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後各國的反思和總結來看,沒有一個國家不在乎金牌,以“舉國之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絕非中國獨有,且將被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借鑑效仿。
7月29日,東京奧運會柔道男子100公斤級決賽中,日本選手沃爾夫戰勝韓國選手趙久涵,獲得冠軍(新華社發 劉大偉/攝)
東京奧運會已經落幕,各國媒體和體育智庫的“賽後小結”也陸續出爐了。
儘管有美國媒體宣稱 “奧運獎牌不再體現國家文化實力”,並攻擊中國“不惜一切代價拿下最多金牌”,但從賽後各國的反思和總結來看,實際情況是,沒有一個國家不在乎金牌,以“舉國之力”提升競技體育水平,絕非中國獨有,且將被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借鑑效仿。
日本早在申奧成功之後,就啓動了奧運規劃,早早延攬了一批頂尖運動員歸化入籍,直接增加了多個奪金點。
英國則是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慘遭敗績後,苦心經營25年,由國家下場主管奧運體育,再加上“毫不手軟”的“砸錢”,才從“奧林匹克陪跑國家”躋身於“獎牌大國”之列。
德國此次在東京遭遇“兩德統一後最差成績”,痛定思痛,宣稱將從2022年1月1日起改革以“業餘訓練”為主的競技體育機制。
“新日本人”是“秘密武器”
日本在東京奧運會上憑藉東道主之利,一舉獲得27枚金牌、58枚獎牌,僅次於美、中兩強,列獎牌榜第三位。
能夠在獎牌榜高居“榜眼”,一個原因是作為主辦國,日本在本次奧運會上新增了一些本國運動員擅長的項目,比如空手道和滑板。但更加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日本為這屆奧運會進行了提前佈局,尤其是引進了一批歸化入籍運動員,迅速提升了籃球、田徑、網球等原本弱勢項目上的實力。
2013年成功申奧之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招攬”人才——只要看到有潛力的有日本血統的運動員,就會提出優渥條件,吸引其選擇日本國籍。沒有日本血統的,只要有出色成績和入籍意向,也會成為日本爭取的對象。
據統計,本次東京奧運會共有40名“新日本人”選手參賽,佔日本奧運代表團614名選手的6.51%,人數和比例均創新高。其中,有日本血統的(父母之一是日本人)26名,完全沒有日本血統的也有14名。
混血運動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頂着“辮子頭”點燃奧運聖火的海地裔日本籍女子網球運動員、四座大滿貫得主大坂直美。儘管她爆冷提早出局未獲獎牌,但歸化入籍運動員此次仍然為日本代表團立下了汗馬功勞。
比如首次闖進奧運會決賽、最終獲得銀牌的日本女籃中,就有數位黑人面孔、攻勢凌厲的選手。伊芙琳·馬烏里出生於日本愛知,但父母均來自加納。伊芙琳從小就展示出了優異的身體條件,15歲入選日本國家隊,全家人也一起獲得了日本國籍。她被公認是日本女籃一路過關斬將、擊敗強大的法國隊和比利時隊的功臣。她的妹妹斯蒂芬妮·馬烏里也代表日本參加了三對三籃球賽。 另一位女籃選手莫妮卡·奧克耶則是尼日利亞與日本混血兒。
日本代表團的男旗手、身高2米05的男籃運動員八村塁同樣是一位混血選手。由於皮膚黝黑又留着寸頭,他被日本球迷稱為現實版的“赤木剛憲”(日本動漫《灌籃高手》中的明星球員,特徵是皮膚黑、留寸頭)。23歲的八村塁出生於日本仙台,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西非貝寧人,2019年登陸NBA,效力於華盛頓奇才隊,並在2019-2020賽季入選NBA最佳新秀第二陣容。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男籃12人的隊伍中,就有4位混血球員(除八村塁以外,還有美日混血兒舍費爾·艾維·幸樹和渡邊飛勇,日本巴西混血兒本德拉姆·禮生)和2位歸化入籍球員(美裔選手加文·愛德華茲和來自中國遼寧的華裔選手張本天傑),被稱為“史上最強日本男籃”。
田徑場上,日本同樣祭出了“混血天團”。
