樂福的經營更加強調靈活性,不過,田睿在交流中提到,對於百貨和紡織這樣的板塊,家樂福的思路是變成體驗式的品類,做小而美的品牌店中店,把大量的品牌店中店集合過來,通過聯營、代銷和經銷三種方式去做。但是他強調:

 

“我們跟其他模式不同之處在於,不管做聯營、做代銷、做經銷,都要做三管:管庫存、管進價、管售價。因為只有把庫存、進價和售價管好,品牌的訴求和用户的訴求才能夠很好的整合。如果不管庫存、不管進價、不管售價,用户的訴求就沒有辦法報答。”

 

從虎嗅對於蘇寧的瞭解來看,這種三管政策,不僅是策略,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相對來説,蘇寧對於流程要求比較嚴,比較強調做事規範性。這對於傳統零售業,也可以避免一些問題的發生。

 

但是在這場轉型中,家樂福的員工也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對於很多家樂福員工來説,這一年一方面是要接受蘇寧對於家樂福新的思路進行調整,另一方面,零售即細節。在賣場內,她們的任務仍舊是要堅持做好賣場裏的每一個細節,從細微處維護家樂福這家世界級零售商的尊嚴和品質感。

 

在家樂福上海萬里店,虎嗅看到,店裏的唐姓店長會囑咐店員注意擦一下自動結賬機背面的灰塵;在打包區域,如果有人塞入包裝袋的冰袋不夠“飽滿”(注水不足),會被要求換冰袋重新打包。上海多雨,巡店時唐店長髮現門店只鋪了一塊地毯,就追着店員把地毯多鋪幾塊,直到能夠“無縫連接”到電梯,“老人多,萬一腳滑摔倒就麻煩了。”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對於這些員工來説,家樂福的教育和烙印還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談及家樂福,她們會非常自然的用英文説出企業的價值觀。這不是秀“外語”,而是那些價值觀的表述,本來就是英文。當蘇寧從上層建築的層面去改造家樂福時,這些一線員工的身體力行、甚至老員工的言傳身教,仍舊是家樂福這個老牌零售企業重現輝煌的基礎保障。

 

雖然從外界來看,同城零售、新零售、餐飲零售化這些熱詞,更加吸引大眾的眼球。但是這些日夜與賣場為伍的員工,他們更多的心思還是在於如何把自己的賣場變得更時尚,更加讓消費者感覺到便利。有些90後員工,開始嘗試賣場直播;一位年輕的員工做出一個好看的堆頭設計,會高興的拉着同事來看,就像做了一次插花表演;而這家門店,在賣場熱銷商品價籤展示上,也做了很多改良和創新。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這些細節的努力,是否能夠改變大賣場這個外界眼中“日漸沒落”的業態的命運?唐店長在上海也經常觀察同行的做法,她認為零售業的本質始終沒有改變。而消費者需要更好的服務,這個需求點始終存在。在門店推行社區團購的過程中,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位老人不會手機下單,唐店長幫助他下單。後來這位老人一定要跑到服務枱來等她 ,親手把一張張紙幣還給她,並且又去賣場走了一圈。

 

臨走,這位老人提着購物袋對她説,“你看,這些(東西)都是我在這兒買的。”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310 字。

轉載請註明: 半年盈利1億元,家樂福入“蘇”一年發生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