男子200米選手薩尼·布朗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加納人,2017年在18歲157天的年紀跑進世錦賽200米決賽,成為史上進入世錦賽200米決賽最年輕的選手,被日本媒體稱為“日本博爾特”。、
400米選手朱利安·華萊士母親是日本人,父親來自跑步強國牙買加,移居日本後,他也成為日本男子400米第一人。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男子4×100米決賽中,正是牙買加和日本混血的選手劍橋飛鳥代表日本跑最後一棒,幫助日本隊獲得銀牌並打破亞洲紀錄。
代表日本出戰的混血和入籍選手不但在籃球和田徑上比比皆是,也在排球、足球、帆船、橄欖球、手球、拳擊等項目上“全面開花”,成為日本軍團的“秘密武器”,也可能在未來深刻影響日本社會。
英國:25年苦心經營
這屆奧運會上,英國隊共獲得22枚金牌,21枚銀牌和22枚銅牌,在獎牌榜上排在美國、中國和東道主日本之後排名第四,總獎牌數(65枚)和英國自己當東道主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持平。
對於一個6000萬人口的國家而言,這個成績可謂遠超預期。英國奧運代表團團長馬克·英格蘭稱之為“東京奇蹟”和“英國奧運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一向苛刻“毒舌”的英國媒體也眾口一詞地不吝讚美。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一篇題為《幸運與榮耀》的文章中披露,英國此次獎牌大豐收並非只是幸運,而是經過25年自上而下的苦心經營,才從一個“奧林匹克陪跑國家”躋身“獎牌大國”之列。
一切始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當時英國僅獲得一塊金牌。痛定思痛,英國政府決定動用剛成立不久的國家博彩基金,投入訓練頂尖運動員,目標非常明確:拿更多的奧運獎牌。
這個計劃得到了此後上台的工黨政府的大力支持。2005年倫敦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後,政府進一步追加了投資,併成立了新機構“英國體育署”(UK Sports),目標也非常明確,就是追逐獎牌。
英國體育署推行了“體育管理專業化”——每位有奪牌潛力的頂尖運動員身邊,都配備了一個由教練、營養師和運動科學家組成的專業團隊。預算分配也是基於“毫不留情”的“性價比”考量,大力傾斜向最有希望在奧運會上奪牌的項目。
苦心經營和嚴苛管理產生了效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英國開始打翻身仗,躍升至獎牌榜第四位,把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同等規模的國家遠遠甩在了後面。2012年倫敦奧運會,借東道主地利,英國進一步上升到獎牌榜第三位。2016年裏約奧運會,英國的金牌數更是超越了中國,僅次於美國列第二位。
當然,“唯獎牌論”也產生了一個負面後果,就是英國“偏科”現象嚴重:自行車游泳田徑等“強項”經常出現一人獨得多金的情況,而球類等集體項目因為投入產出慢,不受重視,成績越來越差。
從英媒統計的本次奧運會英國獎牌分佈圖來看,英國的獎牌是主要來自3個“奪牌大户”:自行車、游泳/跳水和田徑/三項五項全能。英國自行車選手傑森·肯尼更成為一人累計獨得7金2銀的“超級奧運冠軍”。
厚此薄彼的結果是, 不少運動員公開站出來指責英國體育當局“領獎台大過運動員”。此次在東京奧運會奪金的小輪車運動員貝瑟妮·席瑞瓦因為項目小眾,得不到政府資助,甚至不得不眾籌支付自己的訓練費用。
長居英國的中國博主傅士鵬指出,英國的體育機制也有特別值得中國借鑑的地方,就是學校教育中對於體育的高度重視。
在英國,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體育教育都是“玩真的”,被置於和文化課同等重要的地位——游泳田徑課幾乎是每校“標配”,很多學校還常規開設了足球、曲棍球、高爾夫、賽馬等課程。
各種類型的體育課並不是文化課下課之後的“調劑”,而是同樣佔學時算學分、學得好引人羨慕的重要課程。傅士鵬説,這讓很多剛把孩子送到英國讀書的中國家長感覺,自己好像送孩子上了個“體校”。
英國為什麼如此重視體育教育?因為體育不僅可以給予孩子健康的體魄,還可以磨練意志,培養團隊精神。基礎教育中對於體育的高度重視,自然也就為競技體育拓展了全民健身的基礎。
本次奧運會代表中國參加馬術比賽的中英混血運動員華天,正是在英國讀中學期間迷上了馬術,進而轉為職業運動員的。
“英國成為體育強國的秘密,其實在教育裏。”傅士鵬説。
8月4日,德國選手克萊門斯在東京奧運會沙灘排球男子組四分之一決賽結束時神情沮喪(李賀/攝)
德國:“業餘體制”行不通
跟英國收穫本國奧運會史上“最偉大成就”相比,德國在東京奧運會則遭遇了徹底的“滑鐵盧”。
本次東京奧運會德國只獲得10金11銀16銅,總計37枚獎牌,排在獎牌榜第九位。金牌數不到英國的一半,總獎牌數又落後於荷蘭和法國,僅勉強超過意大利。縱比上屆里約奧運會,金牌縮水7枚,獎牌總數也少了5枚,被媒體稱為“兩德統一以來最差成績”。
要知道,德國一直是個奧運強國,曾長期霸榜“Top3”。
1988年漢城奧運會,當時的民主德國拿下了37塊金牌,排在蘇聯之後位列獎牌榜次席,聯邦德國也以11塊金牌排在第五位,都是妥妥的“第一集團”。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統一後的德國再次以33塊金牌名列獎牌榜第三位。
此後,德國奧運成績一直呈下滑狀態,直到在東京跌落到獎牌榜第九位和歐洲“第二集團”,而且第一次在集體球類項目(手球、足球、籃球、曲棍球)中顆粒無收,游泳、皮划艇、賽艇、射擊等曾經的優勢項目也風光不再。
為什麼下滑如此嚴重?
德國電視一台主持人湯姆·巴特爾斯認為,除了極少數例外(比如足球),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在德國“總體沒有被放在很高的地位”。
旅居德國的中國博主“桂玫爾”進一步指出,德國此次遭遇的敗績,根本原因在於兩德統一之後對於東德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全盤否定。
實行國家統一培養頂尖運動員體制的東德,曾經是奧運會歷史上的金牌大户。兩德統一之後,德國政府對競技體育的投入大幅減少,每屆奧運參賽選手中,只有一少部分是職業運動員。選手從聯邦政府獲取的財政資助,甚至不夠應付訓練開支,不足部分需要自行解決。至於日常生活,更是隻能靠自己。
德國媒體做了這樣一個直觀的比較:想要賺夠漢堡市一套60平米公寓的月租金,漢堡的德甲男球員只需要工作1.9分鐘,女球員需要工作42.2分鐘,而漢堡的奧運選手則需要工作2627分鐘,即5.47個工作日。
即使靠自己拼命努力獲得了奧運冠軍,獎金也低得不可思議。此次東京奧運會德國金牌選手的獎金僅為2萬歐元(約合15.2萬元人民幣),銀牌選手1.5萬歐元(約合11.3萬元人民幣),銅牌1萬歐元(約合7.59萬元人民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如果奪得今夏的歐洲盃冠軍,德國國足球員每人可以拿到40萬歐元(約合303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德國賽艇世界冠軍齊德勒直言,在德國這樣一個富裕國家,他對獎金這麼低感到“尷尬”,與足球運動員不同,他很難靠賽艇運動謀生。
有德國網友一針見血地寫道:“這種業餘體制在今天是行不通的。如果想保住獎牌榜的前7名(前3名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就必須理解奧運會的本質:是需要付出超常努力的職業運動。不可能在從事全職工作謀生的同時,又參加世界一流水平的奧運會。這意味着每個奧運會選手都必須能夠靠他們的運動謀生。”
桂玫爾總結説:“不管是舉國體制,還是俱樂部模式,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兩個天才運動員可能是上天的恩賜,但一個體育強國一定是用錢‘砸’出來的。”
經此一敗,德國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儘管“德國之聲”仍在鼓吹“是時候廢掉奧運獎牌榜了,因為它只會助長民族主義”,但德國奧運代表團團長施梅爾普芬尼已經明確表態:德國“較重視體育運動的推廣,對培養頂尖運動員的‘精英體育’資助較少”,將從2022年1月1日起全面開展競技體育機制改革。
(原標題:東京奧運會各國“總結”來了)
來源:新華社
流程編輯 :tf020